旗長述職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旗長述職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根據要求,現將20xx年11月換屆以來履行職責情況述職如下:
一、把準脈搏,不斷優化發展思路
今年是我到任左旗的第四個年頭,20xx年年末政府換屆時我已在左旗工作近兩年。四年來,我始終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謀劃關系全旗長遠發展的思路和目標,不搞急功近利,不做形象工程,從宏觀上把握和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換屆時我提出左旗未來五年發展上要“堅持‘一個統領’,加快‘三個轉變’,實現‘五大目標’”的發展思路,實踐證明符合左旗實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去年以來,我立足實際,提出了促進發展三項新舉措。一是重點打造旗內“兩區、三帶”,增強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兩區”即通過整合將白音諾爾和紅嶺兩大礦區各建成5000噸/日以上選礦能力大型礦區;“三帶”即通過探礦增儲重點建設北部白音諾爾礦業帶、中部碧流臺礦業帶和南部查干哈達礦業帶三個“礦業帶”。二是抓好“一城、兩園、三線”建設,打造促進左旗加快發展的硬環境。“一城”即建設林東新城區西南組團開發,拉大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水平;“兩園”即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建設好工業經濟發展平臺和赤峰北部物流中心;“三線”即建好林白鐵路、集通鐵路復線和省際大通道至林東連接線,解決好資源出入瓶頸,使我們利用外部資源成為可能。三是努力創建“遼文化”品牌,深挖遼文化內涵,推動文化旅游一體發展,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創造軟實力。這一系列工作思路,既一脈相承,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不斷突破創新,增強了今后發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換屆兩年來,雖然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戰和考驗,但經過努力,我們克服了金融危機沖擊、50年一遇自然災害等諸多困難,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到20xx年底,除地方財政總收入因金融危機影響下降外,其余各項經濟指標比20xx年底均呈平穩增長態勢。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1.7億元,增長15.5;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億元,增長6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5億元,增長4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000元和5000元,增長28.5和31.8。
二、迎難而上,著力解決大事難事
(一)突出解決一些遺留問題。兩年來,我積極協調各方關系,著力解決一些備受社會關注的'遺留問題,保持了全旗穩定大局。協調中外運公司,解決了林白公路建設停滯問題,打開了北部資源通道。協調中色建集團,解決了白礦的股權、項目建設等問題,引聯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與江蘇悅達集團解除了合約,紅嶺礦重組重新提上日程。通過仲裁和法律途徑解決了五道街拆遷和星級賓館建設問題,積壓多年的難題得以有效解決。
(二)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挑戰。金融危機對我旗沖擊非常嚴重,20xx年末全旗4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半以上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鋅錠價格從最高26000元降至8000元以下。面對這種狀況,多次召開常務會議、辦公會議等研究對策措施,保發展、保穩定、保大局。一方面,制定出臺了《關于扶持工業企業發展應對金融危機恢復生產的意見》,投入1000萬元建立了工業發展基金,全力幫助企業保運轉、謀發展,下半年因金融危機導致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全部恢復生產。工業經濟從7月份開始扭轉低速徘徊局面,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組織有關部門爭取國家投入。安排500萬元資金專門作為爭取擴大內需項目前期費用,目前,我旗共爭取國家各類項目49個,實際到位資金3.47億元,資金數量位居全市前列。
三、集中精力,推動經濟較快發展
(一)全力抓工業,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躍。一是總量增大,效益提高。兩年來,共實施工業重點項目32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不斷增長,由20xx年30家增加到20xx年43家,增加13家。預計到20xx年末,全旗實現工業增加值21.5億元,比20xx年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億元,比20xx年增長17.5。二是結構調優,后勁增強。礦產業一方面通過投資2.2億元實施探礦增儲,新增金屬儲量10萬噸,新發現了中部碧流臺礦業帶和南部查干哈達礦業帶;另一方面加快礦山建設規模,礦山日采礦能力新增了5000噸,由20xx年的6500噸提高到20xx年底的11500噸,采礦企業達30家、選礦企業達20家,鉛粉產能達到5萬噸/年,鋅粉產能達到10萬噸/年;同時,開工建設了10萬噸/年鉛冶煉,謀劃了10萬噸/年的鋅冶煉項目。能源化工產業方面,查干哈達5萬千瓦/年風電項目建成,5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簽約;炸藥化工達到2.7萬噸/年,成為蒙東地區的龍頭企業;林白鐵路項目開工建設,甲醇、聚乙烯和電源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為從根本上調整單一工業經濟結構奠定了基礎。農畜產品加工產業方面穩步提升,馬鹿、肉驢、大豆深加工項目填補了自治區空白。非金屬礦產加工業取得重大突破,100萬平方米石材項目開工建設,240萬噸/年新型干法水泥、120萬噸/年石灰石等項目簽約,20xx年將開工建設。三是集中區平臺作用凸現。兩年來上京、南塔、鳳凰山3個工業集中區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5000多萬元,新增入園企業8戶,實現稅金9000余萬元,集中區規劃占地面積3萬畝,全部實現了“五通一平”。集中區作為工業經濟發展平臺的聚集作用和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
(二)大力推農業,農村經濟提升新水平。一是農牧業主導產業確立。通過幾年來的努力,目前全旗主導產業規模、龍頭企業覆蓋率、畜牧業占一產的比重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針對產業實際,明確提出做大羊、笤帚苗產業,做強瓜菜、牛產業,做特馬鹿、肉驢產業,目前幾個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二是設施農業和旱作節水農業發展迅速。出臺了《關于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實行政策傾斜,建設面積500畝以上的設施農業小區15個,總面積達到2萬畝,居北五旗縣第一位;加快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推廣步伐,節水農業面積達5000畝。三是加快發展畜牧業。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牧區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每年財政投入150萬元用于牧區畜牧業發展。兩年來,共發展各類養殖專業村48個,其中1000頭以上肉驢專業村10個,5000只以上肉羊專業村20個,500頭以上肉牛專業村18個。全旗馬鹿飼養量達4600多只,建立了內蒙古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肉驢存欄達10萬頭,6月末家畜存欄170.8萬頭只。四是產業化經營水平提升。兩年來,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加工企業達到43戶,比20xx年增加7戶,擁有區級以上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9家。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165個,農牧民經紀人4516人。全旗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牧戶達83。五是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兩年累計投入涉農資金4.8億元用于商品糧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等項目建設。共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22.5萬畝,退耕還林建設工程4.48萬畝,國家重點公益林209萬畝,生態環境明顯好轉。下半拉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展順利,烏力吉沐淪河中型灌區建設項目和琥珀溝中型水庫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六是勞務經濟快速發展。兩年勞務輸出近17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近9億元,被評為“全國勞務輸出示范縣”。
(三)竭力搞建設,城市建設打造新亮點。圍繞打造“歷史文化名鎮和建設遼文化旅游勝地”目標,堅持規劃、建設、管理同步推進,切實加大了××城區建設力度。兩年來,全旗城鎮建設工程總投資完成13億元。一是城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面實施街道改造工程,上京路、東河路、北外環路、四道街電力線路改造、新區景觀帶建設等街路改造建設項目按期竣工投入使用,振興廣場和時代廣場的建設擴大了公共活動空間。污水處理廠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和星級賓館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城區功能不斷完善。新增房屋建筑工程41項,總投資11億元,建筑總面積達50.8萬平方米,兩年來新建集中連片小區9處,新區高層建筑成為城鎮建設亮點之一。新增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城區面貌進一步改觀。二是新城區西南組團開發全面啟動。經過兩年來的謀劃和前期工作,目前規劃工作完成,融資工作正在評審,征地工作將于近期啟動,以校安工程、醫院、體育場館及城市道路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將于明年全面啟動。力爭經過五年左右的開發建設,建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名城、山水新城、宜居靚城”,林東建成區規模達到18平方公里,城區總人口突破10萬人。三是切實加強小城鎮規劃和建設,不斷提高吸納人口、承載產業的能力。按照城鎮體系規劃要求,確定了以林東鎮為主,碧流臺鎮和隆昌鎮為輔,極化發展的小城鎮建設格局。近期經過努力,由城鄉和住房建設部牽頭舉辦的首屆“國家百家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我旗林東鎮已通過初審。全旗城鎮化率達到37.3,比20xx年提高5個百分點。
(四)努力提三產,第三產業推動新發展。××人口眾多,交通方便,市場基礎較好,是三產大發展的有利條件,在這方面我重點提出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以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一是傳統服務業實現改造升級。兩年來,新建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場3個,新增建設面積3.5萬平米,以臨潢路為核心的商業圈基本形成。預計20xx年末,全旗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8億元,比20xx年增長27.6;從事第三產業企業達到8100戶,從業人員4.8萬人,比20xx年增長23.2。二是現代物流業初具規模。投資10億元的赤峰上京物流園區一期項目已經完成征地等基礎性工作,明年將有部分企業入駐。隨著交通網絡逐步健全,以中外運集團、平煤集團、源源集團為主的煤炭物流配送能力達600萬噸/年,糧食物流配送能力達8萬噸/年。三是文化旅游業發展迅速。以打造遼文化品牌為主體,深挖遼文化內涵,目前全旗旅游業“一總規、三詳規”已經全部完成。按照總體規劃、分布實施,點面結合、點上突破的原則,謀劃實施了遼上京遺址開發、召廟開發、祖州祖陵遺址開發及老爺洞溝景區開發等一批項目,力爭通過幾年的時間把××打造成為中國遼文化旅游勝地。四是金融業開始起步。成立了金融辦,積極開展融資工作,新城區西南組團建設資金已達成5億元融資協議,到位資金3000萬元,其余相繼到位;小額貸款公司已成立,年底前投入運營。
(五)傾力上項目,持續發展譜寫新篇章。一是大力招商引項目。把加大招商引資作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加大固定資產投入的有效措施。兩年來,山東東阿公司10萬頭/年肉驢屠宰加工、大唐公司5萬千瓦/年風電、國電集團林白鐵路、赤峰大地集團省際通道連接線、眾為建材有限公司240萬噸/年新型干法水泥及120萬噸/年石灰石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開工建設。兩年來,全旗共投資建設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68個,計劃總投資126.9億元,現已完成投資41.8億元。二是積極爭取跑項目。加強與上級財政、發改等部門溝通聯系,積極爭取國家各類項目支持。兩年來,全旗財政總支出20多億元中有近16億元來源于上級轉移支付和項目資金,有力的保障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三是啟動民資建項目。左旗民間資金充足,工作中注意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家在本土開發創業,兩年來在礦業、商貿、房地產、農畜產品加工等行業投資近12億元。四是因地制宜謀項目。截至目前,項目庫共儲備10大類300多個項目,總投資達270億元,這些項目的謀劃、建設為全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關注民生,努力促進社會和諧
為讓人民群眾更直接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民生問題進行了安排部署。兩年來,全旗用于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方面投入達到9億多元,關系國計民生方面投入得到很好的保障。一是努力為群眾辦好事實事。重點實施了促進就業、提高城鄉最低生活和養老金保障標準、擴大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范圍、資助大中專學生、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農村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等10項惠民實事,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二是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20xx年高考本科上線2471人,上線率達61.1,比20xx年提高23.4個百分點,林東四中教學樓、華夏職中教學樓等重點教育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教育布局調整基本完成。兩年來共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用于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條件。全旗新農合參合人口達26.4萬人,占常住實有人口的96.1,比20xx年提高2.5個百分點。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成功舉辦了首屆契丹
【旗長述職報告】相關文章:
柜長述職報告01-11
董事長助理述職報告-述職報告01-04
護士長述職報告(15篇)01-22
2021總護士長述職報告12-27
2021兒科護士長述職報告12-26
中醫科護士長述職報告12-08
骨科護士長述職報告范文12-06
護士長述職報告(15篇)08-30
電廠值長述職報告四篇03-31
2021年護士長競聘述職報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