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同義詞
會議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著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以下關于會議的同義詞是小編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鑒。
會議的同義詞
領會、了解、集會、體會、會心、聚會、領悟、領略、理解
會議基本含義
概述
所謂會議,是指人們懷著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進行信息交流或聚會、商討的活動。一次會議的利益主體主要有主辦者、承辦者和與會者(許多時候還有演講人),其主要內容是與會者之間進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會議是人們為了解決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著一定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作為會展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會議特別是國際性會議在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市政建設、創造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1)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的集會:全體~ㄧ廠務~ㄧ工作~。
(2)一種經常商討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ㄧ部長~。
(3)網絡用語,指一種軟件,能使許多用戶參加進去,以半公開書面形式交談,這種交談可以是實時的(如在IRC頻道中)也可以是非實時的(如在Usenet新聞組中)。
現代會議早已超出了單一的政府會議的格局,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很多都是直接帶有商業目的并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如各種高峰論壇、專家培訓會議等。會議的一般操作原理為:會議的主辦者制訂舉辦會議的計劃并委托給承辦者,承辦者(可以是專業會議組織者即PCO、公司的會議與獎勵旅行部等)將圍繞既定的主題進行精心設計,并在市場上聯系會議的買家(即目標與會者)、相關人員(如政府官員、演講嘉賓等)及舉辦場所,最后自己接待會議,或將業務分包給會務公司。
國際會議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會議。國際上對國際會議認定的權威組織主要有ICCA和UIA等,由于每個組織所規定的標準有所不同,會造成認定或統計上的偏差,因此,對這些組織標準的明確劃分是研究國際會議發展趨勢的前提。
1.ICCA國際會議標準
ICCA,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即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創建于1963年,是全球國際會議最主要的機構組織之一。現有成員數目已經超過了720個,涉及近80個國家。在會議領域內,它是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協會。
ICCA規定的國際會議標準有3個:①至少有50個參加者;②定期組織舉行會議(不包括一次性會議);③必須在至少3個國家舉行。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都是它的會員單位。在國內見到的有關國際會議的統計數字,大部分來源于ICCA的統計資料。
2.Un國際會議標準
UIA,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即國際社團組織聯盟,創建于1907年,是全球國際社團組織最主要的機構組織。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曾經是該組織的會員單位,由于“”,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退出了該聯盟。國內很少使用UIA的統計數據,所以這個組織在國內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但在國際上,它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國際會議組織。
UIA規定的國際會議標準有4個:①至少有300個參加者;②國外參加者至少占總量的40%;③參加會議的國家至少有5個;④最短會期為3天。
3.中國尚無國際會議的權威統計標準
據國家有關文件的規定,來自3個或3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不含港、澳、臺地區)的代表參加,以交流為主要目的而舉辦的研討會、報告會、交流會、論壇及國際組織的行政會議,可稱之為國際會議。
特點
1.紀實性。會議紀要必須是會議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議定事項的概要紀實,不能隨意增減和更改內容,任何不真實的材料都不得寫進會議紀要。
2.概括性。會議紀要必須精其髓,概其要,以極為簡潔精煉的文字高度概括會議的內容和結論。既要反映與會者的一致意見,又可兼顧個別同志有價值的看法。有的會議紀要,還要有一定的分析說理。
3.條理性。會議紀要要對會議精神和議定事項分類別、分層次予以歸納、概括,使之眉目清晰、條理清楚。
種類
1.股東大會
決定公司的最高執行方針,選出董事、監事人選
審議股份公司的重要報告、方案和對公司的重大業務事項進行決議
修改股份公司章程
每年至少一次
2.董事會議
由股東大會選舉出來的`董事監事構成,是股份公司的常設領導機構,是股東大會和股份公司章程所賦予業務的決策機構。
會議主要決定舉行股東大會的時間,代表董事的選任,新股發行等重要事項。
3.董事會常務會議
——董事長、副董事長、常任董事、常務董事、常勤董事等參加
是決定公司業務執行上最高方針的重要會議,如公司專業計劃、人員配置等具體方案的提出。
4.部長會議(部門經理會議)
5.部門類別會議
6.經營協議會議
為改善、提高使用者與勞動者的經營活動而舉行的協議會議。
7.委員會議
——機動組織“研究會組織”
為解決特定課題所產生的強力組織。
8.談判會議
9.與業務有關的會議
新產品發布會、記者招待會、顧客招待會、創立紀念會等
10.與財界有關的會議
工商會、經濟同友會、經濟團體聯合會、工業會
11.與社交活動有關的會議
服務社交團體活動、親善性的協會成立會議
12.與文化活動有關的會議
各種娛樂性、聯歡會性、比賽性會議
形式
會議形式包括室內會議和室外會議,也包括正式會議和非正式會議。
電話會議
一種經常商討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ㄧ部長~。網絡用語,由于電話會議迅速興起,在各種類型的企業中被廣泛使用。打破了傳統會議的集中式會議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局限性,及時語提供全交互式會議,與會各方可同時發言,自由交談。電話會議系統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改善企業的管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電話會議系統廣泛應用于跨國公司、IT公司、政府部門、金融證券、大中型企業等部門。
電話會議借助多方互聯的信息手段,把分散在各地的與會者組織起來,通過電話進行業務會議的溝通形式。電話會議具備方便快捷、實用高效的特點,節約了大量的交通、場地、和時間成本,深受廣大業務繁忙、惜時如金的商務人士喜愛。利用電話線作為載體來開會的新型會議模式。與傳統會議相比較,具有會議安排迅速,沒有時間、地域限制,費用低廉等特點。與傳統點對點電話業務相比較,從功能上講,打破通話只能局限于2方的界限,可以滿足3方以上(根據不同提供商的產品,及時語實現多方同時通話)具有電話無法實現的溝通更加順暢,信息更加真實,范圍更加廣泛等特點。受到資費的限制多數應用于企業日常工作中。
會議管理
會議管理,又名活動管理,原譯為Events management、Conference management或Meeting management等,是一種由主辦方或會議活動組織者創建和管理的專門針對某一場會議的專題網站.與一般的網站不同,會議管理有詳細的會議所舉辦的日期、時間、地點、已經對參會人員的要求,并且有在線報名和購買門票等功能。通常由會議主辦方進行管理、不定期發布新的會議動態或新聞。一個典型的會議管理結合了文字、圖像、視頻、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參會者以簡便有效的方式在網上了解本次會議的信息。會議管理是社會媒體網絡和數字會務服務的一部分。會議管理的服務對象涉及復雜的品牌推廣,尋找受眾目標,甚至挖掘參會人員的數據。會后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確保投資回報,這一專業流程已經成為市場活動一個重要的事件驅動。在會議和活動作為一個產業在世界各地最近的增長意味著市場營銷及客戶管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一。會議和活動,如全球氣候變暖峰會,亞運會等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對他們的社區甚至整個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會議管理的應用規模沒有明顯的界定,包括所有從奧運會規模下降至5人的商界人士早餐會。包括許多行業,慈善組織和利益集團都將舉辦各自的大小會議,以推銷自己,建立業務關系,籌集資金或慶祝。
【會議的同義詞】相關文章:
吩咐的同義詞03-10
堵塞的同義詞12-14
叮囑的同義詞07-09
展開的同義詞06-23
呵護的同義詞06-23
寧靜的同義詞06-23
參考的同義詞06-23
伴隨的同義詞06-23
此后的同義詞06-23
突出的同義詞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