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季午睡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湖北省中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譚子虎介紹,夏日晝長夜短,人們睡得晚起得早,夜間得不到充足睡眠,午睡有利于補充體力,確實能提“精氣神”。
但午睡時間太長并不好。譚子虎說,午睡時間若超過30分鐘,身體就會進入深睡期,45分鐘左右醒來由于未能完成整個睡眠周期,會導致頭疼及其他不適癥狀。健康的午睡以15至30分鐘最恰當,如超過30分鐘,建議將其延長到1至1.5個小時,這樣能完成整個睡眠周期。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胡素敏告訴記者,立夏后,人們的生理狀態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液”,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方能與萬物生長之勢相應。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過汗”傷陽。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發怒。
另外,對不同的身體情況應采取不同的調養方式。
如出現口燥咽干、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則應減少戶外活動,飲食宜清淡;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魚類等食物,對于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則應該少吃。
面色淡白、老覺得困的人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時節,更應配合天地陽旺之時,多曬曬太陽。
愛出汗是氣虛的原因,應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以及山藥、馬鈴薯、大棗來補氣。
經常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這是血虛的表現,可多吃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羊肝等補血、養血的食物。
若感覺夏日燥熱難耐,面赤心煩、口渴,則少吃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
面色晦滯、口唇色暗、易出血、舌紫暗或有淤點,則應避免立夏后濕氣侵襲,多吃桃仁、油菜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肥胖、嗜睡的人,應多做運動,每頓飯不能吃太飽。
面色蒼暗或萎黃、情緒大起大落的人,立夏后天氣逐漸炎熱,不宜調理氣息。多吃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大蒜等。
此外,立夏時節是兒童發育最快的時候,因此,日常生活飲食應十分注意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及時補充鈣質、維生素以及食物營養,尤其要注意兒童和青少年的衣著和體育鍛煉。
由于暑期氣壓較低,濕氣較大,一些空氣中的廢氣漂浮較低,霉菌滋生,易引起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作,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甚至心絞痛發作、中風等。因此這類人群在天氣炎熱或氣壓較低的氣溫里,盡量減少外出。
夏季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重,一般沒有寒冷的感覺;出汗多但是不解熱;心煩,口渴,咽痛等癥狀,其發生與夏季的暑熱、暑濕等特點密切相關。夏季感冒包括暑熱感冒、熱傷風、暑濕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多種類型,這幾種感冒的區別在于,除了鼻塞、流涕、發燒之外,又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暑熱感冒是因酷熱而生,其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因暑熱侵襲,出現發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舌苔黃等癥狀。
熱傷風多因內有熱又貪涼而導致,出現鼻塞、流涕、怕風,也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等,癥狀相對較輕。
暑濕感冒是指在暑濕季節里感受暑濕之邪所導致的感冒,其癥狀多見發熱、食欲不振、胸悶、頭身困重,口雖干但飲水不多等。
胃腸型感冒則多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如發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內外夾擊探究夏季感冒之因
疾病的發生,從來都要從內和外,也就是身體本身素質和所處的外環境兩方面需找原因,夏季感冒也不例外。
夏季感冒發生的內因在于人體免疫力低下,從而遭受風寒或暑熱的侵襲而發病,以下因素皆可影響機體抵抗力,誘病發生:天氣炎熱,容易“上火”,出汗增多;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夏季暑濕影響人體的胃腸功能,導致致食欲減退,含蛋白較多的肉食減少;氣溫升高,活動量減少。
夏季感冒發生的外因主要是貪涼或感受暑熱、暑濕。比如有的人熱得滿頭大汗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引起汗毛孔閉塞,導致傷風感冒;有的人為避暑而露宿,即易感受風寒;有的人為貪圖涼爽將空調開得過久,加大室內外溫差,使人體不能適應,均可引發夏季感冒。
由此可見,要避免夏季感冒的發生,一方面應通過飲食營養、體育鍛煉等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還應注意生活起居,不要在大汗淋漓時立刻沖涼飲冷;無論使用空調還是風扇,都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自己,盡量減少室內外溫差。當然,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防患未然夏季感冒的預防之道
精神調攝:夏季炎熱干燥的天氣,晝長夜短,都很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情緒。所以應注重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
起居有節:適度午睡,補充精力;睡覺時不宜吹風扇,更不宜夜晚露宿。氣溫較高時尤其是午后高溫時段,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采取防曬措施,如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隨身攜帶防暑藥物,用以急救。
備常用藥:家里可常備一些常用藥物,有輕微感冒癥狀時可備急用。如藿香正氣水、雙黃連口服液、感冒沖劑等等。老年人如果出現鼻塞、流涕熱傷風感冒,可在睡前洗凈雙腳,取一小塊傷濕止痛膏貼在兩腳的涌泉穴,24小時更換一次。當然,一定要根據自己癥狀,咨詢醫生后,再選擇適合的用藥。
多飲水:水是人體新陳代謝必不可缺的物質,中醫有“汗為心液”的說法。夏季里人們毛孔張開,汗液也比其他季節較多,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而傷津,因此要注意多飲水。每天要喝七八杯水,隨時為身體補充水分;劇烈運動后,可以喝杯淡鹽水;如果長期呆在空調房間內,可以喝一杯紅糖姜水,達到驅寒的作用。
講究飲食:天一熱人胃口就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現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癥狀,因此,夏季必須調節飲食,講究清淡食苦、少咸少甜、蔬果補鉀。食用過多高鹽食物,會導致唾液的分泌減少;高糖食物也會消耗體內的水分和維生素,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感冒。因此要少吃過咸或過甜的食物,側重清淡飲食。清淡的食物,如性涼、味甘淡的冬瓜、絲瓜等夏令瓜菜,以及綠豆粥、蓮子百合粥、荷葉粥等粥品,均能清熱祛暑而開胃。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作用,故適當吃些苦瓜、苦菜、茶水、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甚至造成低血鉀,出現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可適當吃些含鉀食物,防止缺鉀。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如草莓、荔枝、桃子、李子;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都很豐富。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夏季午睡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相關文章:
夏季午睡最好的時間06-13
午睡時間真的不宜過長嗎12-28
午睡的作文09-10
午睡回憶作文08-01
午睡的正確方法08-07
關于午睡作文12-06
午睡這件小事作文03-09
幼兒午睡的注意事項08-27
中醫教你如何睡好午睡06-15
午睡有哪些好處和壞處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