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名師導學案

時間:2024-10-04 03:20:5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庖丁解牛》名師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文章重要文言現象。

  2、把握文章故事形象,理解寓言寓意。

  3、正確評析作者的思想及現實意義。

  學習重點

  1、掌握文章重要文言現象。

  2、把握文章故事形象,理解寓言寓意。

  學習難點:

  把握文章故事形象,理解寓言寓意。

  學習過程

  一、知識鏈接

  1、關于作者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曾在家鄉做過漆園吏,不久即隱歸,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莊子的散文,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想象奇妙,構思巧妙,意境開闊,描繪生動,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對后世文學有較大的影響。《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所流傳的,今已失傳。《莊子》現存33篇:《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其中《內篇》一般認定是莊子自撰,外篇、雜篇出于莊子門人及后學之手。

  2、關于養生主

  A.養生二字連讀,意為保養生命,主在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B.生主二字連讀,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這里養生主指保養精神。

  C.寓言: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

  D.原文前部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是危險啊!已經有了危險,還要執著地去追求知識,那么除了危險以外就什么都已經沒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壞事不要受刑罰,以遵循虛無的自然之道為宗旨,便可以保護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養護新生之機,可以享盡天年。讓同學們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快樂著,成長著!

  二、基礎知識積累

  1、字詞正音及解釋

  踦騞卻窾綮

  軱硎怵謋

  2、文言基礎知識

  A.歸納“為”、“乎”、“然”、“于”等虛詞的用法。

  (1)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②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③視為止,行為遲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2)乎

  ①技蓋至此乎?②進乎技矣

  ③依乎天理④而況大軱乎!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然

  ①奏刀騞然②因其固然

  ③雖然,每至于族……④怵然為戒

  (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雖然,每至于族

  B.通假字

  C.古今異義

  D.詞類活用

  三、課堂探究

  1、請分析文章第一段是從哪兩個方面展示庖丁的技藝高超的?

  2、聯系文章第二部分(2、3自然段),思考庖丁為什么能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的呢?

  四、總結提升

  文惠君聽庖丁介紹后,說自己懂得了“養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生”之道有什么聯系?

  五、課堂檢測讀完本文,你收獲了哪些啟示呢?請撰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吧!

  庖丁解牛《莊子》學案答案

  一、基礎知識積累

  1、字詞正音及解釋

  踦yǐ(支撐,接觸)騞huā(象聲詞)卻xì(同隙,空隙)窾kuǎn(空)

  綮qìng(結合處)軱gū(大骨)硎xíng(磨刀石)怵chù(害怕,恐懼)謋huò(象聲詞)

  2、文言基礎知識

  A.歸納“為”、“乎”、“然”、“于”等虛詞的用法。

  (1)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②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的意思;后一個,作為的意思。)

  ③視為止,行為遲(兩個“為”同義,因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兩個“為”同義,因為。)

  (2)乎

  ①技蓋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

  ②進乎技矣(相當于“于”,可不譯。)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況大軱乎!(表疑問語氣,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

  (3)然

  ①奏刀騞然(象聲詞詞尾。)

  ②因其固然(副詞詞尾,表“……的樣子”。)

  ③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

  ④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

  (3)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

  ②而刀刃若新發于硎(介詞,從。)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

  ④雖然,每至于族(動詞后綴。)

  B.通假字

  C.古今異義

  D.詞類活用

  二、課堂探究

  1、請分析文章第一段是從哪兩個方面展示庖丁的技藝高超的?

  提示:視覺:動作:手觸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聽覺:響聲:砉、騞;——莫不中音(音樂化)

  2、聯系文章第二部分(2、3自然段),思考庖丁為什么能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的呢?

  提示:A、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規律),不滿足于技藝,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總的概述技藝高超的原因。(總說)

  B、長期的摸索,反復的實踐,去了解牛的復雜的結構(必經之路)。解牛的三種境界:始臣之解牛,無非牛者(不懂規律)------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懂得規律)--------方今之時,以神遇不以目視(運用規律)。

  補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提出古之做學問的三種境界:國學大師王國維精妙地以三句詞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繼而的執著和最終的頓悟

  C、雖技藝高超,卻不掉以輕心,尊重規律(態度)。

  三、總結提升

  文惠君聽庖丁介紹后,說自己懂得了“養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生”之道有什么聯系?

  提示:注意寓言的比喻義。作者把牛比喻成復雜的社會,盡管矛盾復雜,斗爭激烈,但總有間隙可尋,只要像庖丁那樣,“以無厚入有間”,順應環境,隨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養護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會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體不會受到傷害,同時解完牛躊躇滿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時,應該好好地收歛自己的態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則還是容易受傷害的。

  四、課堂檢測

  讀完本文,你收獲了哪些啟示呢?請撰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吧!

  提示:人們讀書應當將精神狀態調整到一種放松、舒適的狀態,不要刻意的為尋找知識而讀書,也不要因為有什么不懂就冥思苦想,甚至灰心喪氣。不論是刻意的尋找知識還是冥思苦想的試圖去弄懂一些知識都是近乎功利的做法,它會使人的精神變得緊張而疲憊,并且未必就能得到事物的真諦。讓精神順其自然。有些東西是在生活中,在精神悠閑自得的狀態中體悟到的,所以我們應順虛以為常法,這樣才能保護生命,保全天性,養護身體,享盡壽命。

【《庖丁解牛》名師導學案】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優秀導學案06-24

《背影》導學案02-29

棗兒導學案12-16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老王》導學案03-07

《秋天》導學案12-17

《散步》的導學案03-27

《論語》導學案03-14

《太陽》導學案02-28

《敬畏自然》導學案05-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a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