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健身的身體警告信號
健身是把雙刃劍,健身中常伴有渴、乏、脹、痛等現(xiàn)象。如果健身過度,就會感到惡心、胸悶、氣短、心慌、非常疲勞。對此,體育科研機構人士提醒,健身中千萬不能忽視身體發(fā)出的這些警告信號。
口渴惡心
運動后常感到口渴,這屬于正,F(xiàn)象。如果喝水多,仍不止渴,小便過多,就不是正常現(xiàn)象了,是運動過度的先兆,應停止運動,同時檢查胰腺功能。
饑餓難耐
激烈運動后,暫不想吃飯,休息后食欲好,是正,F(xiàn)象。如果長時間不想吃飯而且厭食則不是正常現(xiàn)象了。應檢查消化功能。運動后食欲增加,屬正常現(xiàn)象。但若食量驟增且持續(xù),應檢查胰腺分泌功能。
頭暈目眩
在健身活動中,除開始練習某些旋轉動作外,都不應出現(xiàn)頭暈的感覺。若發(fā)生持久或短暫的頭暈、惡心,是腦供血不足的信號,要及時進行腦血管系統(tǒng)和頸椎方面檢查。
如果對健身有錯誤的了解,而你又是按照錯誤的健身方式去鍛煉的話,那傷害的可是你自己的身體哦!
誤解1: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沒有哪一種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對青少年來說,盡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種誤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時間和耐心。
誤解2: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時、每周5天鍛煉,做什么都白做
不要相信這種偏激的理論。事實是,即每天堅持鍛煉一點點時間也會有很多益處。研究表明,每周兩三次半小時的行走就能明顯減低心臟病發(fā)病率、降低血壓、緩解壓力以及增強精力和免疫力。
誤解3:只要你小心注意,鍛煉前不做熱身運動也可以
大錯特錯!訓練前、后輕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種嚴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誤解4:節(jié)食就能減肥
并非如此。超過90%的靠節(jié)食減輕體重的人會反彈。節(jié)食只是暫時少吃,并未改變作的飲食習慣。應建立科學的飲食習慣,并要記住真正能減輕體重的是長期的體育鍛煉。
頭痛心慌
在一切體育活動中或活動后都不應有頭痛感。出現(xiàn)頭痛時,應停止活動,側重于神經、心腦血管系統(tǒng)檢查。
精神疲憊
是腎虛的表現(xiàn),同時要考慮肝臟是否受損。因此肝病患者應減少運動量,如減輕活動量仍感持久疲乏,應檢查肝臟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
四肢無力
健身活動后沒有力氣是正,F(xiàn)象,一般活動后休息15分鐘左右應有所恢復,如果持續(xù)數日不能恢復,則是脾受損的信號,因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脹不食就更應減少運動量。
喘息氣粗喘
在運動中是一種正,F(xiàn)象,隨著運動的不同強度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喘,經休息可恢復正常,這屬正,F(xiàn)象。如輕微活動就喘,且休息時間很長還不能恢復,這可能是肺受損的信號,肺受損則氣粗,肺氣虛則喘息無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應停止活動。
胸部大汗
運動一般會出汗,如果運動過度,前胸大汗,同時伴有氣短,則可能是心臟受到影響的信號,因為汗為心之液,此時應立即停止劇烈運動。
關節(jié)疼痛
若發(fā)生在關節(jié)或關節(jié)附近疼痛并有關節(jié)功能障礙,應考慮韌帶是否拉傷。此外,由于女性力量較弱,進行運動時很容易發(fā)生膝關節(jié)半月板受傷。也可能是筋骨出現(xiàn)疲勞性骨折或骨膜炎。
肌肉酸痛
剛開始活動的人、長久停止活動又恢復活動的人或變換新的活動內容的人,都會引起某部位肌肉酸痛,屬正,F(xiàn)象。如果肌肉持續(xù)酸痛不止,則要檢查肌肉軟組織是否受損。
體育科研機構人士提醒說,科學健身有方法,運動前要“熱身”,預防扭傷不可少;運動中要“護身”,適量運動是最好;運動后要“松身”,解除疲勞有功效。三大原則要牢記,保你健身又健康,輕松又快樂。
【健身的身體警告信號】相關文章:
表明壓力大的身體信號04-11
健身操對身體的好處01-07
警告的通告03-10
警告的通告7篇(經典)03-11
公司警告處分決定04-21
寶寶胎動是在傳達什么信號12-16
信號工自查反思02-28
會動的身體12-18
教學體會:警告也是一種愛08-09
如何運動健身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