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喂養寶寶的錯誤方式
喂養寶寶 這些錯誤方式不可取
孩子想吃就給吃嗎?嚼碎了食物再喂孩子可助消化嗎?泌乳不及時可以喂蜂蜜水嗎?對于正處于新手上路的部分新爸新媽來說,這一連串問題總會盤旋于他們的腦海,稍不留神就可能進入喂養誤區。
喂養寶寶 這些錯誤方式不可取
喂養是否適當,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與身體健康。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從喂養誤區走出來,很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誤區一:寶寶想吃就給吃
首先,雖然我們提倡“按需哺乳”,但對于單純配方粉喂養的寶寶來說,哺乳可根據其胃容量摸索出一定的時間間隔,從而兼顧母子雙方的休養生息及營養需求。
3個月之內的足月寶寶:配方粉喂養通常可間隔3-4小時。
母乳喂養的寶寶:由于母乳不可能完全根據孩子的胃容量來進行分泌,故可適當增加哺乳的次數。
經常不分晝夜、很短期內就需喂養一次的寶寶:需要母親明確其實際泌乳量,因為往往這類新媽媽泌乳量嚴重不足卻不自知。
誤區二:由于寶寶牙還沒長全,就自己嚼碎了食物再嘴對嘴喂給孩子
有些家長認為把食物嚼碎后嘴對嘴地喂孩子,可使食物好消化,實際上這是一種極不正確的喂養方法。
首先,這極可能讓孩子感染上某些疾病,如流感、肺結核、乙肝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癥。
其次,家長咀嚼了食物再喂給孩子,可能使孩子本身的咀嚼、吞咽及舌體攪拌功能都得不到良好的發育,從而間接影響到了孩子牙齒的萌出與成長,同時還會減少由咀嚼運動本身引起的胃內消化液的分泌,導致事與愿違的消化不良。
誤區三:開奶前給寶寶喂些蜂蜜水,可防止奶水分泌不及時餓著寶寶
寶寶出生后,若新媽媽奶水分泌不足時,正確做法應該是補充液態動物乳,如牛奶、羊奶等配方粉,而不建議加喂蜂蜜水。
因為蜂蜜中一般會含有微量的肉毒桿菌,雖然含量極微,對常人難以造成危害,但其進入嬰兒未發育完善的腸道,可能會使免疫力尚屬低下的寶寶中毒。故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喂食蜂蜜。
誤區四:寶寶哭了就是餓了,此時應該給他喂奶了
有的家長對寶寶的哭聲缺乏完整全面的了解,以為寶寶哭了只表明是其餓了,應對方法就只有給孩子喂奶。
其實寶寶的哭是孩子專門的一種語言,細心的媽媽應該逐步學會讀懂孩子的各種“哭”。除了饑餓,寶寶生病了,如肚子不舒服、發燒,以及尿了、拉了等都會用哭來表達感情并以此引起家長的重視。若此時家長沒有分辨出孩子到底為何而哭,而只是一味用乳頭、奶瓶去安慰他,很可能掩蓋甚至加重孩子的病情。此外,寶寶非饑餓狀態下、被動額外進食,還可能導致“被動型肥胖”的發生。
【喂養寶寶的錯誤方式】相關文章:
如何喂養蠶寶寶03-29
有關寶寶犯錯10個科學懲罰方式11-12
母乳喂養的好處06-27
以自己的方式作文01-29
愛的方式作文07-24
作文的開篇方式04-25
(精選)以自己的方式作文01-30
剛出生的嬰兒怎么喂養10-29
愛的方式作文(合集)01-23
擁有的方式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