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由恨生愛,由危轉安的作文
當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吞噬了亞拉巴馬州收獲在望的棉花,誰能想到初時欲哭無淚的痛恨會在日后化為紀念碑上的金色大字“深深感謝”?當亞拉巴馬人被迫放棄世代傳承的耕種習慣,誰又能想到當年從零開始的危機會在今天變成綜合利用土地后的經濟繁榮?
我想,這是一個由恨生愛的故事,也是一段由危轉安的歷程。收獲了美好生活的亞拉巴馬人,其實最應該感謝的,是不墨守成規、勇于創新的自己;是不囿于困境的限定、向前探索的自己;是不餒于危機的重創、自立圖強的自己。因為唯有此,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才能戰勝對困境的成見與仇恨,讓人們完成作詞家荀夜羽筆下的“與天數相抗,逆轉世態炎涼”的奇跡,最終轉危為安。所以,我們就能夠理解張瑞敏在76臺冰箱不合格的危局中砸下第一錘的決絕,若無這決絕,便無所謂如今海爾的過硬質量;我們也能夠明了曼德拉在27年的牢獄之劫中未曾停下抗爭種族隔離的腳步的堅持,若無這堅持,便無所謂后來南非的發達繁榮。
《圣經》中說: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變成酒。生命的豐饒與醇厚,不在于一路風平浪靜的絕對安逸,而恰在于時有山重水復,而終見柳暗花明的必經波折,在于“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盡力而為。我們往往會在危機到來之時雙頰生愁,意氣難平,將危機之中蘊藏的無限轉機消耗成一片虛無。但其實對于我們而言,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戰斗。被打敗過,才有所謂反擊;被威脅過,才有所謂堅守;被仇恨蒙蔽過,才有后來的“相逢一笑泯恩仇”;被黑暗禁錮過,才有后來的“守得云開見月明”。人生之道,大抵如此。
面對冰冷鐵窗生活,王爾德自視高貴,被迫和出身低下的囚犯同吃同住,身心受到極大的創傷——他沒有看到轉機,從此一蹶不振;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則是被人從行刑架上解下來送往勞役營的,死里逃生使他的生活重現轉機,他更加珍惜哪怕是充滿苦難的生命,他賣力地服勞役,與那些犯人交談,竭力發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為自己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牢獄生涯打倒了王爾德,卻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下《罪與罰》這部傳世名著,就這樣,由于缺少發現轉機的慧眼,脆弱的靈魂被命運嚴厲的鐘聲震得粉碎。而只有在不幸中發現轉機塑造堅強的靈魂,才不會被打倒,才能與之演奏出生命的強音!
是的,對苦難,我們或許曾恨之切膚,卻更應以堅貞自勵的姿態粉碎橫亙眼前的障礙,然后才能愛之入骨;對危機,我們或許曾固步自封,卻終究要以自我突破的勇氣完成從平庸到偉大的蛻變,然后才能安享流年。這世事亦曲亦全,這人生亦直亦枉,既然我們再后退也不過是回到原點重新開始,為何不為自己與命運搏一場酣暢淋漓?既然我們已見識過太多轉危為安、化鴟為鳳的奇跡,如何不敢親身對劫難贏一個漂漂亮亮?只要相信,只要奮力,只要堅決,只要慷慨,我們終會達到“純則粹,陽則剛”的圓滿,讓一切由恨生愛,由危轉安。
故曰:恨意不必徒生,此心靜后終有大愛流光;危機何須自擾,此生搏過因以安然謝場。
【由恨生愛,由危轉安的作文】相關文章:
由睡覺引發的作文07-20
由躁入靜作文12-10
由風箏想到的作文03-08
由什么想到的作文12-16
由圓想到的作文09-24
由果核引起的作文08-02
由錯過想到的作文12-25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07-21
由沙子到珍珠作文07-19
境由心造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