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郭守敬是哪個朝代

時間:2024-02-26 19:17:10 藝勛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天文學郭守敬是哪個朝代

  郭守敬是中國元朝著名的水力專家和天文學家,他在世時編纂了非常多的著作,這些書對后世的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文學家郭守敬是哪個朝代,歡迎來參考!

  天文學郭守敬是哪個朝代  

  郭守敬是哪個朝代的

  郭守敬是中國公元十三世紀天文學家,然后他字若思,漢族,順德府邢臺縣人,他是元朝非常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他擔任過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等職位,在朝廷宣布7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還鄉了的時候,因為他的作用非常大,就一直為朝廷做事,改善儀器和編纂歷法。

  郭守敬自幼就繼承了祖父郭榮的家學,致力于攻研算學、天文、水利等方面的東西。他的老師也是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叫劉秉忠。后來劉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就將郭守敬引薦給了自己的好友張文謙。左丞張文謙推薦郭守敬,讓他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見,這才有了機會向忽必烈陳述水利建議六條,講完之后忽必烈非常贊同,郭守敬即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郭守敬在西夏治水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且元朝很多的水利方面的問題都是郭守敬解決的。在元朝有很多的儀器都是金朝時留下了的,導致計時不準確和破損。忽必烈就讓郭守敬將這些儀器進行改造。

  其實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出了《授時歷》為了編歷,然后他一直就創制和改進了高表、候極儀、簡儀、渾天象、立運儀、景符、仰儀、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而且費時很久。結果在研究完成之后,現在為了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表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讓這顆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不僅是這本歷法,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后,郭守敬接管太史院,有編了《推步》、《立成》、《儀象法式》等書。

  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的祖父郭榮是金元之際一位頗有名望的學者,因為他的教導所以郭守敬熟讀五經和清楚天文學等知識,他的老師也是個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師是劉秉忠,劉秉忠精通經學和天文學,然后也給了郭守敬很多教導。在郭守敬的研究生活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郭守敬十五歲那年,家里突然就來了一位客人,然后這位客人不是別人,正是武安天寧寺的和尚,法名子聰。這位和尚非常通曉天文、地理、算數和音律等多種學問,他上門來拜訪是因為他與郭守敬的父親郭榮交情極深。父親和子聰和尚在一起切磋起學問來了。和尚就出一幅蓮花漏的拓片,問郭守敬的父親:“這是天圣蓮花漏,主要器皿都采用蓮花、蓮蓬和蓮葉的形狀,名叫‘蓮花漏’。蓮花漏設計精巧,可惜由于戰亂失傳已久,我在一節被人打折的石碑上拓得此圖,左思右想但不解其中奧秘。”

  這時候年紀甚小的郭守敬一字不落的聽到了兩人的對話,然后心想還從未見過設計如此精巧的計時工具,就心生一計,向子聰和尚討來了蓮花落,說自己有辦法破解。然后半個月后,子聰來郭家取蓮花漏拓片,郭守敬向子聰講起蓮花漏各部分的結構和用途,說的頭頭是道,子聰聽了覺得非常妙,一個勁的夸贊郭守敬是神童。郭守敬的父親聽了后直說不知道郭守敬天天在房內畫圖、算術,不覺得是什么神童。后來子聰覺得郭守敬非常有天賦,就帶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學經深造。

  郭守敬借蓮花漏的名人故事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他十五歲那年,有一天,家里來了一位客人,他是武安天寧寺的和尚,法名子聰。此人深通天文、地理、算數和音律等多種學問,與郭守敬的父親郭榮交情極深。

  這天,兩位老朋友坐到一起,又認真切磋起學問來了。子聰拿出一幅蓮花漏的拓片,興致勃勃地介紹道:“這是天圣蓮花漏,宋仁宗天圣九年由燕肅創制而成,因其主要器皿都采用蓮花、蓮蓬和蓮葉的形狀,故名‘蓮花漏’。

  此漏設計精巧,計時甚準。可惜由于戰亂,已經失傳。我在一節被人打折的石碑上,偶然拓得此圖,反復思索,不解其中奧秘。”

  子聰的話,郭守敬一字不落地全聽到了。他心想,自己雖然早就懂得了利用漏壺滴水計時的道理,也見到過不少玲瓏精巧的漏壺。但這種別具一格的蓮花漏,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

  想到這里,他忽然有了一個好主意,便壯著膽子對子聰說:“師父,這蓮花漏的拓片請借我半月,一飽眼福。”

  子聰深知郭守敬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便毫不猶豫地應允了。

  半個月后,子聰來郭家取蓮花漏拓片,一進堂屋,郭守敬就滿面春風地迎了上來,嗓門高高地說:“師父,我摸到一些門道了。”接著,就頭頭是道他講起蓮花漏各部分的結構和用途,只說得子聰頻頻點頭,嘖嘖贊嘆:“善哉,賢侄真是神童!”

  站在一旁的郭榮卻直擺手說:“哪是什么神童!你走后,他整日廝守這圖,又是寫,又是畫,還弄了些字針擺弄來擺弄去,瞧,才幾天光景,他就人瘦一圈啦!”

  子聰聽了,更是感動,當即表示,愿帶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學經深造。

  第二天,少年郭守敬胸懷壯志,離開了可愛的故鄉。

  郭守敬修訂歷法的故事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就重視吸收漢族的讀書人,幫助籌劃朝政大事。他重用一個漢族謀士劉秉忠。忽必烈稱帝和定國號為元,都是劉秉忠的主意。后來,劉秉忠又向忽必烈薦引了一些朋友、學生,也一個個擔任了元朝初年的重要官員。其中有一個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

  郭守敬是邢州(今河北邢臺)人。他祖父郭榮學識淵博,不但通曉經書,對數學、天文、水利等都有研究。郭守敬少年時候,在祖父的影響下,對科學發生濃厚的興趣。那時候,劉秉忠和他的朋友張文謙等正在邢州西南紫金山講學,郭榮把他孫子送到劉秉忠那里學習。郭守敬在那里認識了許多愛好科學的朋友,學問就長進得更快。

  忽必烈統一北方以后,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決定整治水利,征求這方面的人材。張文謙把郭守敬推薦給忽必烈,忽必烈很快就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召見郭守敬。郭守敬對北方水利情況十分熟悉,當時就提出六條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聽了十分滿意,每聽完一條,就點頭贊許。最后,他很感慨地說:“讓這樣的人去辦事,才不會是擺空架子吃閑飯的呢。”接見以后,就派郭守敬擔任提舉各路河渠的職務,經辦河道水利的事。

  過了兩年,郭守敬又被派到西夏一帶去整治水利。那里經過多年戰亂,河道淤塞,土地荒蕪,生產遭到嚴重破壞。郭守敬到了西夏,經過詳細勘察以后,發動民工疏浚了一批原有的渠道、水壩,還開挖了一些新河道。不出一年時間,這一帶九百多萬畝農田灌溉暢達,糧食豐收,百姓的生活也都改善了。

  為了加強大都到江南的交通運輸,忽必烈又派郭守敬去勘測水路交通情況。經過郭守敬的勘測、設計,不但修通了原來的運河,還新開鑿了一條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這樣,從江南到大都的水路運輸,就暢通無阻了。

  元世祖滅南宋以后,更加重視農業生產的恢復。農業生產要利用歷法。過去,蒙古一直使用金朝頒布的歷法,這種歷法誤差很大,連農業上常常使用的節氣也算不準。元朝征服江南以后,南方用的又是另一種歷法,南北歷法不一樣,更容易造成紊亂。元世祖決定統一制訂一個新歷法。他下令成立了一個編訂歷法的機構,名叫太史局(后來叫太史院)。負責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學王恂。郭守敬因為精通天文、歷法,也被朝廷從水利部門調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辦改歷工作。

  修訂歷法工作一開始,郭守敬就提出:研究歷法先要重視觀測,而觀測必須依靠儀表。原來從開封運來的有一架觀察天象的大型渾天儀,已經陳舊不堪,得不到可靠的數據。郭守敬設計一套新的儀器。他覺得原來的渾天儀結構復雜,使用不方便,還創制了一種結構比較簡單、刻度精密的簡儀。他制作的儀器,精巧和準確程度都比舊的儀器高得多。有了好的儀器,還要進行精確的實地觀測。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報告的時候,提出在太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臺,同時在全國范圍進行大規模的天文測量的打算。這個大膽的計劃馬上得到元世祖批準。

  經過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國各地設立了二十七個測點。最北的測點是鐵勒(在今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測點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島上),選派了十四個監候官員分別到各地進行觀測。郭守敬也親自帶人到幾個重要的觀測點去觀測。各地的觀測點把得到的數據全部匯總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據大量數據,花了兩年的時間,編出了一部新的歷法,叫《授時歷》。這種新歷法,比舊歷法精確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只相差26秒。這部歷法同現在通行的格里歷(即公歷)一年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時歷》比歐洲人確立公歷的時間要早三百零二年。

【天文學郭守敬是哪個朝代】相關文章:

西施是哪個朝代的05-05

于謙是哪個朝代的05-05

鐘馗是哪個朝代的05-05

荀子是哪個朝代的05-05

白陶是哪個朝代05-05

范蠡是哪個朝代的05-05

玄奘是哪個朝代的人05-05

淬火技術是哪個朝代的?05-05

韓信項羽是哪個朝代的05-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少妇专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