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1
星期六上午,期盼已久的香報小記者“小小中醫師”體驗活動開始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咸寧麻塘風濕病醫院。
走進醫院,熱情的醫生阿姨就滿臉笑容的迎了上來,為我們做引導。我先簽到,然后領了一件白大褂。穿上白大褂,我覺得自己真像一個帥氣的中醫師。在阿姨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六樓報告廳。
走進整潔明亮的報告廳,我發現里面已坐了不少小記者和家長。阿姨讓我自己去選個隊,我走到前面,在紫蘇隊坐了下來。我看了看周圍,發現其它隊也是用一些藥材取的名字。“白芷”阿姨給我們介紹了各組的組名,她還把藥材發了下來。我聞了一下紫蘇的味道,有點像薄荷,清爽、令人心曠神怡。它還有很多功效,如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理氣安胎。
終于學完了,下面是“白芷”阿姨教我們做香囊。我把透著清香的綠色藥粉裝進香包里。在裝的過程中,“馬錢子”大叔還幫了我一把。香囊做好后,“白芷”阿姨開始給我們講痛風的相關知識,痛風是如何形成,痛風患者飲食注意事項。我聽過之后瑟瑟發抖,因為我吃過香腸和魚籽,我害怕患痛風。這堂課上得很及時,我要向家人傳播健康的生活常識,傳遞健康的生活理念。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我當了“小小中醫師”,還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中醫知識。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2
南塘延生堂國醫館的活動十分有趣,令我難忘。
其中最有意思的,莫過于舌尖上的享受了----品嘗立秋節氣藥食同源的零嘴。茶歇時分,當工作人員端上美食,味蕾瞬間被啟動:那碧綠的南瓜仁、黃燦燦的柿子、水晶般的葡萄,還有山楂條、核桃芝麻味的三層糕、蜜汁姜片、銀杏果……真真想馬上抓上一把美美地吧唧吧唧去。
“同學們,不著急,要做個有知識的吃貨,我們先來聽聽藥師講解這些食物的.療效喔!”耳畔傳來一陣陣提示音。好吧,且聽延生堂國醫館張醫生仔細告訴我們:“‘墻頭累累柿子黃’,同學們,讀過這陸游的詩句嗎?這最常見的當令秋果,大家可別小看它,它全身是寶。果肉香甜可口,柿葉也是珍貴的中醫藥材,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消炎活血,對老年人的高血壓有很好的療效,而你們丟棄的柿蒂,是專門治療打嗝的喔!”還有那一溜擺放開來的山楂條,開胃促消化;南瓜仁味甘性溫,補中益氣;玫瑰花茶呢,是媽媽們的美容神品……醫生細細講,我們認認真真地在本子上記錄。“好了,不說了,同學們喝口養生茶潤潤嗓子吧!”話音未落,大家人的“五爪龍”已經伸過去了:“這核桃杏仁糕有韌勁!”“南瓜仁是奶油味的啊。”“姜片祛濕,我帶點給老媽吃吃”!“呸呸,呸呸!”某同學被嗆到了,臉紅紅地直咳嗽,始作俑者是何方神物?就近一瞧,原來是姜片啊,雖然它裹了一層紅糖,但是姜本辛辣!張醫生科普:別看姜辣,它可是有大用!女孩子們生理期前后,用它泡茶喝,可以暖胃、調經、止痛,如果腳經常接觸冰地板,還可以用它擦擦腳底板來驅寒。
真是受益非常啊!這次小小中醫師體驗活動,我們在國醫館館長潘醫生的教授下體會了人體穴位和手指方寸間脈動的神奇,聆聽了國學胡老師帶來的兒科名醫錢乙治病救人的故事,還認識了許多常用的中藥材,初步掌握了抓藥方法,拿著自己親手抓的節氣養生包,回家我就泡起來,先進獻一杯給母上大人!對了,還有一包熏蚊子用的香囊,這就算是犒勞學習一天的小小藥童我自己了喔!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3
今天,我和其他小記者一同叩開了中醫,醫院的大門,和他們一起,關于如何保護頸椎的知識。
開始上課了,我找一個空位子坐了下來。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認真的抄筆記。老師說,如何預防頸椎病的方法。最重要也是第一點就是要有正確的坐姿。可是我想,我以前都沒有去改正,甚至都沒有去注意自己的坐姿。這是我感到非常慚愧,我在心里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改變自己,不良的坐姿。
接下來,老師又教我們了一節如何預防頸椎病的小操,老師又請了一位大姐姐來給我們做示范園。大姐姐在上面一步一步的'教我們做。我在下面,一步一步的認真仔細的學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對這個小抄的步驟我已經了如指掌啦。我在心中暗暗自喜到!
下課啦,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學到的知識可真不少喲。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4
我的中醫夢,是源于曾經體弱多病的母親。據說母親由于在生我后的月子里沒有“忌”好而落下一大堆病,尤其是患了嚴重的偏頭痛,久治不愈。直到有一天,她經人介紹去找了當時的衛校的一位中醫主治醫師求得一服中藥,喝了三次后,奇跡發生了,母親的頭疼和藥湯的熱氣一起,被蒸發得無影無蹤,再也沒有犯過。
從此,教外語的母親竟愛上了中藥,也迷上了收看電視里的養生節目,那些中醫嘉賓教授們,全都成了她的偶像,有時她還不時情不自禁地對我說:“這些中醫醫師們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了職業,治病救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多幸福哦。”
在母親的潛移默化下,從小體弱的我也愛上了中醫,生病時不再抵觸苦澀的中藥,甚至還能樂呵呵地接過母親遞來的黑黢黢的苦藥,一飲而盡。高三填志愿時,其他同學都在被眾多優秀高校弄得“亂花漸欲迷人眼”時,我卻一直hold住我的理想,志愿欄里全是中醫學院。9月,經歷過高考千軍萬馬、龍騰虎躍的競爭,我如愿以償地來到了成都中醫藥大學主攻臨床醫學。
成都是一個名醫輩出、有著深厚中醫文化底蘊的地方,我立刻喜歡上了地處成都的這所中醫藥大學。在這里博學的導師們上課時廣征博引,談藥論醫,說古論今,闡微標新,將古今中醫奇聞軼事、神話傳說和中藥典故,溶于精深的授課中,聽得我喜不自禁,盼望自己能變成一塊最大容量的U盤,把這些中醫藥知識全都儲存進去。
放第一個寒假時,我喜滋滋地把優異的成績單報告給收我為徒的周天寒先生時,他語重心長地說:“現代醫學發展很快,作為一個當代中醫人,不僅要有扎實的中醫基礎知識,還要有大醫精誠的醫學風范,更要有一顆大慈之心對待每個病人。”他還建議我趁早熟識中藥。于是,寒暑假期里我每天冒著寒風或烈日去我的干媽、中醫專家鄧玉霞所在的中醫院藥房實習。
在藥房里,藥師們教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中藥和記住了它們美麗的名字,有相思子、女貞子、白芷、半夏、紫菀、青黛——,那里的醫生們還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它們的功效。每當我觸摸到這些中藥材時,心里總在悄悄想著,它們的'前世一定是溫婉美麗的女子吧,然后化作這些中藥給病人以最大的安撫,它們一定也有和我同樣的中醫夢想,要不怎么會有如此動人的名字呢?《紅樓夢》里那個惹人愛憐的林妹妹,也可能是因為多了一股藥香而更顯楚楚動人了。夏喝香薰解暑,冬吃冰糖燕窩,氤氳里的瀟湘館,顯得如此雅致而不落俗。
如今,我的母親大凡有個小病小恙的,就喜歡咨詢我,我也樂于在她身上“小試牛刀”并初有成效。每每給母親熬藥,當那股熟悉的中藥味從爐火上的土陶罐中飄散出來時,我就醉在這滿屋的香醇里了。看著那些升騰的白霧和不斷舔著藥罐底部的藍色火苗,我思緒飛揚。想起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評價中國文化時說:“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經中斷或衰落,唯有中國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載而綿延不絕。”千百年來,作為四大國粹之一的中國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它生生不息,為人類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屠呦呦團隊研制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更讓全世界驚艷于我們中醫的偉大。
母親常說“興趣與職業一致如同愛情與婚姻一致一樣,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是啊,每每背那些枯燥繁雜的湯頭時,我仿佛感覺到了前輩們殷切激勵的眼神,也讓我更加努力地進取著。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走在一條尋求中醫精髓的路上,為著理想而追逐著我的中醫夢。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5
人人都有夢想。有些人想成為科學家,有些人想成為宇航員,也有些人想成為作家……至于我?我正躺在床上,一邊流著鼻涕,一邊思考著自己的夢想……
在我還小的時候,不知為何,突然得上了鼻竇炎,從此便奔波在各大醫院之間。我青霉素過敏,醫生無法用消炎藥給我有效的治療,病情便一拖再拖。在這期間,我熬過了洗鼻子的痛苦,撐過了魚腥草的惡臭,試過了稀奇古怪的偏方。可是這些只能在一段時間內緩解病情。一旦停了治療,鼻竇炎便“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了。”終于,在第N次接受了稀奇古怪的治療后,我嚴正提出了抗議:“不就是個鼻竇炎嘛?我自己治!”
打這起,我便開始學醫了。在看了一大堆西醫的教科書后,被各種公式病例搞的眼花繚亂的我不得不承認——西醫,我看不懂。當然,西醫看不懂可以學中醫。正好我小時候鬼故事聽得多,中醫典籍里面各種神乎其技,帶著濃濃神話色彩的故事正對我的胃口,于是作出決定——改行學中醫!
于是,我的房間便被各種中醫的典籍占據了。這期間,我深深的迷上了中醫。經常是一放學,連鼻涕都來不及擦,就沖回房間翻起了中醫書,沒辦法,名醫的故事太好看了,看著名醫們不管面對如何復雜的病情總是藥到病除。于是我在崇拜之余,也把故事里提到的'湯劑如法炮制。誰知,我的鼻竇炎竟然漸漸好了起來。這更增加了我對中醫的信心“興許我以后會成為一個中醫大家呢?”懷著這樣想法的我又翻開了中醫書,津津有味看起了故事……
上了初中,學業繁重了起來,動作本來就慢的我更是得天天熬夜了。不過我卻是在暗中竊喜“鄙人多年來寒窗苦讀的中醫又派上用場了!”于是在我的書桌前,出現了一排盛著湯的小碗。從三紅湯到甘草汁,應有盡有。雖說種類和療效都不同,可都有一個共同點——好喝。于是乎我作業之余便可美美的喝上一口。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中藥起了效果,我做作業的時候真的精神了起來。
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成為一名中醫,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理論知識,總結實踐經驗。但是我一想到小時患鼻竇炎的痛苦,便愈發堅定了學好中醫,為人們解除痛苦,帶來幸福的信念。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我的夢想,成為一名懸壺濟世,救病治人的好中醫!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6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題記
初一的下學期,班內進行了英語分班,被分到b班的第一堂課上,老師要求每個人用英語回答自己的夢想。我緊張地繃緊了狀態,一番盲目的思想掙扎后,我站起來脫口而出:“i want to be a doctor.”未曾想,這集中精力下的答案,卻成為我十七歲的禁錮。
十七歲里,許多個冗長的昨天,都被草藥沾濕,散發了淡淡的苦澀的中藥味,日復一日的苦澀里竟也體味出了一份藥香,使得我并不討厭這一切——從中萌發了成長,就此打破禁錮而成為依戀。是植根于很多年前的種子,就此沖破土壤,根深蒂固。
因為十七歲里這場日夜不休的頭暈,父母帶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醫生們全都束手無策。聞名于從小便得知的渤海診所,抱著一絲希望,我忐忑不安地準備等待醫生又一次的無奈與驚訝。中醫都有著一副和藹的面容,望聞問切,令病人那顆惶惶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而為我看病的那位董大夫,短短的頭發,儼然一個稚氣未脫的女學生。她總是笑瞇瞇的,上樓梯,有些一跳一跳的,步履輕快,似乎在藥香里,我嗅到了陽光的味道。診一次拿六副藥,不知不覺就喝了一個月,不知道為什么,第一次去看病時,我就相信了,就生出了會好的希望。一個月多,在苦澀里浸泡著,頭暈一點點開始減輕,甚至減輕到這是偶爾的頭暈而已。也許,是因為中醫高明的`醫術;也許,是因為董大夫每次的關心與開導;也許,是被那份與骨子里的沉靜相呼應的中藥所吸引,關乎夢想,中醫一詞,令我心暖。許多的遐想就在那份淡淡的藥香里萌發,回歸遠古,回歸寧靜。
中醫,追溯遠古,背一竹筐,踏遍群山,覓得一兩味中藥親嘗百草,布衣診脈,妙手回春。記憶里的中醫,無不和藹可親,醫館里總是彌漫了淡淡的草藥香,這味道,有一種令人安心的感覺,令人忘了世俗繁華,仿佛回歸那么久以前的布衣時代,是于浮躁社會的一劑良藥。望聞問切,如沐春風,似乎連候診的病人,都不同于其他的病人,靜靜的,看一份報紙,悄悄嘮嗑幾句,整個醫館都彌漫著祥和安寧的氣氛,甚至使得過于敏感的我,都安心于醫生的望聞之下。電壺里咕嚕咕嚕熬著草藥,旁邊的兩位醫生沉穩地稱量藥材,一副一量,認真踏實的感覺,親切而溫和。
“中醫學,最初始于原始社會的神農氏嘗百草,到戰國時代已很先進。扁鵲創造了望、聞、問、切的中醫四步診脈法。東漢末年的華佗擅長外科手術,有膽量用外科手術治療曹操的偏頭痛,至于為關云長刮骨療劍毒,那是眾所周知的佳話。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一批先賢將中醫學從一個高峰推向另一個高峰。”中醫與華夏民族,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生生不息。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中醫學積累,中藥里蘊含著一份淡泊,“醫者父母心”,我想成為一名中醫,去身經百煉,戰勝疾病。
喜歡淡淡的藥香,喜歡病人健康后的笑臉,喜歡在中醫學里,感受千萬年間歷史的呼喚。現代科技的飛速進步,已經讓中醫融合西醫創造了太多驚人的成就,這份職業所帶來的希望時時吸引著我。身體是靈魂的容器,是靈魂唯一的棲身之所,我愿意去守護,愿意去遵守唯一的承諾“生命的尊嚴凌駕于一切之上”。
因為十七歲里這場連綿的雨,草藥香成為記憶的一種味道,借此,我得到力量。
我會成為一名中醫,一名好中醫。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7
我是聞著中藥味香長大的,和中醫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因為我的媽媽是一名中醫博士。
因為我是過敏體質,一歲起就患上了哮喘,每次患病都是吃媽媽開的中藥。起初我覺得中藥味又苦又難喝,不過慢慢地,我不咳不喘不難受,不用一次次上醫院掛鹽水,我開始一點一點喜歡上了中藥味。
等我稍大一點,媽媽在每年夏天總會把生姜汁和各種藥粉和在一起,做成圓圓的小藥餅,敷在我的脊柱上,那涼涼的、辣辣的感覺挺舒服的!更加神奇的是連續敷了兩個夏天后,我明顯感到,冬天哮喘犯病的次數減少了。這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叫作“冬病夏治”,效果特別好!
每年端午節,媽媽還會把自制的藥粉放在一個個小酒盅里,擺在家里的每個角落。媽媽告訴我,春天來了,各種蟲子都要出來“搗亂”了,這些藥粉可以防蟲、驅蟲。不僅如此,媽媽還會把一個制作精美的小香袋掛在我的書包上。媽媽說:“佩上這個‘錦囊’后,蟲子聞到里面散發出來的味道就會躲得遠遠的`。”
就這樣,我從小體驗著中醫文化,還知道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我們偉大祖先炎帝“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可見中醫歷史是多么悠久!而且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對中醫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要像媽媽那樣把中醫文化的瑰寶發揚并傳承下去。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8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知道我說的是什么嗎?這是我爸爸在教我背藥性歌括四百味。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三大國粹:中醫、京劇、國畫,中醫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藥文化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已經流淌了幾千年的中華醫藥文明之河,到現在有眾多的傳承者和追隨者,我的'家庭中就有一名忠實的追隨者——我的爸爸。
記得我小時候,爸爸經常帶手套拿出一本泛黃掉渣的書,每次看完都包起來鎖到柜子里,我都感覺很好笑,他從來不讓我動他的"破書"。其實那是一本家傳了兩代的中醫驗方臨證指南。晚上睡前故事爸爸給我講神農嘗百草、黃帝內經、張仲景傷寒論等等,對我來說很枯燥,聽一會就打起呼嚕來了。我感覺中醫離我很遙遠,而且很深奧,像聽天書一樣。
去年北京的冬天多日霧霾天,我感冒了一直咳嗽,持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半夜經常咳醒,不夸張的說有時要抱著痰桶咳,一邊咳一邊吐,所有咳嗽藥基本都吃遍了,中樞性鎮咳藥都沒有太好的療效。要崩潰的時候,爸爸開了幾味中藥回來,我看就幾個破樹枝、破樹葉,心想肯定沒用。熬好后勉強喝了,中藥的味道真是又苦又難喝,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晚居然沒怎么咳嗽睡了一個踏實覺。第二天又喝了一次咳嗽基本停止了,一共喝了三次咳嗽居然好了,我覺得就是碰巧了而已。也沒太往心里去。
還有一次,吃飯太著急了吃完了一直打嗝,作業都沒寫好,快睡覺了還一直呃、呃、呃的。爸爸從藥箱里拿出來一個細細的針,跟我說要給我扎針灸,嚇我一跳其實我是害怕疼,爸爸說放心吧不會疼的,然后他就在我的胳膊上扎了一針,一陣漲麻感,到是不疼不一會居然停止打嗝了。我感覺中醫真的很神奇。幾次親身體驗后我漸漸的喜歡上了中醫,便讓爸爸教我學中醫,我們一起背長沙方歌括、藥性歌賦、醫宗金鑒心法要訣,我現在能背誦幾十首湯頭歌,認識近百種中藥,了解好多穴位了。
我經常跟爸爸一起討論中藥知識,我覺得熬藥很麻煩,味道又苦又澀小朋友們不喜歡喝,有什么辦法能解決呢?我們就一起研究將好多味中藥做成茶飲,比如我們把甘草加上幾片干姜,在加上大棗和冰糖,這樣的茶飲甘草干姜湯,即改善了口感又起到了調營和衛的作用。在巧選中成藥,妙配待茶飲的過程中,讓我輕松感知中醫藥的神奇,并發現中醫之美,我越來越愛中醫,我要為中醫傳承事業而奮斗。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9
將來我長大了,我想成為一個溫柔體貼,熱心善良,會發明許多神奇藥方和療法的中醫院院長。
生病的滋味誰都嘗過,特別是吃苦藥,打痛針,不僅折磨人還要花費很多錢!尤其對于小孩子,看到醫生的白大褂就會嚇得瑟瑟發抖,臉色蒼白。
有一天,我成為中醫院的院長,我會要求女醫生都穿上婀娜多姿的嫦娥衣裳,看起來又溫柔又體貼人,男醫生穿上歐特曼的衣服,看起來非常帥氣,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
我想發明許多味道極好的藥,比如藍莓味的,草莓味的,橙子味的,抹茶味的,不僅口味好,顏色還要艷麗,形狀也生動有趣,有狐貍形狀的,有冰淇淋形狀的,還有葡萄形狀的,讓孩子們看得垂涎欲滴!而且對身體沒有任何副作用。
我會發明一種針,這種針就像貼貼紙一樣,貼在手上就可以把液體不知不覺地輸入到人的體內,不痛也不癢,而且用了這種針,病人晚上睡覺會做美夢,身體也恢復得快。
我會盡力幫助看不起病的'窮人,病看好了不收他們的錢,但是會發幾顆果樹種子給他們,要求他們種果樹,等果子成熟后,只要把其中一小部分果子交到醫院里,大部分的果子他們自己吃或者拿去賣都可以。
我在讀《黃帝內經》,也在學習一些醫學知識,相信我會實現這個愿望的。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 10
今天,我是第一次參加小記者的活動,心情還頗有點兒激動,我參加的是“我是小小中醫”的講座。
蕭山中醫院的骨科專家孫主任告訴了我們讀、寫、坐、走等的正確姿勢,怎么樣保持脊柱的健康,讓我受益匪淺。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尺一拳和一寸”就是頭離書本約一尺,胸離課桌約一拳,手離筆尖約一寸,雙腳平放在地上。還有寫字累了的時候,可以按摩百會穴,對按頭部,按揉風池穴等來預防脊柱病。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醫生阿姨在演示保健操,做完一遍大概8分鐘足左右,只要這么短的'時間,便可以起到預防頸椎病的效果,真是特別神奇啊!
我現在還有很多讀寫的姿勢不正確,但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會讓自己改變不良的讀寫姿勢,遠離頸椎病。
【我當“小小中醫師”作文】相關文章:
我的小小愿望作文02-17
我是小小導游作文08-23
我是“小小醫生”作文10-04
我的小小世界作文11-12
我是小小鼠作文08-12
(精選)小小的我作文11-17
小小的我作文07-10
【經典】小小的我作文10-08
我是小小醫生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