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
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寶寶不爬直接走好嗎?小兒不會爬行,直接會走對身體是有很大影響的.爬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動作能力,但是現在有很多的小兒沒有學會爬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希望對你有用!
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1
寶寶不會爬須注意什么
教授表示:爬行在嬰幼兒動作發育中非常重要,爬行不僅可促進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為直立行走打下基礎,而且可以較早地正面面對世界,增加空間的搜尋,主動接受和認識事物,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爬行對嬰幼兒的運動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孩子到時間了還不會爬行還應警惕小兒腦癱的發生
因為腦癱是腦部神經損傷所致,腦部損傷能導致嬰幼兒不會爬行、翻身等肢體運動能力障礙的癥狀。當發現孩子有異常癥狀時家長應及時去專業醫療機構檢查確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二、父母是否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機會訓練爬
寶寶生長在一個環境里,肯定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想要讓寶寶學會爬,媽媽需要建立一個爬行空間,創造一些爬行條件,才能讓寶寶有機會得到爬行的訓練,才能讓寶寶在爬行中成長。
三、父母過分呵護擔心
自從國家政策只能生一胎出臺之后,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一直在父母、祖父母的加倍關注下成長,有些父母過分地擔心自己的孩子摔跤,弄臟衣服等就不讓孩子做任何的運動,簡直就是捧在手心上。但是,父母們的這些做法真的對孩子的成長好嗎?孩子要學會爬行,學會走路,就必須得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栽跟頭,才能更健康地成長;所以,為了讓孩子的健康,讓孩子去爬行,就算弄臟了或碰傷了都無所謂吧,這樣才能讓它成長。
四、父母把孩子總是放在學步車里,他不用爬就會邁步走路
不會爬直接走好嗎
媽媽問:寶寶沒有經過爬,直接走好不好?
老師答:人們常說:早走的孩子聰明。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沒有科學道理。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爬行鍛煉,寶寶在行走的靈活性、協調性、肢體的力量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爬行對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會爬以后,寶寶會發現世界變得觸手可及,這是他探索世界的重要基礎。爬行使寶寶全身肌肉和骨骼得到鍛煉,對寶寶的動作協調能力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爬行是行走的重要基礎。
爬行也能促進寶寶感覺系統、各項技能和能力的全面發展:見圖表
溫馨提示:寶寶過早站立會導致弱視、O型腿或X型腿。
爬行,促進腦部發育
美國一些醫生在探索腦癱的治療方法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爬行對腦發育意義重大,特別是在治療腦損傷的'病兒中,采用以爬行為主的療法效果相當滿意,爬得好的走起路來好,學說話快,認字與看讀的能力也強。
從腦的解剖結構看,中腦是腦干(人的生命中樞所在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上傳外界信息,下達大腦命令,上面排列著視覺與聽覺兩大反射中樞,
是主管聽聲音與看東西的司令部,由此可知中腦地位之重要。促進中腦的功能,無疑會使整個腦功能“更上一層樓”。通過爬行與知覺方面的雙重刺激,可促使有缺陷的中腦功能逐步康復。
小腦是主管人體運動平衡的,而爬行屬于全身運動,可訓練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系,促進神經纖維相互纏繞形成網絡,有利于腦神經系統結構的完善,必然會對孩子學習語言與閱讀發揮良好影響。
再者,爬行動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經過抬頭、翻身、匍行等中間環節,最終發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經歷多次的學習、實踐,每一次學習與實踐都是一次對大腦的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因此,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對于腦的發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2
什么方法能讓寶寶喜歡爬
醫生建議孩子先爬后走,先爬的孩子比先走路的孩子聰明,你在孩子爬的前面煩些顏色靚麗的,或者是他比較喜歡的玩具,鼓勵他慢慢爬過來,剛開始不會爬,大人在寶寶的后面,在他的雙腳后面稍微堆一下,給寶寶一點支撐,你的寶寶1歲多了,應該會爬了吧,爬是很好的運動,鍛煉寶寶的腹肌,手臂力量 都得到了鍛煉。多聯系爬,走路遲早都會走,有的小孩會走路了,他就不會再去爬了。
小孩可能開始的時候手腳協調不好,大人可以在旁邊輔助一下。我家寶寶剛學爬的時候,婆婆就喜歡用手掌頂住寶寶小腳,讓她蹬著手掌前行,慢慢自己就會了
媽媽們看到我上面說的一定該擔心了,不過有些孩子確實是不會爬就會走了,沒有什么不正常的。寶媽不用擔心。
可以和寶寶玩模范的游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愛模仿了
學學小烏龜四肢朝地爬
媽媽帶著寶寶一起玩
還可以把舊箱子做成隧道玩鉆山洞的游戲
周歲以內的小嬰兒,家長不要急著讓他們學步,而應順其自然,讓他們先爬后走。
教你訓練孩子爬行的方法和好處.
1、 鍛煉全身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促進脊柱生理彎曲形成,塑造健美體型。
2、 發展心理認知能力和自我意識,促進嬰兒情感、注意、興趣、需要和能力的發展。
3、 通過本體感覺、位覺、平衡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信息的刺激,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寶寶的`動作行為發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訓練的。以下關于訓練寶寶爬行的小方法,可以給媽媽們參考。
方法一
1、 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2、 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
3、 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二
1、 寶寶爬在地上或床上。
2、 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后面。
3、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一起過 )
方法三
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貼士:這幾種方法都是先訓練寶寶向前的感覺,父母要耐心,經常幫寶寶練習。多次訓練后,寶寶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練習成功后,父母要給寶寶鼓勵或獎勵,以保持寶寶對此的熱情。
方法四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并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并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嬰兒學爬先是企圖匍匐向前移動,但開始時往往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后退了,這就需要大人的幫助。在他爬行時,你可以用手頂他的腳底,這樣會使他有東西蹬著,易于往前爬。只要經過努力有了進步,就要給予他鼓勵,例如:提供兩個他所喜愛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讓他爬著去拿到;讓他爬著去夠你伸出的手臂。
每次爬行練習時間不要太長,爬3-5分鐘左右,讓孩子休息一下,多間歇,多次數,每天練2-3次,每次10-30分鐘。
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爬行游戲如:
拉著一個玩具在地毯上走,讓嬰兒去抓,要掌握好速度,讓他可以抓到,速度逐步地加快。
滾一個球,讓他爬去追并拿到。
你自己也趴在地毯上爬,讓他追你。
有趣的是,當你們倆的關系調換一下,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這是因為大多數嬰兒這時不懂得“被追”這概念,直到一歲半以后才明白被追的意思。
這里介紹一個爬行通過“隧洞”游戲。
找一個大紙箱,用膠布將紙箱兩邊開口的翻蓋粘成隧洞狀,最好在隧洞中鋪點質地柔軟的鋪墊。把一個玩具放在隧洞的另一頭,讓嬰兒爬過去得到它。
對于嬰兒來說,爬著通過隧洞是一個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動的游戲,爬著過隧洞也是藏貓貓的一種形式,人忽然不見了,又忽然出現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爬行翻越障礙的游戲。
在地毯上設置簡單的障礙物,如大的枕頭、沙發墊、大的絨布玩具、紙箱隧洞、椅子(可以從下面鉆過去)等。鼓勵嬰兒沿著設置好的障礙一個一個地翻越:爬過這個枕頭,繞過那個玩具動物,從這把椅子下面鉆過去,再通過那個隧洞。當嬰兒全部完成后,要緊緊地抱他以示鼓勵。
你在前面引路通過這些障礙,讓嬰兒隨在后面,這個游戲會使嬰兒很高興,并會覺得自己很有本領;或者用一個嬰兒所喜愛的玩具引路,你在每個障礙物前晃動這個玩具,讓嬰兒想追上抓到它。
一定要注意,當看到他追不上而興趣低下時,要降低難度。
到嬰兒9-10個月時可用玩具在孩子前方向上逗引他從爬過渡到蹲起、站立,并學會掌握站立平衡。
到嬰兒11個月時,一般能在有幫助的情況下走路了。父母教嬰兒學走路大多是用手扶嬰兒的腋下,或是拉住他的兩手幫他進行,逐漸放開一只手,再發展到完全讓他自己走。訓練嬰兒走路的方法,最好是采用“扶棍練走法”,即大人橫握短棍的兩端,叫嬰兒兩手握住中間,大人們慢慢向后退,嬰兒隨著向前走。由于扶棍練走可以使嬰兒的平衡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有大人在嬰兒眼前,可使他情緒愉快、有安全感,故用這方法學走路比大人拉著嬰兒兩手走學得快。有些父母用寬布捆住嬰兒的胸部,在后邊拉著嬰兒走,這種方法不利于掌握平衡,也不利于胸廓發育,不宜采用。
注意事項及要求:
1、 在嬰兒活動爬行的范圍之內不能有任何尖利的東西,或易碰倒的東西,以免傷害嬰兒。
2、 在地上爬行時,可在膝蓋上帶上護膝,防止嬰兒因膝蓋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護膝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膝關節活動度。
3、 盡量讓孩子通過爬行自然過渡到自己站起,如從俯臥到四肢站立,然后從爬過渡到自己能坐起、蹲起,再從蹲到自己站起,并能掌握站立的平衡,孩子就會很輕松地學會走路了。
【寶寶不爬直接走的危害】相關文章:
貧血對寶寶的危害02-24
寶寶聞香水的危害04-26
警惕危害寶寶智力的殺手04-29
5大危害寶寶智力的殺手04-29
危害寶寶們智力的5大殺手02-17
開燈睡覺對寶寶的七大危害04-30
歲月再爬不上你深陷的眼眶作文02-28
寶寶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及對策09-01
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的原因02-16
如何讓寶寶學會拒絕各種類垃圾食品危害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