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我和書的故事15篇
我和書的故事1
有人說:“書像一葉小舟,載著我向五光十色的文學大海駛去。”是的,我已經和書結成里好朋友了,我日日和書相伴。書給我帶來里知識、帶我送來里見識。
下面我就說說我和我的`好朋友發生的故事吧!
我太公愛養仙人掌,在家里養了一盆很大的仙人掌。它的刺漲的可好里,又硬又綠。我也很喜歡它。有一次放學回到家,我又如往常一樣去看它,可是不小心滑到里,一屁股坐到仙人掌上。“啊呀!疼死我了!”太公聽到我的叫聲,馬上跑里過來,可是他看不見刺,沒辦法拔,怎么辦呢?我突然想到我“書”朋友。我可以找他幫忙啊。于是我在書柜上找到一本書,書上寫著拔刺的辦法。于是太公按照書上寫的方法:用膠布貼在被刺的地方,然后用力撕膠布。果真,刺被拔出來了。我不疼了。
我太愛“書”這個朋友了,要不是有他的幫忙,我還不知道要痛多久呢!
我和書的故事2
書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一有時間就看書。最近我迷上了一本叫《水滸傳》的書,我是一有時間就看,但就是因為它,耽誤了我寫作業的時間,結果被媽媽批評了。
周六早上,我突然又想看《水滸傳》,就想,應該沒關系吧,反正也就看一會兒。我拿起書,很認真地看起來。過了一會兒,媽媽過來了,看見我在看書,就叫我去寫作業。我剛好看到武松打虎的精彩段落,就跟媽媽說:“媽媽,我剛好看到武松打虎,我把這里看完就去寫作業。”
“嗯……,好吧,快點。”說完就走了。
我看完后,去寫作業,沒寫幾題,就在想:武松打虎后就是武松怒殺潘金蓮,為兄報仇了,真想把這篇看完呀!看一下吧,看快一點就是了。
我拿起書又看起來了,看到潘金蓮和西門慶幽會時,聽見門外響起的腳步聲,我趕緊把書藏起來,裝作很認真的'樣子寫作業,媽媽看見我寫作業,就放心地走了。
說是放心地走了,其實她心里想:怎么寫這么少呀?肯定有問題。她就守在門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我的動靜,聽到我沒動靜了,就開了一點點門縫看我,看我在看書,就推進門來。
那時我正看到武松去酒樓上殺西門慶那一章,武松推開門來準備去殺西門慶,媽媽也推開了門。我以為武松來了,嚇得我向后跳了一步,媽媽像武松一樣氣勢洶洶地到我面前,大罵了我一頓,但最后還是心平氣和地對我說:“你喜歡書是好的,但是要寫完作業再看。”
“哦,好吧。”我接受了媽媽的意見,寫完作業后才看書。
我喜歡閱讀。以后我寫完作業,就光明正大地讀書,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看了。
我和書的故事3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指明燈,給迷途的人們帶來光明。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喜歡給我買帶有圖片的故事書。那個時候我還不明白書本帶給我更深層的意義,只是看到鮮明的圖片,精彩的故事,就已經吸引我流連忘返了。
漸漸地,我長大了,可以自己閱讀了,我對書的渴望就越來越大了。古詩、三字經、童話、小說……我都愛看。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伙伴。只要看到好書,我就會忘了時間,忘了地點,忘了周圍的人。我就像一塊干渴的海綿,碰到了書的海洋,拼命地吸收水分。
從三年級開始有作文課,媽媽說我需要在文字,詞語,經典語錄上下大功夫,所以就給我買了許多作文書,讓我學習。一開始我很不服氣,一目十行,馬馬虎虎,應付過關。于是,頭一次作文課就讓我犯難了,別人都交作業了,而我,到寫第二篇作文時,第一篇還沒交上去。當然因為我前面的錯誤,我并沒有讓媽媽知道我碰上了難題。到了第二次作文時,老師發火了,媽媽才知道,兒子因為自己的馬虎嘗到了苦頭。回到家里,媽媽拿出作文書,讓我看,一點一點的給我講解,別人如何寫,自己如何寫。
我恍然大悟,書就是我的良師。別人寫下的好詞好句和感想,我都可以用在我的作文里。因此,我在讀書時是認認真真的',遇到特別精美的句子,我還會摘抄在我的小本子上。
書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我在書的陪伴下一天天的長大,書是我永遠的朋友!
我和書的故事4
我的愛好有很多: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拼裝、看課外書……但我最喜歡看課外書。
如果你來到我的房間你只會想到一個字:亂!我的書桌上、書柜上、床上、甚至地上都有我的'書。我這人有個神奇的本領,如果我的房間收拾得十分整齊,一天后保準和沒收拾之前一樣。不過我和書的故事至今仍在繼續……
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十分喜歡看漫畫書,像《阿衰》、《瘋了,桂寶》我都喜歡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百讀不厭,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后來我上了一年級,我又愛上了故事書,每天晚上,坐在媽媽身旁,聽她讀《一千零一夜》或《格林童話》。聽完了一個后,又要求她再讀一個。然后,我長大了,喜歡一些名人的作品了,比如:《寶葫蘆的秘密》讓我明白了,什么都不是萬能的。《草房子》讓我知道了友情的珍貴……
后來我上了四年級,被同學,的一本,動物小說給吸引了。我借同學的書看一天,結果發現這本書十分生動有趣。于是我讓爸爸給我買了幾本,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書。我只要手里一有書,就忘了吃,忘了睡。每次看得渾身麻木,不得不活動活動。這動物小說正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目前我仍很喜歡,看動物小說,不過也愛上了別的書:《森林報》、《有故事的漢字》……
書,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你呢?
我和書的故事5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我想:書籍不僅僅是營養品,還是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更是一片知識的海洋。因為,書,讓我們領略了生活的意義,教交給我們了許多的道理。其實,書的能量是無窮的。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是要多讀書、讀好書。下面我來講一講,我和書在生活中的故事。
有一次媽媽剛剛給我買了一套,由英國作者艾琳·亨特所著的《貓武士》。我便迫不及待的搶過第一本《呼喚野性》認真的看了起來。書中講到寵物貓拉斯特,意想不到的.進入了四大貓族中的雷族,改名為火爪后,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被任命為雷族的族長:火星。看的正上癮,連爸爸叫我吃飯都左耳朵聽,右耳朵冒。當我看完整本書來到餐桌前,一看——餐桌上已經空空如也了。哎!沒有飯吃了,誰讓我看書看的太入迷呢!
家里的書已經被我看了好幾遍了,媽媽看我這么愛看書,便給我在圖書館辦了兩張圖書卡。每周我都在盼望周末的到來。我可不是想著到哪里去玩兒,而是可以到圖書館去看書啦!圖書館的藏書還真不少,每一本書我都看得認真、仔細、津津有味。一直看到快要閉館了,我還是戀戀不舍。抓緊時間再借上兩本回家看。
別人家可能都是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而我家卻恰恰相反,每次我看完書都會給爸爸媽媽講,這本書講的什么內容,什么地方寫的好,什么地方值得我學習,書中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你們和書有什么樣的故事,也和我分享一下吧!
我和書的故事6
從幼年起,書就悄悄進入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開塵封的記憶,時間開始倒流,我又回到童年時代。
那時我才讀小學一年級,我覺得語文書上的故事太枯燥了,就想讓媽媽給我買本有趣的書。可是買什么書比較有趣呢?我左思右想,決定要一本神話故事。
回家的第一件事,我就開始央求媽媽,媽媽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媽媽就把一本書送到我手里,我像得到了稀世珍寶,喜歡得不得了。我認認真真地用紙盒給它做了一個家。我每次要看的.時候,都要把手洗得干干凈凈,然后像拿出一顆易碎的珍珠一樣小心翼翼。我翻頁時也總是提心吊膽,生怕把它弄臟弄壞。當時我幸福得像個天使,一天把它拿出來看十幾遍。
很長一段時間,我沉浸在美麗的神話中。《盤古開天地》中,盤古的行為深深地讓我感動,他努力地將天地分開,最后犧牲了自己把大地變得生機勃勃;《女媧補天》中,女媧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拯救那些遇難的人們,我很佩服她;在《夸父追日》中,夸父那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學習,雖然他在途中看到了許多人去求太陽照耀北方的時侯白白犧牲了,但是他還是去努力追太陽,最后終于成功了,但他自己犧牲了……我一次又一次地翻閱《閱讀經典神話》,一遍又一遍地陷入美妙的故事中。
后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本童年的書已破爛不堪了,但我的讀書熱情絲亳沒有退去,我如饑似渴地讀著一本本對寫作有幫助的書,我從書中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慢慢地,我從抄老師在黑板上寫的作文到自己寫再到寫得好被老師當范文。但我并沒有因為驕傲而不繼續積累好詞句,而是開始覺得腦存量不夠,寫讀書筆記把好詞句記下來。漸漸地,我的作文寫得又快又好。我的寫作進步全都歸功于那些課外讀物呀!
我在書的世界里無憂無慮地暢游,似乎與書中的主人公合為一體,和他們共悲傷、共快樂。我和書的故事是那么多,讀書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我和書的故事7
說起我和書的故事,我9歲的時候才剛剛開始看書,看的第一本課外書是安徒生童話。后來就從童話書到文學書籍。
記得,去年快考試了,我卻開始迷上了漫畫書,例如:《阿衰》、《爆笑校園》這兩本書我每天必看,每天沉浸在漫畫的海洋里,結果,這次考試得的是歷史最低分。媽媽說要讓我多看書,所以要帶我去買書。周六媽媽帶我去書店,嗨!我直奔漫畫專柜,被媽媽拽了回家,經過回家的唇槍舌戰之后,周日再去書店,這回我可長了記性,挑了一套文學方面的書—《四大寓言》,媽媽一看好幾百元呢!媽媽說:“等你過生日在給你買”我說:“不要嘛,離我過生日還有好幾個月呢,大人就是騙子。”就這樣這次買書又以失敗告終。一連幾天我都不理媽媽,直到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媽媽回來很晚,她一進家門把一個沉沉的東西放到桌上,說:“超杰,打開看看!”我打開一看竟是“四大寓言”。媽媽說:“只要是對你成長有益的書,不管多貴,都會滿足你的。”
就這樣,經過這件事,我更加熱愛讀書,而如今我卻不再熱衷于讀漫畫,而是讀一些家長和老師推薦的.勵志、對成長有益的書!
我和書的故事8
這是在我三年級時的事。也不知是哪節思品課之前,我的思品書找不到了。
怎么辦,要不要去借?借,又不知道別的班有沒有思品課。不借,又要起立當全班的“高才生”,這可不是什么光榮的事!不但不光榮,反而會讓你無地自容。想到這些不禁讓我打寒戰。我自問可是好學生,跆拳道也還行。跆拳道,我怎么把隊里的“大姐”們給忘了。“小劉!思品書帶了嗎?借我用一下。”“哎,等著。”呼!不用當“高才生”了,回家可得好好找找,總不能次次都借吧!“叮鈴鈴”,上課了。我還是有點緊張,畢竟不是我的書呀!
回到家,寫完作業后我把我屋找了個遍,愣是沒找著。周末,我就發動全家,來了個“思品書大搜索”。我想,找不著思品書我就不姓……算了吧,免得真不姓王。找不著思品書我就把姓倒過來寫!“左搜搜,右找找,上也看看,下也瞧瞧,我就不信思品書找不著!”我邊唱邊找,一點也不煩。“天哪,竟然沒找著!幸好我姓王。”
幾乎一個月的周末都在找……
我終于放棄找了。當然,也不是每次都能借到。不過因禍得福,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我有了更多的朋友。
在期末考試之后的'一天,我剛到班,齊齊就喊我,說她找到我的思品書了!天哪,我的書到現在才找到,而且就在班里。我不記得在哪里找到的,只記得找到它,我像瘋了一樣。一個學期,我借了一個學期的書,到現在它還是白的。
這就是我和思品書的故事,一個荒唐的故事,一個瘋狂的故事。我找到了思品書!可就像救護車的鈴:晚了,晚了,晚了……
我和書的故事9
記得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對頭!我認為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修養,讓我們永遠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關鍵是還可以讓我們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而我和書,還真是有著一段記憶深刻的故事吶!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經常捧著一本《三國演義》翻來翻去,可當時的`我只認識像“大,小,山,天……”這樣的獨體字,于是我便纏著爸爸給我講,但是爸爸講到曹操百萬大軍過獨木橋時,總是會說“過了一個又一個,過了一個又……”我當時心里想:“這么多兵,得走很長時間吧?”我掰了掰手指頭,一會兒我就睡著了。現在我知道了,這是爸爸哄我快快睡著覺的手段。
有一次,我生病了,醫生說要給我輸液,我便被嚇得趕緊躲在媽媽身后,怎么也不肯把手伸向給我打針的醫生,媽媽說:“你忘了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嗎?你要做一個勇敢的人還是一個膽小的人呢?”聽媽媽這樣說,我便鼓起勇氣咬著牙把手伸向了醫生,當時醫生還夸我很勇敢呢!自從那次以后我再也不害怕打針啦!
后來我上小學了,由于我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于是乎,我便再次拿起這本《三國演義》看個不停,里面的一個個片段都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一年級時,我英語很差,只能考七十多分。于是我想到了劉備等人最初的經歷,賣拖鞋的,殺人犯,屠夫四處打工,可還是成為一代雄主和名將!我便讓媽媽給我報了英語課外班,當時的我心里想:“我也要努力呀!”現在,我的英語成績已經達到九十六七分啦!
時間過的真快啊!我現在已經上五年級了,但依舊喜歡讀書,時不時給自己補充更多的能量和營養。我相信書——這個默默無聞的朋友會永遠陪伴著我風雨兼程的。
我和書的故事10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人類的營養品”。“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記得還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買來幾本注音的童話書,睡前給我讀幾篇小故事,后來我會自己認字了,先是讀得囫圇吞棗,后來就讀得津津有味,養成手不釋卷的好習慣了。記得那還是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不在家,家里只留下我和姐姐在家,我拿起書,全神貫注地讀了起來,發現這本書很奇怪,人好像在“練倒立”,我問姐姐這本書怎么回事,姐姐一看,哭笑不得的說:“你把書拿反了。”從此我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有一天晚上,家里沒有了洗潔精,碰巧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看著一堆臟碗筷,我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我看到桌子上的蘋果,靈機一動,我想起了一本書上介紹了一個實驗,我現在就試試。我把蘋果削皮,用菜刀把它切成均勻薄薄的幾片,然后把蘋果放在盤子上來回擦了擦,擦完以后,用水龍頭一沖,最后把盤子迎著燈光一看,哇!上面的油漬全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光滑潔白的`能照見人的影子。成功了!我不禁歡呼起來。后來我查閱了關于“水果抹布”的更多資料,才知道蘋果里含有一種果酸,特別是剛剛切開的蘋果,表面果酸的含量更多,將蘋果切片在盤子上面抹擦,果酸與盤子上的油膩物質親密接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質,用水一沖就消失了,讀書真好!
書就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告訴我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 止 符,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變得越來越豐富!
我和書的故事11
如果把書比作海洋,那我就是一條在書的海洋里自由自在遨游的小魚。
如果把書比作天空,那我就是一只在書的天空中盡情飛翔的小鳥。
如果把書比作森林,那我就是一只在書的森林里快樂奔跑的小鹿。
我愛讀書,它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愛讀書,它永遠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我愛讀書,它是我的伴侶。
一天,我去姨媽家玩,玩了一陣,突然想起兜里的30多元錢,于是我就去買書了。《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不錯,可惜,還差1元錢,書店老板是個熱心腸的好人,就沒要我那缺少的1元錢。
出于好奇,我拿著書一邊走,一邊看,走錯了門,一進門,瞄了一眼四周的環境,不太對呀,再看看房屋里面的人,才恍然大悟,道歉后,走到了姨媽家。
從書中,我知道要幫助家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知道電影的`來歷;知道大笑10分鐘會對身體有益;知道上帝關閉了你的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
書像知識的巨人,心胸寬廣,知識淵博。書又是我的朋友,無私、熱情、真誠,有求必應。
我愛書———這個德才兼備的好朋友!
我和書的故事12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扇窗戶,為我開啟那通向未來的道路;一本你喜歡的書就像一艘油輪,帶我暢游知識的'海洋;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寶庫,等我去打開那知識的來源。我記得曾經有人對我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于跟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我以前一點也不喜歡看書,但是媽媽只要一有空就去新華書店幫我買書,我家的書堆積如山,有《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水蓮花》等等。有一天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叫《一百個孩子一百個夢》,剛買來的時候我一直放在書柜動也沒動過,媽媽看見了便硬逼我看。一看我竟然看入迷了。走路的時候看,寫作業的時候也偷偷地看,甚至連上廁所你也能看到我捧著看。
媽媽一般都很早讓我睡覺,一吃完飯,洗完澡就上床,我連一點看書的時間都沒有。我知道媽媽的套路,所以早就在被窩里藏了手電筒。有一次媽媽關上燈就走了。“秘密行動”開始,我環顧了一下四周,安全了,我馬上蒙上被子,開啟手電筒“哈哈”地看著。“咣當”一聲響,讓我這個“小偷”忐忑不安。膽戰心驚,我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直冒冷汗,過了好長時間都沒有動靜。哦,原來是媽媽在洗手間洗衣服呀!我又繼續看,“咔嚓”一聲響。慘了這回真被媽媽給發現了,她把我拉下床痛打了一頓并嘮叨說:“別整個晚上像個小幽靈似的。”媽媽其實打得一點也不痛,只是警告我罷了。
但是從那以后我還是“賊心不改”,而且對書的喜愛更加深厚了。
我和書的故事13
書是智慧的鑰匙,是進步的階梯,是人生的向導。在我的幼年里,書就悄悄地走進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最早的讀物是圖多字少的《動物介紹》。那時我還不識字,是由媽媽指著一種動物并告訴我是什么動物,我才喜歡上了看書。之后,我每天都會,坐在沙發上看《動物介紹》的圖片。媽媽見我那么愛看書,便給我買了同一套書,有《水果介紹》、《蔬菜介紹》、《交通工具介紹……
到了幼兒園我會拼音的'時候,我就開始看《猴子撈月》、《十萬個為什么》、《龜兔賽跑》 明白這樣的拼音讀物。《猴子撈月》讓我明白了做事前要先動一動腦子在做。《十萬個為什么》讓我明白了許多科學知識。《龜兔賽跑》讓我知道了做人不可以驕傲,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對手,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
當我上小學的時候,我開始看《窗邊的小豆豆》、《老人與海》、《名人傳》等有文化的書。最近我在看一套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這些小說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動物界的故事,讓我愛上了這套書。記得有一次,正在看書的我突然想上衛生間了,便捧著書走進衛生間,但是我被書迷住了,一直站在衛生間里看書。突然,我回過神來,發現自己站在衛生間里,手里還捧著一本書,馬上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我上好衛生間,回到書桌上看書。從此,我再也不捧著書上衛生間了,害怕類似的事在次發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學們,書是人類智慧的營養品,我們應該多讀書!
我和書的故事14
從幼年時,書就悄悄進入我的生活,陪伴我成長。
童年不識書的滋味
小時候,我不會讀書,因此,也不愛讀書。
每一次,媽媽教我認字以后,都給我買小連環畫讓我讀。可是我不想耽誤玩耍的時間,便每天都不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因為這個,媽媽經常批評我。
初見書欣喜若狂
我喜歡上讀書,是一次偶然的機會。5歲時,姑姑從北京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的《格林童話》,鼓勵我讀書。我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只好翻開了第一頁。剛開始讀書的`我,突然發現了讀書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因為我被里面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就像一株即將枯萎的小草,忽然得到了雨露的滋潤一樣。從那以后,媽媽也不斷的給我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名人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比較深奧的書。
只留書香滿心頭
書,就像一只小帆船,領著你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從那以后,我也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自己買書“充饑”。這些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今后,我要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漸漸的,在書的陶冶下,我變得不像以前那樣貪玩了。書籍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羅姿欣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書也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越品越有味,令人智慧、令人清醒。我非常愛讀書,經常在書的天堂里遨游。
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六,我和弟弟一起去書城看書。一進書城大門,只見里面人山人海,非常多人。我一邊跑到三樓一邊想:那本書應該在那里吧,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走了。我直奔“古典小說”的書柜邊東尋尋,西找找,終于找到一本《紅樓夢》,哎,怎么被人放得那么隱蔽呀!我把書抽取出來,貪婪地讀了起來。我每次看到林黛玉做壞事的時候,我都會說:“你怎么能這樣子。”我不欣賞林黛玉這種心胸狹窄、爭風吃醋的人了。看著,看著,我把自己想象成了《紅樓夢》這本書里的一個人物了。
“欣欣,我看完《迪迦奧特曼》了,我們一起看《魔法咪路咪路》吧?”我聽見弟弟的聲音,假裝沒聽見,繼續看自己的書。“欣欣,快點!《魔法咪路咪路》要來了!”哎!雖然書很好看,但是《魔法咪路咪路》更好看。我的腦子里很亂,兩種想法都在爭吵。最終,我拿了個一元硬幣,正面在這里看書,反面去看《魔法咪路咪路》,我一丟,一看,是正面。后來我還是在這里看書。不過好險,選對了在這里看書,好好看哦!
我和書的故事15
高爾基說:“讀一本書,就像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培根說:“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讀書的確有很多好處,可是小時候的我聽到“讀書”兩字就感到很枯燥。然而我是怎樣喜歡上讀書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吧。
一個假期,我們一家打算出去玩,這次火車要開8個小時,我在火車里等得上竄下跳,把周圍的.人弄得不得安寧。
媽媽見我沒事做,說:“你在這打擾別人,還不如讀上幾本書呢。”說完,從包里拿出一本書叫做《淘氣包艾米爾》。只見艾米爾躺在樹干上,翹起二郎腿,嘴里叼著一根草,鞋子掛在樹枝上,眼睛瞄著樹下,好像在想什么東西。雖然我不大喜歡看書,但是我一下子被這個封面吸引住了。我從媽媽手里搶過來這本書,仔細讀著,我仿佛在和艾米爾一起住在農場里,一起在做惡作劇,一起感受全村人對他的不理解,一起感受他被夸獎時多么開心的心情……正當我讀得入迷時,火車卻到站了,我在去賓館的出租車上看,到了賓館,進了房間,我把包里的東西倒出來,抓起書就看。我在飯店看書,在景點看書……
書像一個朋友,能在你無聊時給你講幾個趣事。書像一位老師,能讓你在作文方面急得團團轉時助你一臂之力。書像一位有許多人生經驗的老人,能幫你完美的走完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