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卡羅納》課文
《卡羅納》課文1
【教學目標】
。、學習五個生字,自學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2、樹立學生關愛他人的思想。
【重點難點】
。、解課文內容,知道大家是怎樣關心卡羅納的。
。病⒄n文中感受關愛他人的思想。
【教學準備】
錄音機、課文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情景一:公共汽車上,一位小學生為老人讓座位。
情景二:熱心的阿姨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情景三:王剛生病了,他的同學都主動看望他并幫助他補習功課。
二、板書課題,揭示課意
生活中,我們不斷地愛到他人的關愛;生活中,我們也在不斷地關愛著他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關愛他人的課文。
卡羅納: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一個人物。
三、放錄音機,自學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薄⑤p聲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歸納一下全文的結構,說說每部分各寫了什么。
四、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回答問題
。、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大家為什么要屏息凝神?
2、我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關愛的?
3、我撲向母親懷抱時,母親為什么把我推開了?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悟到了什么?是怎樣做的?
五、歸納全文中心思想
六、作業
口語交際:麗麗到你家做客,不小心打壞了你家的花瓶,她非常自責,你該怎么勸慰她?
七、課外拓展
介紹《愛的教育》主要內容,推薦學生看一看這本書。
《卡羅納》課文2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感受大家對卡羅納的關愛,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多次批注,逐步深入感悟文本。
教學重難點:
引導多次批注,逐步深入感悟文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漫談《愛的教育》
2.揭示課題。
二、默讀課文,了解梗概
1、默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
2、圈畫故事中的人物,想一想他們之間發生什么事
默讀課文,圈畫人物,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交流。
3.:借助人物和事件,就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尋找關愛
1.默讀課文,畫出大家關愛卡羅納的句子。
2.交流句子,在讀中感受關愛。
四、多次批注、深入感悟
過渡語: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很多,它可能藏在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人眼神。
1.引導學生選擇最感動的一處,多讀讀然后寫感受,并引出“批注”、板書。
2.教師巡視,在巡視中發現問題,以一學生的批注為例,指導學生在初步感受的基礎上通過多問幾個“為什么”“表達什么”深入感悟。
預設:請A學生分享批注“大家關愛卡羅納”。
老師相機引導A生如下:
(1)卡羅納剛來到學校是什么樣子的呢?(A生讀相關句子)大家看到他這個樣子,心里會想表達什么呢?(A生答)
。2)看,聯系上下文,想想他們會表達什么,就會有新的`感受。(板書:表達什么)
(3)還記得文中的老師怎么交代大家的?那老師心里還有疑問,為什么大家只是遠遠地看著他,一句話也不說?(請B生答)
。4)你看,同學們表達內心的愛是這樣含蓄。這種默默的愛是藏在眼神中,藏在心里的,是這樣不露痕跡。好,咱們一起把這句話有感情地讀一讀。
。5)瞧,多問為什么,又有新的感受了。(板書為什么)
。6)文中這些人物都是這樣悄悄地、默默地、靜靜地關心著卡羅納。也就是這種不露痕跡的愛,如此用心的愛才令人感動呢。
3.學生批注自己的深入感悟。
4.呈現再次批注的成果,相機引導有感情朗讀。
5.小組分享感受,互相啟發,完善批注。
6.全班交流,相機引導有感情朗讀。
7.選擇最感動的一處,同桌互讀。
五、全文
六、布置作業
從《愛的教育》中選擇一文章,讀一讀,用今天學習的方法批注自己的感受。
《卡羅納》課文3
《卡羅納》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這本書。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這篇課文描寫細致,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進行描寫,突出了卡羅納悲痛的心情,表現了老師和同學們對卡羅納的愛。
在教學時,我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也就是課文的兩條線索:一是描寫卡羅納萬分傷心的句子。二是描寫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句子。
在教學中我始終貫徹情景創設這個理念,時刻不忘把學生帶到情景中去體會人物的.心情。例如,在理解的卡羅納傷心的句子時,我先讓學生深入課文,找句子,畫重點字詞,以此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我通過讓學生表演來感悟人物的心情。在這種情景下,學生在表演的環境中能體會卡羅納的心情,明白到此時卡羅納最需要的就是身邊的人對他的關愛。我還在表演上做適當的指導,如神態、語言、動作該如何去演繹。以此來灌輸人物描寫的幾個方法: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在教學這部分時,我會讓學生從動作,語言中感受愛,學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描寫的方法。
在小練筆中,我設置了兩個問題讓學生選擇練筆,一是以卡羅納的角度對老師,同學說幾句話。二是假設你自己也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怎么安慰他。這兩個問題都利于學生去深層理解卡羅納的心情和老師同學的關心之情。
《卡羅納》課文4
卡羅納的母親病得很厲害,卡羅納很多天沒來上學了。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說:“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今天上午,可憐的卡羅納來到了學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著他。
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候,母親差不多每天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對他說:“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憐的孩子!但你要堅強!你母親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見你,她依然愛著你,她還生活在你身邊。孩子,你要堅強喲!”
老師說完,卡羅納回到座位上,挨著我坐下?_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老師暗示大家暫時別管他,開始上課。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
他什么也沒說,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著他。
我看見母親在等我,跑過去撲進她的懷抱。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著卡羅納。當時我并不明白母親的用意。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里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卡羅納》課文5
這堂“千錘萬鑿”的課終于在11月23號正式完整地結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因為值得反思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先來說說這堂課的可取之處吧:
我以一封信為切入點,一是為了抓住悲傷的基調來出示課題,從而在還沒有對課文整體感知時就調動起學生的一種共鳴即悲傷,二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即類似于一個故事的展開而自然地引導到課文中去,具體是這樣處理的:可是上帝爺爺并沒有聽到小男孩的乞求,在不久,他母親因病去世了。此時他面容灰白,兩眼哭紅了,腿站不穩,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文中的話),你們猜,這位小男孩是誰。空n文順利地導入了,我還是以一個故事的方式(來到學校后有會發生什么事呢)讓學生們去初步地“讀課文”。在讀課文時又不忘去找找劃劃表現卡羅納悲傷的句子,讓學生再一次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所以在指導朗讀時,學生也能體會情感,理解卡羅納悲傷的情緒,讀得很不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在體現“愛”這一主題時,借助課文的最后一個段落,學生想象卡羅納在回家路上的一些心理活動,來揭示課文所要傳給我們的精神。這既是理解課文更是學生思維情感打開的一種表現,并且,從學生口中說出“愛”是真實而具體的。
總體來說,在把握課文的脈絡上說是比較清晰的。一個一個環節下來,學生能體會得到兩大情感:悲傷和愛。再通過較多的感悟朗讀,情感能夠較好地把握與呈現出來。
再則,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一,聲音文件的處理。
這是最自責的,真可以說難以原諒。這是一篇很傷情,感動的文章,雖然只在兩處用到音樂,可是卻是為這堂課增添不少悲傷與感動的好“工具”,可以借助它來激起學生的情感與想象,奠定的感情基調也會更加得悲傷更能引發學生的思維。而笨笨的我卻忘記把文件下載下來,這是教訓啊,慘痛的教訓。!
二,提的問題不夠簡練,精練。
在一些提問方式上還不夠干脆,比較羅嗦。這其實很忌諱的,學生明白問題了,你還強調它,顯得煩瑣,浪費時間(學生思維時間與課堂寶貴時間)。所以,在最后我是拖了一兩分鐘的。
三,想象寫話處理的不好。
想象寫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他們以想象的空間,思維也得到了訓練。(寫話:假使你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怎么做?給他以春天般的溫暖,讓他心中的悲痛早日消逝。)可實際上,我卻處理得不好。因為考慮到后面還有課外的拓展(小詩),而那時時間也不是很多了,我只能讓幾個學生來交流交流。本意是在課堂上同桌之間交流一下的,可是我卻說出了:同學們,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可以下課后交流。我不知道這是我前幾次試教的所形成的習慣(因為之前是把想象寫話放在課的最后的,預備課后還可交流)還是由于緊張而說錯的,可我知道這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為了擠時間啊。這樣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方呢。對學生的反饋不夠精細,鍵詞的出示沒有及時,表揚的話語就這么幾句等等。
這些問題今后有待改善!
《卡羅納》課文6
《卡羅納》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的故事。本節課主要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從而激發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教師始終以《小語新課標》所倡導的`新理念努力轉變教育觀念,指導教學實踐。由于《卡羅納》這篇略讀課文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教學本文時,抓住了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為了突破重點,較好地達成情感目標(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教學設計學習過程時,教師把課文分成兩個版塊。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讀了課文,你感覺到什么?(圍繞卡羅納的心情和表現來說)。
2、找出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卡羅納的悲傷。
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卡羅納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他顯得無比脆弱,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看看卡羅納周圍的人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語句,細細品味。說說他們是怎樣關心卡羅納?讓學生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卡羅納》課文7
《卡羅納》是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文章。課文講述了一個叫卡羅納的孩子失去母親極度痛苦,在母親去世后回到學校上課的一天中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關愛的事。
課堂中學生們圍繞“你從哪里可以看出,卡羅納失去母親非常痛苦?和周圍的人又是如何關愛他的?”這兩個問題再讀書感悟,從始至終我看到學生都在同情與憐憫的神情中學習,他們在文本中體會著愛的教育。
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學會關愛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近來我越來越發現:只要我要求的學生做到的,他們能做到就可以了,學習成績優異也就達到我的目標。我認為這就是“愛”,“嚴”就是愛!今天我重新審視我自己,我知道我錯了,我忽視了孩子們也是有情感的。∷麄冃枰蠋煹年P注,需要教師的呵護,更需要我們這些教師的發自內心的.“真愛”。沒有“愛”只有“嚴”,可能會成功一時,但不會成功一世!
有愛的陽光,花朵才會綻放;
有愛的雨露,草才會生機勃勃;
有愛的語言,學生才會了解你的愛有多么博大與寬容;
有愛的行為,學生才會真正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卡羅納》課文】相關文章:
納木措作文07-23
《師說》課文12-18
《秋天》課文03-02
挑選羅威納犬幼犬方法04-29
鳥的天堂課文04-28
課文背誦作文09-28
《象鼻橋》課文03-02
《清澈的湖水》課文03-02
《路旁的橡樹》課文03-02
《我為你驕傲》課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