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時間:2024-06-11 14:10:28 好文 我要投稿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是不是經常追著老師要知識點?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1

  1、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反映了我國自然環境的差異顯著。

  (1)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2)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3)自西向東,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

  2、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

  (1)我國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2)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3)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3、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北和以南地區均有明顯的.差異。

  (1)秦嶺——淮河以北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一年收獲一次或兩年收獲三次。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2)秦嶺—淮河以南地區農田多為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一年收獲二至三次。水運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3)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以北地區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氣溫和降水的影響(氣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響

  (4)秦嶺—淮河一線是溫度帶中(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是干濕地區中(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2

  一、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1、總量:20xx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

  2、省區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1、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呈直線上升。

  3、東部地區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快的原因是人口遷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達等地區人口多)

  2、農村、城鎮人口他布特點:農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63、8%,36、2%)

  四、我國的人口政策:

  1、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3

  一、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二、“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類型齊全: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國草地面積廣達、居世界前列,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一億公頃。

  三、區域差異明顯:

  1.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

  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3.我國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部山區的林地多為人工林和次生林。

  4.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

  四、1.南方地區:以水田為主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富

  2.西北內陸區:以草地和荒漠為主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3.青藏高原區:土地生產力較低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

  五、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采取的措施:

  1.耕地耕地面積減少人均耕地少,可開墾的.土地資源不多,工業、交通和城鎮的發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亂占耕地現象嚴重一方面切實保護耕地,另一方面適當開墾荒地。

  2.林地濫伐森林,面積減少管理與利用不盡合理嚴禁濫伐,盜伐森林

  3.草地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產力大幅度下降超載放牧或棄牧,毀草開荒,再加上管理不善劃區輪牧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4

  ☆知識要點:

  1、了解人口遷移的階段性

  ①歷史上(原因:移民支邊、戰爭、自然災害)

  安史之亂改變人口地理分布格局:人口地區分布中心有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②新中國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原因:主要是政策)

  特點:遷移規模小,頻率低(原因:實行計劃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

  凈遷出地區:遼、魯、滬、蜀 遷入遷出持平:藏

  ③80年代中期以后

  規模大、頻率高(自發性遷移) 方向:A農村到城市 B內地到沿海城市、工礦地區

  2.80年代出現大規模流動人口的原因

  ①我國人口多、耕地少,農村多剩余勞動力

  ②1984年推出“允許農民進入小城鎮落戶”政策

  ③城鄉和地區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5

  1、我國自然資源的總特征(基本國情):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概況:陸地面積——世界第三:礦產資源總量——世界第三;耕地面積——世界第四;河流年徑流量——世界第六;森林面積——世界第六)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

  2、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如交通用地等)

  3、土地不利條件: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尤其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4、土地資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90%以上)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該區還集中了大量的.難利用和未利用土地)

  耕地與水資源南北差異:北方以旱地為主,且耕地資源比例大(60%),但水資源比例僅20%;南方以水田為主,且耕地資源比例小(40%),但水資源比例達80%

  5、當前的土地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6、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全國土地日—6月25日

  7、我國土地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8、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類所需的淡水資源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資源,98%是冰川、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

  9、水資源現狀:水資源總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費嚴重——水資源短缺;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國水周:3月22日至28日。

  10、水資源分布特征:

  a、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決措施:興建水庫,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

  b、空間分布:東多西少,南豐北缺(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解決措施: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

  【南水北調工程】

  西線:從長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入黃河=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中線:長江中游的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石家莊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東線:從長江下游引長江水,經京杭運河北上,在山東西部過黃河,至天津、北京。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后將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流域聯結起來,從根本上扭轉中國水資源嚴重分布不均的局面。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6

  一、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的基本國情之一,因此1、應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因地制宜;2、加強區域聯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互惠互利,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發揮地區優勢是區域合作的前提,區域之間的合作恰恰是區域優勢之間的互補。

  區域合作的

  二、在世界中發展

  1.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這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

  2.當今世界多極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帶動各個國家之間的密切聯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時競爭也日趨激烈,加入競爭中,尋求發展,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在合作、共同發展;

  3.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人類在漫長的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觀和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的是一個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道路;

  4.中國為什么加到WTO?①中國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大國,綜合國力逐漸增強,從自身發展需要來看,加入WTO,融入世界,發展本國優勢,對外開放,可促進祖國的'發展;②從全球化的發展來看,加入WTO,加強與世界其它區域的合作,是發展的途徑;③加入WTO,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促進世界的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7

  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類型齊全: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國草地面積廣達、居世界前列,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一億公頃。

  區域差異明顯: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我國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部山區的林地多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

  北方地區集中了全國90%的耕地和林地,土地生產力高以旱地為主雨熱同期,土壤肥沃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少,降水較少

  南方地區

  以水田為主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富

  西北內陸區以草地和荒漠為主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區土地生產力較低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

  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采取的措施

  土地類型存在問題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

  耕地耕地面積減少人均耕地少,可開墾的土地資源不多,工業、交通和城鎮的發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亂占耕地現象嚴重一方面切實保護耕地,另一方面適當開墾荒地。

  林地濫伐森林,面積減少管理與利用不盡合理嚴禁濫伐,盜伐森林

  草地1/3的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產力大幅度下降超載放牧或棄牧,毀草開荒,再加上管理不善劃區輪牧

【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地理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3

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8

(精品)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03-08

(經典)地理高中水平考知識點歸納7篇03-08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03-04

語文知識點歸納03-04

高三地理人口分布遷移知識點歸納02-28

《線的認識》知識點歸納02-29

語文課文知識點歸納02-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