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

時間:2025-01-06 16:37:3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

202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1

  一、三伏天是指哪幾天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2018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時間如下,共30天

  2018初伏時間:2018年7月12日 庚辰

  2018中伏時間:2018年7月22日 庚戌

  2018末伏時間:2018年8月11日 庚午

  2018年三伏天時間一共持續30天,從2018年7月18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

  二、三伏天介紹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段,在該時段要多加注重飲食的規律,此外,解暑降溫要是必要。

202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2

  2023三伏天是幾月幾號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7月11日-8月19日。

  初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哪個伏天更熱些

  中伏。

  雖說三伏天已經很熱了,但三伏天又分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三伏,其中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熱的時候,三伏天期間表面濕度在第一伏期間增加,因此每天吸收更多的熱量,釋放更少的熱量,并且表面層的熱量累積,到了中伏的時候,地面的累積熱量在中伏期間達到峰值,釋放出來的熱氣也最多,因此三伏天中最熱的是中伏。

  三伏天吃什么好

  具體如下所示:

  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三伏天處于夏季,夏季歸心,心喜涼,宜食酸,這是可以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小麥制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另外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夏季多吃酸甘的食物外,盡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其次三伏天還可以多吃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紅豆、薏米等果蔬食材,有利尿補水以及祛濕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

  最后就是三伏天人體會流失大量的汗液,這時候需要多補充水分以及鹽,盡量多選擇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的湯品以及水分。

  三伏天吃什么食物最好

  1、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姜

  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6、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7、蓮子

  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8、綠豆

  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三伏天的氣候氣溫分析

  因為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了。

  而進入了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

  三伏天“冬病夏治”之三伏灸。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癥在冬季發作。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適用于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天是幾月幾號】相關文章:

天蝎座是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12-17

小年夜是幾月幾號03-08

谷雨是幾月幾號2022年03-08

2023年小暑是幾月幾號12-28

2023年夏至是幾月幾號12-29

2023年夏至是幾月幾號(經典)12-29

感恩節是幾月幾號03-07

2023年小暑是幾月幾號(實用)01-04

感恩節是幾月幾號[匯總3篇]03-07

杭州亞運會2023年幾月幾號舉辦12-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