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
2023年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
初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哪個伏最熱
一般情況下,“中伏”的氣溫最高,也是最熱的。
夏至日,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夏天的開始,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但是大地積累熱量是滯后的。
就像一天中最高溫度并不是中午12點,而是過后的14點,而溫度最低是也不是半夜12點,而是凌晨4點。
夏至過后,白天逐漸變長,夜晚變短。每天白天吸收的熱量比夜晚散發的多,這樣地面的溫度一天比一天高,積累到了中伏,到達了高峰期,也就是到了最熱的時候。
中伏過后,白天與夜晚的時長又發生變化,就沒有中伏熱了。凡事都有一個發生、發展、高潮、結尾的過程,三伏也不例外。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養三伏”,三伏天確實要注意下保護自己,三伏中的伏為潛伏,宜靜不宜動。
三伏天養生技巧
中醫認為,夏季人體的陽氣升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在機體臟腑外面,肌膚常處于開泄狀態,經常出汗以適應暑熱天氣,因此,機體很容易表現臟腑功能紊亂,并容易形成氣虛,出現身體乏力、飲食減少等癥狀,甚至發生中暑、腸胃失調等病癥,影響健康。但與此同時,這個季節也是我們調養身心的最佳時節。
喝姜棗茶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此時人體腠理都是開放的,很容易引起陽虛,此時喝一杯姜棗茶是可以養護身體,同時將身體內部多余的寒氣排出,養生又保健。
做汗蒸
人吃五谷雜糧,身體里面難免會沉淀一些毒素,時間長了容易引起身體疾病,三伏天的時候身體毛孔是打開的,這個時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體的代謝速度,將毛孔深處的臟東西都排出來。
做艾灸
艾葉是溫熱型藥材,三伏天的時候做一個艾灸可以將身體里面淤積的濕寒之氣給排出體外,同時清除人在夏季身體苦夏不耐的暑熱,故此有消暑祛濕的養生作用。
貼三伏貼
三伏貼采用傳統中藥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時候貼一個三伏貼可以幫助身體積蓄陽氣,避免冬天寒冷的時候身體陽氣不足而被寒氣所傷,因此有預防疾病的作用。
食補養生
紅豆燉鵪鶉,功能是補益氣血,利水健乳。
綠豆湯,功效是清熱解毒、去煩消暑。
泡腳
冬天的時候,人體血液循環變慢,腳部位于身體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腳部是比較緩慢的,所以,腳部的微循環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腳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并且帶走身體內的廢物,起到治療和預防冬病的作用。
拔罐
很多人常常有腰酸背痛的煩惱,這常常是由于身體的經脈堵塞不通導致的,三伏天的時候做一個拔罐,可以讓身體經脈變得順暢起來,對于身體疲勞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三伏天養生吃的食物
1、蓮子
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菊花
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種氨基酸,還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清熱解毒,適用于防治風熱感冒及咽喉腫痛。體質偏寒的人要少喝。
3、海帶
海帶有助于清除體內的積熱,還可以對付因出汗過多導致的體力透支。夏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海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但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
4、綠茶
夏天午后,喝杯綠茶,不僅清熱消暑,還能解毒、止渴。喝綠茶具有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脹氣。
5、白菜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熱、養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適宜脾胃虛弱或病后體虛者食用,并有防治習慣性便秘的作用。白菜煮熟后,別放置過久,以免滋生細菌。
6、羊肉
中醫認為,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營養學家也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結果顯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三伏天身體最怕6件事
1、頸椎最怕吹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著空調,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清晨,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吸收氧氣,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樹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點前,燒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5、家里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于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于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螨及霉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相關文章:
2023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01-10
2023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精選)01-10
2023入伏時間和出伏時間表2篇(優)01-10
2023入伏和出伏時間一覽表01-11
2023年入伏時間幾月幾號01-12
跑步的好處與最佳時間表06-22
高二學習時間表03-11
2023年放暑假時間表公布12-31
運動才能培養要講究時間表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