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手抄報大全
紅軍長征途中那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歷史畫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征中那無數革命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征精神,留給了人們工作和學習以無窮的力量,成為一代又一代人成長進步中的催化劑。下面是簡單的長征手抄報資料內容圖片大全,歡迎大家閱讀!
長 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
1962年4月20日
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
三軍遠戍嚴防帝國侵
——朱德
1951年
飛身可奪天塹
健步定攀高峰
1985年9月20日
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
兩軍夾江上,瀘定決分曉。
——聶榮臻
1979年10月13日
無邊風雨夜,天塹大渡橫。
火把照征途,飛兵奪瀘定。
——楊成武
1980年2月16日
舊貌換新顏
——楊成武
1985年5月29日
浪淘沙 重過瀘定橋
鐵索飛云空,浪濤洶洶,瀘定橋橫高峽中。
西去平叛驅車急,往事潮涌。
當年搶英雄,敵軍重重,紅軍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長征路,山河崢嶸。
——張愛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煙照柳條,殲仇滅敵怒火燒。
紅軍遺跡今猶在,莫忘英雄奪險橋。
——魏傳統
1979年
瀘定深峽戰敵頑,鐵索強渡紅旗傳。
壯士悲歌垂千古,新橋落成萬世歡。
——葉介吾
1979年
李德:來自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
在紅軍長征的歷史中,李德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名字。
他是共產國際派給中國共產黨的顧問,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中工作、生活了長達七年之久。
他是德國人。1929年,李德進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后被共產國際派到中國。應博古等人的邀請,1933年9月底,李德來到江西瑞金,擔任中共中央軍事顧問。
當時,中國共產黨剛剛起步,他的到來從理論和經驗上占足了優勢,中共臨時中央的負責人博古,對他十分信任,把軍事指揮大權完全交給了他。
但李德的指揮是完全脫離中國紅軍的實際的,長征初期,他的錯誤指揮使紅軍作戰接連失利,給紅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引起許多紅軍將領的不滿。
但他沒有接受意見,看清形勢,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錯誤的方向前進。所以在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義會議上,李德受到批評,并被取消了指揮權。
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張國燾曾經企圖分裂紅軍。此時,已經調到新組建的紅軍大學當教員的李德,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堅決反對紅軍內部的分裂,保護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地位。
從這一點上看,李德是吸取了教訓的。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李德隨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到達陜甘根據地的吳起鎮,成為走完長征全程的西方人之一。
李德對中國紅軍的作用很大,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他曾經參與了長征,是長征中不容忽視的外國人。
畢士悌:來自東方國家的戰友
畢士悌,原名金勛,朝鮮人。他是在一九一九年,參與了漢城反日起義后來到中國。一九二五年,他考上了黃埔軍校,并在同一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任葉挺獨立團三營營長,參加過南昌起義。
一九三四年十月,畢士悌隨中央紅軍軍委干部團出發,開始長征,次年二月,他擔任軍委干部團的參謀長。同年四月底,在紅軍準備搶渡金沙江時,畢士悌帶軍委干部團,奇襲并占領了金沙江上的皎平渡,保護整個中央紅軍北渡金沙江,受到中央軍委的嘉獎。
一九三五年九月,畢士悌隨紅一方面軍主力長征到達陜北后,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的參謀長,之后便率領部隊參與了直羅鎮大捷。但這位戰士在立下多次功勛(xūn)之后,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在紅軍離開陜北進行東征的戰斗中,指揮強渡黃河時壯烈犧牲,年僅三十八歲。
武亭:響當當的炮兵團長
武亭也是朝鮮人,他作為的炮兵指揮官權威,人所共知。
一九二三年三月,武亭從朝鮮來到中國,并于一九二四年考入保定講武堂炮兵科學習。次年,武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九三四年十月,武亭參加了中央紅軍長征,任軍委第一野戰縱隊第三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后由于部隊整編,武亭調任為紅三軍團炮兵營營長。
在長征中,武亭率領的中央軍委直屬的炮兵部隊,不論是在進攻還是在斷后時,都擔負起了火力支援的重要任務。
中央紅軍抵達陜北后,武亭先是擔任紅十五軍團七十四師參謀,后調到紅軍大學任特科營營長兼炮兵科教官。一九三七年一月,紅軍第一支炮兵團成立,武亭擔任團長。
他對紅軍隊伍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的工農紅軍革命的重要功臣。
勃沙特:長征中的傳教士
勃沙特在十歲的時候,聽了一位從中國返回的英國傳教士的介紹后,開始向往中國。為了適應到中國傳教的需要,勃沙特接受了各種訓練,包括學習中文。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薄復禮,以示信奉中國“克己復禮”的傳統準則。
一九二二年,勃沙特受所在教會的派遣,前往中國,來到貴州的鎮遠、黃平、遵義一帶傳教。
1934年10月初,時任貴州鎮遠教堂牧師的勃沙特與妻子露茜在安順參加完祈禱后返回鎮遠。在經過城外一個小山坡時,正好與從江西西征進入貴州的紅六軍團相遇,無意之中闖進了中國的工農紅軍長征的行列。
當時,被國民層層包圍的紅六軍團,在山中迷了路,幾個紅軍戰士正好“抓”到了勃沙特夫婦。勃沙特幫助迷路的紅軍找到了出路。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紅軍對勃沙特夫婦在中國的活動抱有懷疑的態度,但即便如此,紅軍對他們也是禮遇有加的。聽說這位英國傳教士要求隨紅軍長征的隊伍走,戰士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接受了。
一天,勃沙特被紅六軍團團長蕭克請去,要求他幫助翻譯一張紅軍繳獲的法文版貴州地圖。
勃沙特既會法文也懂中文,就欣然接受了。
兩人一邊講,一邊比劃,當他們把地圖上許多重要地名,而且是紅六軍團預定行動地區的詳細地名,全都翻譯完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三更了。
蕭克將軍后來回憶說:紅六軍團在轉戰貴州東部和進軍湘西時,勃沙特翻譯的法文地圖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從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四月,勃沙特隨紅軍長征時間達五百六十天,行程達一萬多里。他隨紅六軍團轉戰了貴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五個省,成為紅軍長征途中一名奇特的參加者。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當紅二、六軍團還在長征途中時,勃沙特的回憶錄——《神靈之手》(中文名是《紅軍長征秘聞錄》),由倫敦哈德爾·斯托頓公司出版發行,從而成為西方最早介紹紅軍長征的專著。
【長征手抄報】相關文章:
關于長征手抄報內容03-19
關于長征的手抄報內容11-16
關于長征的手抄報素材10-12
關于長征手抄報內容11-17
長征手抄報圖片大全高清01-22
長征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03-25
關于長征主題的手抄報圖片03-25
紅軍長征手抄報素材03-25
紀念長征勝利手抄報內容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