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手抄報

時間:2024-05-20 20:56:34 板報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節習俗手抄報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下是小編J.L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清明節的習俗的手抄報。

  清明節習俗手抄報

  清明節節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干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后,螺螄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

  社酒的菜肴,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

  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里拋,據說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鉆進殼里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藕是祝愿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習俗手抄報內容資料: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在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里出現了一位可歌可泣的著名女英雄趙一曼。她從小向往革命,在大姐夫鄭佑之的影響和幫助下,逐漸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學生時代,她就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成為一位學生領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入了黨。1923年,趙一曼被黨組織派往前蘇聯學習,一年多以后回國。

  在極艱苦的情況下,先是被派往湖北宜昌進行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后又被派往東北。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日本侵略者殺害,時年31歲。在犧牲當天,趙一曼給兒子寫下了

  一篇遺書,其中最后一句寫道:“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們同樣不要忘記“趙一曼是為國而犧牲的”。

  作為烈士的后人,我們要永遠學習她,紀念她,并繼承她的遺愿,為把我們國家建設的更美好,為全面實現小康而努力奮斗!


【清明節習俗手抄報】相關文章:

手抄報元宵節習俗02-22

傳統習俗手抄報資料03-12

清明節手抄報03-27

端午節的習俗手抄報資料06-08

清明節手抄報初中07-31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03-25

清明節的手抄報內容04-08

清明節手抄報材料09-30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03-25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5-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