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清明節手抄報
清明節是對親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是一次宣泄哀傷的機會,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緒,同時也利于心理健康。下面我們為你帶來初中清明節手抄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初中清明節手抄報
清明節詩歌朗誦稿
情景串聯:《春曉》音樂起,老師和學生的情景化歌舞表演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清明節是公歷四月五日或六日,因為它是定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后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公歷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歷來決定。中國人在清明節的活動就是掃墓。中國祭祀祖先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代就有帝王、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到春秋時代有孔子的墓祭,這些都屬于貴族所特有的。到了秦漢以后,貴族制度末落,才有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去祭祀的習俗。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一)掛紙錢
又稱“壓紙錢”,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錢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錢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獻給先人足夠多的錢幣。
(二)耙(扒)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并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堆堆土,對墓埕加以修整,然后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餅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擺放祭品。要上香,燒紙錢,表示已祭拜祖墳。
前人有關清明節的詩詞: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初中清明節手抄報】相關文章:
清明節手抄報初中07-31
初中清明節手抄報內容08-02
初中清明節手抄報素材08-20
清明節初中手抄報內容08-06
清明節手抄報03-27
清明節手抄報內容03-25
清明節的手抄報內容04-08
清明節手抄報材料09-30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03-25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