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卡片手抄報內容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手抄報吧,手抄報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卡片手抄報內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卡片手抄報內容
端午節祝福語
1、端午節到,送你幾個粽子。祝你心情“粽”是好,工作“粽”是順,財運“粽”是旺,友情“粽”是愜意,愛情“粽”是甜蜜,親情“粽”是濃郁!
2、粽子香香,幸福滿滿;粽子粘粘,快樂綿綿;粽子甜甜,好運連連。愿你端午節勝似粽子,甜甜蜜蜜,美美滿滿,幸福快樂!
3、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搖搖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愛情好比春風沐,生活快樂又幸福!
4、粽子神功:第一層,粽葉附體,嫁衣神功;第二層,糯米搟皮,打包神功;第三層,鮮肉作餡,肉丸神功。端午節,祝你馬到成功!
5、《紅豆》寄相思,《糯米》呈祝愿,《大紅棗》報平安,《土雞蛋》愛裝滿,《荷葉》打個包,祝你端午吉祥如意,合家美滿,順順利利!
6、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快樂!
7、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繩,緊緊地綁住你:快樂就像一片片粽葉,團團地圍住你;祝福就像一陣陣粽子的飄香,永遠環繞在你身邊!祝端午節快樂!
8、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給朋友,端午節我祝你開心快樂!
9、送你一顆好運粽,里面包藏:健康香米、開運蛋黃、平安香菇、快樂蝦米、長壽花生、幸運栗子,如果你收到它,將會好運連連喔。端午節快樂。
10、我是粽葉你是米,一層一層包著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著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發個短信祝福你,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介紹
中文名: 端午節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稱: 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時間: 農歷五月初五日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的絲線系在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稱為長壽線。家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舟花。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拯救投奔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丟進河里,是為了讓魚、蛟、蝦、蟹都吃飽,不再吃屈原的尸體。
南方端午節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你都會穿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期間,人們打掃房屋,在廚房灑雄黃水,以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學都文一多認為,端午節是端午節,是少數民族紀念四五千年前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盛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族、赤老等民族地區。
關于端午兒歌:“5月5日,端陽,艾葉,裹香囊。吃粽子,撒糖。端午歡樂。
關于端午節的習俗
1、包粽子
做法:將糯米泡一夜,然后把花生米、豇豆泡6小時以上,五花肉切塊加醬油、姜、料酒、糖和鹽漿一夜。把粽葉泡軟,取一片粽葉折出一個三角,放一勺米,再放豆、花生米、肉和棗,最后再放一勺米。用手壓實米,把粽葉從上往下折疊,疊成三角形,用棉線綁結實。在高壓鍋放進沒過粽子的水,上面壓一個盛水的盆,蓋好鍋蓋,扣限壓閥燒開一個半小時即可。
2、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3、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4、喝雄黃酒
五月自古被稱為毒月、惡月,百事多有禁忌。道觀,寺廟向施主贈送佩帶符篆等物,以避毒邪。因為艾草、菖蒲以及雄黃都有驅蟲殺毒作用,過端午節洗艾水澡、懸艾、纏五色絲、飲雄黃酒等,成了普遍的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消災。
5、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浸龍舟水是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人們將端午前后的降強水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每年“龍舟水”來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江邊去洗龍舟水,古人認為“龍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凈身,洗去晦氣,帶來吉祥。
6、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有了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這五種動物是古時北方盛傳的五大毒物。其實,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形成此習慣。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7、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為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端午節卡片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端午節手抄報內容06-25
端午節手抄報內容201706-28
2017端午節手抄報內容06-29
端午節手抄報內容簡短10-25
喜迎端午節手抄報內容06-25
端午節內容簡單的手抄報03-26
有關端午節手抄報內容06-25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內容10-01
手抄報端午節內容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