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學設計評析

時間:2024-10-27 19:27:55 背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背影》教學設計評析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寫于1927年。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背影》教學設計評析

  《背影》教學設計評析

  評課是我們教育者必需的基本功。但是,目前的評課卻流于行式。大家在評課時往往不愿說實話更不愿說存在的問題,套話假話應付了事。因此,專家稱目前的評課是“三無產品”――一無合作,二無事實,三無研究。那么什么樣的評課才能既符合我們這人情味較濃的國度,又有實際效能?

  老師將上課內容以表格式呈現出來,就叫復盤。在復盤的基礎上評課者再追問一些問題,就叫追問式評課。二者結合就是最有效的評課。下面以一節《背影》課為例進行說明。

  一、復盤

  在評課時,為了評課的方便,老師用現代化技術將上課內容以表格式呈現出來,就叫復盤。復盤式評課可以幫助評課的教師更好地研究教學過程,重現教學環節。幫助評課教師和執教老師更好地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在復盤的基礎上去評課,可以幫助教師去更好的回憶教學過程,避免因為課后評課忘掉了實際過程的沒有內容、沒有目標、沒有聯系教學實際的評課現象。

  復盤并不是重復全部的教學過程,只是呈現主要教學環節。初中語文《背影》教學評課的復盤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上課老師依據自己上課內容填表,而后,評課教師給他的目標、教的活動、學的活動、學的效果配對,和目標不能配對的就放在那里。一節課要完成的教的活動、學的活動、學的效果與教學目標都要對上號,如果對不上號就叫游離目標,就是一節失敗課。

  二、追問

  追問是評課過程中研究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教學的安排也會有不同。教學的設計的不同,教學方法的不同,教學的效果也會有區別。評課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找到最好的教學過程和與教學過程相適應的教學手段。在評課中要追問為什么這樣設計,為什么這樣去教學,才能激發教師去思考。

  1.為什么要確立這兩個目標?

  確立目標要有依據,依據文本的體式來確定目標。這是一篇敘事散文。敘事散文通過事來表達作者情感的變化。本文的意脈是作者對父親感情的變化。要體現的是子對父的情感變化。因此,第一個目標不太恰當。另外,語言、表達方式是散文目標確立的依據。因此,第二個目標也有點欠妥。在確定目標時用詞也要注意盡量用動賓短語,不要用“通過……,使……”“為了……,使……”本次課確立的目標雖然欠妥,但是用詞很好,用了動賓短語。

  2.在教的活動里,有一個環節是學生讀課文并提問,學生有可能會提出很多問題,你這些問題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解決?教者的回答是選重點問題回答。我覺得不妥,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都是他的疑團,如果他提出來得不到解決,那么以后他就不會再提問了。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放到小組內討論,再組內討論就可以解決掉一部分,組內解決不了的全班討論解決,全班討論解決不了的老師再來解決。

  3.情感變化的依托是什么?第一句話蘊含哪些信息?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那是1923年的事。文中寫送橘子是在八年前,八年前的事為什么在八年前不寫,而到八年后再寫呢?

  父親被開除公職,家中景觀很慘淡。1920年朱自清在揚州中學就職,所有薪水被他父親全部拿走,1922年朱自清與家庭鬧翻,一氣之下帶著妻兒去泰州。1923年朱自清到清華大學任教,途中去見他父親,卻被父親拒之門外,直到寫作本文時都沒與父親見面。《背影》是朱自清寫給父親的一封道歉信。父親看完《背影》后潸然淚下,問朱國華:“你大哥什么時候能回來。”父子之間的恩怨到此化解。

  我不知何時能與他相見中的“我”與八年前的“我”能否劃等號?

  當然是不能,前面的“我”是以前的“我”。而后面的“我”是寫作時的“我”。

  三、總結

  1.散文的教學要教給學生閱讀散文的方法。

  2.散文中的“我”前后往往有變化,不能劃等號。

  3.教敘事類散文,就要用敘事類散文的特點來教學。

  4.通過散文中意脈的變化,來教學生讀散文。

  5.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中去品味、去解讀文本。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喜 | 亚洲一区宅男在线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艹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