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城第1章》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感受理解小說中體現的“人性美”
2、品味學習小說中詩一般的語言
【學習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致含蓄的心理刻畫
【學習方法】:誦讀法(泛讀和精讀相結合)
【課文預習】:
一、音形義:
茶峒[dòng] 崆峒(tong):山名,在甘肅。 曖昧àimèi∶態度不明朗或行為不可告人。山岨:[jū] 篁竹huáng zhú 黃麂:[jǐ] 嗾:[sǒu]
二、詞語積累:
⑵形近字:
蒿hāo(蒿草) 篁huáng(篁竹) 俑yǒng(兵馬俑)
嵩sōng(嵩山) 徨huáng(彷徨) 甬yǒng(甬路)
縞gǎo(縞素) 惶huáng(惶恐) 涌yǒng(涌現)
槁gǎo(枯槁) 蝗huáng(蝗蟲) 踴yǒng(踴躍)
三、文學常識
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苗族。主要文學貢獻在于創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土文學。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與溫愛。作品著力描繪不受 “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樸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節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
192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集《鴨子》,有7o余本作品集,如《石子船》、《八駿圖》、《湘西散記》等,被人稱為多產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
《邊城》是沈從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說取材于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寫了老船夫的孫女翠翠與當地船總的兒子——天保、儺送兄弟倆純凈的愛情糾葛,凄美的愛情悲劇,展現了一幅古樸又絢麗的湘西風俗畫卷。
本文節選自《邊城》第1章。
四、初讀印象
1.找出小說中寫景的句子,體會意境美。
2.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寫的語句并簡要分析,體會人物形象的美。(外貌、行動、語言)
3.找出文中體現當地民風的人和事,體會淳樸的人情美。
4.找出文中翠翠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的描寫,體會濃濃的祖孫情。
5、你是怎樣認識作者對翠翠的出生和其父母的描寫的?或者說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對翠翠對爺爺產生了哪些影響?
6.細細品讀全文,談談小說中的老人和翠翠各有怎樣的品質。
五、課后練習一
【課堂導學】:
1.小說中表現了哪些人物?
翠翠、外公和鄉民
2.我們先一起來感受翠翠的形象。
①學生誦讀第5自然段,思考:
談談你是怎樣認識作者對翠翠的出生和其父母的描寫的?或者說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對翠翠對爺爺產生了哪些影響?現代的青年人應樹立怎樣的婚戀觀?
翠翠的出生和成長是人性美的產物,作者對其父母的描寫與其爺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多少帶有幾分無奈和哀婉的情調,也給小說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反映了作者教育青年人要像爺爺那樣理智,不逃避,振奮精神、承擔責任。這也是作者所要極力表達的愛和美。翠翠父母的戀愛觀念和戀愛行為使翠翠失去父愛和母愛,也使爺爺失去女兒和女婿,給翠翠和爺爺的生活蒙上了一層凄涼、無奈的色調。當我們看到黃狗與翠翠與爺爺在一起時,這種感受更明顯。
【《邊城第1章》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邊城》的教案設計08-30
邊城 教案設計10-05
邊城教案設計06-12
語文《邊城》教案設計06-09
高一《邊城》教案設計09-09
高二《邊城》教案設計07-12
邊城第1章學案及參考答案10-03
《邊城》教案設計與目標(精選10篇)06-02
《邊城》的美--解讀《邊城》08-02
《邊城》故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