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火山云歌送別》賞析

時間:2024-11-01 08:13:04 岑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賞析兩篇

  引導語:《火山云歌送別》是岑參的作品。是一首送別之作。全詩言辭雄壯,氣勢磅礴,充滿浪漫色彩。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賞析兩篇

  火山云歌送別

  岑參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山凝不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賞析一:

  岑參在《經火山》一詩中,就有寫火山云的詩句,“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這首“火山云歌”,就突出描繪火山頂上的塞空虜云。

  開頭兩句“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先交代火山云的方位在赤亭口,再交代時令,仲夏五月。但是,開頭這兩句不只是交代火山云的方位和時令,重要的是描繪火山云的磅礴氣勢,以為后面的具體描繪作好鋪墊,尤其是“火山五月火云厚”一句,寫得十分貼切傳神。一個“厚”字,可以使人想見火山云的形態,厚厚實實;又可以使人感受到火山云的龐然厚重,似乎與巍巍火山連為一體,覆壓在大地之上;還可以使人聯想到火山云的數量,不是一朵朵、一團團,而是鋪天蓋地的厚厚一層。用字精煉,而蘊涵豐富,激人聯翩浮想。

  接下去六句詩,全寫火山云的威勢。

  “火云滿山凝不開,飛鳥千里不敢來。”由于火云厚重,又凝結為一體,漫天蔽空,荼,小鳥被這強大的威勢嚇得逃到千里之外。但是,火云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往來飛騰,在撞擊中更顯示出它強大無比的力量。清晨,它阻斷南下的胡風;傍晚,它又裹挾著塞雨凱旋而歸。

  以上描繪火云在宏觀時空中的態勢,待它“隨塞雨回”歸之后,來到巍巍鐵門關和雄偉的交河城時,仍是“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從鐵門關到交河城方圓數十里以內,樹木之間,城圍內外,它們無處不在。

  詩的最后兩句,“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則是表達離情別緒。向京師方向舉目遠望,千里迢迢,那是友人歸去的路,也是詩人來時的路。

  此時路遠人稀,唯有孤云征馬,愈行愈遠。騎在馬上的,本是詩人為之送行的友人,但詩句中不寫人,只寫馬,以馬代人,那是因為離去甚遠,人馬難分或只見馬而不見人了。“山上孤云隨馬去”,可謂全詩點睛之筆。“孤云隨馬去”,點明了詩的寓意,孤云是詩人之心,是戍邊將士的心,希望友人把守邊衛士將士們的生活和決心帶回京師,告知皇上,告知僚友,告知親人。可見,這首詩是以火云比擬戍邊將士,詩人明在寫云,實際是在寫人。

  賞析二

  這首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別之作。在這首詩中,“云”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也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審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遼遠壯闊的塞外。此詩前四句連貫而下,以讓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們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開頭,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現“火”字,描寫的筆鋒在“山”“云”上騰挪,讓人感到詩人在這種奇異的現象面前興奮不已。“滿山凝未開”從正面具體展現火山云的外觀,主體感強。“飛鳥千里不敢來”緊接著從側面渲染這外觀的奇異可懼。火山云的形象便鮮明突出。夸張中已為下文送人經過火山做了鋪墊。

  前四句是大筆勾勒,目的在于讓人得到火山云的總體印象。次四句筆鋒一頓,轉寫火山云的動態。“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說這些火山云早上剛被風吹散,傍晚又隨雨重新聚集起來。同“滿山凝未開”的厚重濃濁相比,這種動態的云輕盈靈巧多了。“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兩句互文,描寫火山云遠“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別點出火山云與鐵關、交河戍的關系,從空間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氣勢。

  既有靜態的描摹,又有動態的刻畫;既有時間的縱向變化,又有空間的橫向展開。對火山云的描寫便可告一段落,結尾二句自然歸結到送別上來。第九句“火山”二字輕輕收束前八句,使得對火山云的描寫實際上成了描寫送別的環境背景,路途遙遙,行路艱難,——對行人的關懷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現人,孤云獨馬的意象卻讓人想見軍士塞外相別的獨特場景,以及軍人的驍勇剽悍。

  詩人曾兩次出塞,邊疆的風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礪了他的意志,軍中生活的粗獷豪邁錘煉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臨別不傷,通過歌詠塞外特有的奇麗不凡的景色為對方壯行。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网亚洲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