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4-08-23 17:44:42 林惜 遲子建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 1

  ①蕭紅出生時,呼蘭河水是清的。月亮喜歡把垂下的長發,輕輕浸在河里,洗濯它一路走來惹上的塵埃。于是我們在蕭紅的作品中,看到了呼蘭河上搖曳的月光。那樣的月光即使沉重,也帶著股芬芳之氣。蕭紅在香港辭世時,呼蘭河水仍是清的。

  ②我三月來到香港大學做駐校作家時,北國還是一片蒼茫。看慣了白雪,陡然間滿目綠色,還有點不適應。我用晚飯后漫長的散步,來融入異鄉的春天。

  ③來港后的次日黃昏,我無意中散步到一個小山坡,見到圍欄上懸掛的金字匾額是“圣士提反女子中學”時,心下一驚,難道這就是蕭紅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難道不期然間,我已與她相逢?

  ④我沒有猜錯,蕭紅就在那里。

  ⑤蕭紅1911年出生在呼蘭河畔,舊中國的苦難和她個人情感生活的波折,讓她飽嘗艱辛,一生顛沛流離,可她的筆卻始終飽蘸深情,氣貫長虹。蕭紅留下了兩部傳世之作《生死場》和《呼蘭河傳》,前者由魯迅先生作序,后者則是茅盾先生作序。而《生死場》的原名叫《麥場》,標題亦是胡風先生為其改的。可以說,蕭紅踏上文壇,與這些泰斗級人物的提攜和激賞是分不開的。

  ⑥蕭紅才情的爆發,恰恰是她在香港的時候,那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歲月。《呼蘭河傳》無疑是蕭紅的絕唱,茅盾先生稱它為“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可謂一語中的。她用這部小說,把故園中春時的花朵和蝴蝶,夏時的火燒云和蟲鳴,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飛雪和麻雀,連同那些苦難辛酸而又不乏優美清麗的人間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繡花針,疏朗有致地繡在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后花園”,生機盎然,經久不衰。

  ⑦清明節的那天,香港煙雨蒙蒙。黃昏時分,我啟開一瓶紅酒,提著它去圣士提反女子中學,祭奠蕭紅。

  ⑧圣士提反女校靜悄悄的。我在列堤頓道,隔著欄桿,搜尋園內可以撒酒的樹。校園里的矮株植物,有葉片黃綠相間的蒲葵,有油綠的魚尾葵,還有剛打了骨朵的米子蘭。我把它們輕輕掠過,因為它們顯然年輕,而蕭紅已經去世68年了。最終,我選擇了兩棵大樹,它們看上去年過百歲,而且與欄桿相距半米,適合我撒酒。一株是高大的石榴樹,一棵則是冠蓋入云、枝干遒勁的榕樹。鐵欄桿的縫隙,剛好容我伸進手臂。我舉著紅酒,慢慢將它送進去,默念著蕭紅的名字,一半撒在石榴樹下,另一半撒在樹身如水泥澆筑的大榕樹下。紅酒漸漸流向樹根,滲透到泥土之中。它留下的妖嬈的'暗紅的濕痕,仿佛月亮中桂樹的影子,隱隱約約,迷迷離離。

  ⑨走出城西公園,我踏上了圣士提反女校外的另一條路——柏道。暮色漸深,清明離我們也就越來越遠了。走著走著,我忽然感覺頭頂被什么輕撫了一下,跟著,一樣東西飄落在地。原來從女校花園欄桿頂端自由伸出的扶桑枝條,送下來一朵扶桑花。沒有風,也沒有鳥的蹬踏,但看那朵艷紅的扶桑,正在盛時,沒有理由凋零。我不知道,它為何而落。可是又何必探究一朵花垂落的緣由呢!我拾起那朵柔軟而濃艷的扶桑,帶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夢。

  【練習】

  1.“落紅蕭蕭為哪般”此標題有何精妙之處?(4分)

  2.“我用晚飯后漫長的散步,來融入異鄉的春天。”具體說說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4分)

  3.理解加粗詞語的含義(4分)

  把故園中春時的花朵和蝴蝶,夏時的火燒云和蟲鳴,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飛雪和麻雀,連同那些苦難辛酸而又不乏優美清麗的人間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繡花針,疏朗有致地繡在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后花園”,生機盎然,經久不衰。

  4.“我拾起那朵柔軟而濃艷的扶桑,帶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夢。”作者為何將那朵扶桑花帶回寓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5.蕭紅用自己的生命為中國現代文學打造了一個別樣的“后花園”,那么,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中是否也遇見了你所欣賞的“后花園”呢?請你結合一部作品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4分)

  【參考答案】

  1.隱含了蕭紅的名字(2分);暗指蕭紅一生心酸坎坷(2分);(學生若答到以下兩點各給1分:吸引讀者興趣(1分);渲染了凄楚憂傷的氣氛(1分)。)

  2.承上啟下(2分),承接上文作者對新環境的不適應(1分),開啟下文巧遇蕭紅墓(1分)。

  3.“后花園”既指《呼蘭河傳》中呈現的美麗的鄉間景象(2分),又指蕭紅清新獨特的文風(2分)。

  4.這朵花是蕭紅的象征(2分)。表達了作者對蕭紅緬懷、崇敬、惋惜之情(2分)。

  5.略

  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 2

  ①蕭紅出生時,呼蘭河水是清的。月亮喜歡把垂下的長發,輕輕浸在河里,洗濯它一路走來惹上的塵埃。于是我們在蕭紅的作品中,看到了呼蘭河上搖曳的月光。那樣的月光即使沉重,也帶著股芬芳之氣。蕭紅在香港辭世時,呼蘭河水仍是清的。由于被日軍占領,香港市面上骨灰盒緊缺,端木蕻良不得不去一家古玩店,買了一對素雅的花瓶,替代骨灰盒。這個無奈之舉,在我看來,是冥冥之中蕭紅的暗中訴求。因為蕭紅是一朵盛開了半世的玫瑰,她的靈骨是花泥,回歸花瓶,適得其所。

  ②香港淪陷,為安全計,端木蕻良將蕭紅的骨灰分裝在兩只花瓶中,一只埋在淺水灣,如戴望舒所言,臥聽著“海濤閑話”;另一只埋在戰時臨時醫院,也就是如今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學的一棵樹下,仰看著花開花落。

  ③我三月來到香港大學做駐校作家時,北國還是一片蒼茫。來港后的次日黃昏,我無意中散步到此,見到圍欄上懸掛的金字匾額是“圣士提反女子中學”時,心下一驚,難道這就是蕭紅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難道不期然間,我已與她相逢?

  ④我沒有猜錯,蕭紅就在那里。

  ⑤蕭紅1911年出生在呼蘭河畔,舊中國的苦難和她個人情感生活的波折,讓她飽嘗艱辛,一生顛沛流離,可她的筆卻始終飽蘸深情,氣貫長虹。蕭紅與蕭軍在東北相戀,在西安分手。他們的分手,使蕭紅一度心灰意冷,她遠赴日本療傷。此間,魯迅先生病逝,這使內心灰暗的她,更失卻了一份光明。蕭紅才情的爆發,恰恰是她在香港的時候,那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歲月。《呼蘭河傳》無疑是蕭紅的絕唱,茅盾先生稱它為“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可謂一語中的。她用這部小說,把故園中春時的花朵和蝴蝶,夏時的火燒云和蟲鳴,秋天的月光和寒霜,冬天的飛雪和麻雀,連同那些苦難辛酸而又不乏優美清麗的人間故事,用一根精巧的繡花針,疏朗有致地繡在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后花園”,生機盎然,經久不衰。

  ⑥蕭紅在淺水灣的墓,已經遷移到廣州銀河公墓,而她在呼蘭河畔的墓,埋的不過是端木蕻良珍存下來的她的一縷青絲而已。一個人的青絲,若附著在人體之上,歲月的霜雪和枯竭的心血,會將它逐漸染白;而脫離了人體的青絲,不管經歷怎樣的凄風苦雨,依然會像嬰孩的眼睛一樣,烏黑閃亮。

  ⑦圣士提反,是首位為基督教殉難的教徒,他是被異教徒用石塊砸死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女校,有一股說不出的悲壯,更有一股說不出的圣潔。其實蕭紅也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只不過她信奉的教是文學,并且也是為它而殉難。她在文學史上的光華,與圣士提反在基督教歷史上的光華一樣,永遠不會泯滅。

  ⑧清明節的那天,香港煙雨蒙蒙。黃昏時分,我啟開一瓶紅酒,提著它去圣士提反女子中學,祭奠蕭紅。蕭紅是黑龍江人,那里的嚴寒和長夜,使她跟當地人一樣,喜歡飲酒吸煙。我多想撒一瓶呼蘭河畔生產的白酒給她呀,可是遍尋附近的超市,沒有買到故鄉的酒。我只能以我偏愛的紅酒來代替了。

  ⑨復活節連著清明,香港的市民都在休長假,圣士提反女校靜悄悄的。我在列堤頓道,隔著欄桿,搜尋園內可以撒酒的樹。最終,我選擇了兩棵大樹,它們看上去年過百歲,而且與欄桿相距半米,適合我撒酒。一株是高大的石榴樹,一棵則是冠蓋入云、枝干遒勁的榕樹。鐵欄桿的縫隙,剛好容我伸進手臂。我舉著紅酒,慢慢將它送進去,默念著蕭紅的名字,一半撒在石榴樹下,另一半撒在樹身如水泥澆筑的大榕樹下。紅酒漸漸流向樹根,滲透到泥土之中。它留下的妖嬈的暗紅的濕痕,仿佛月亮中桂樹的影子,隱隱約約,迷迷離離。

  ⑩撒完紅酒,我來到圣士提反女校旁的城西公園。一雙黑色的有金黃斑點的蝴蝶,在棕櫚樹間相互追逐,它們看上去是那么的快樂;而六角亭下的石凳上,坐著一個膚色黝黑的女孩,她舉著小鏡子,靜靜地涂著口紅。也許,她正要趕赴一場重要的約會。如今的香港,再不像蕭紅所在之時那般的疏朗了。而圣士提反女校周圍,亦被幢幢高樓擠壓著。蕭紅安息之處,也就成了繁華喧鬧都市中深藏的一塊碧玉。不過,這里還是有她喜歡的蝴蝶,有花朵,有不知名的鳥兒來夜夜歌唱。作為黑龍江人,我們一直熱切盼望著能把蕭紅在廣州的墓,遷回故鄉,可是如今的呼蘭河幾近干涸,再無清澈可言,你看不到水面的好月光,更看不到放河燈的情景了。我想蕭紅一生歷經風寒,她的靈骨能留在溫暖之地,落地生根,于花城看花,在香港與涂紅唇的少女為鄰,也是幸事。更何況,蕭紅臨終有言,她最想埋葬在魯迅先生的身旁。

  走出城西公園,我踏上了圣士提反女校外的另一條路——柏道。暮色漸深,清明離我們也就越來越遠了。走著走著,我忽然感覺頭頂被什么輕撫了一下,跟著,一樣東西飄落在地。原來從女校花園欄桿頂端自由伸出的扶桑枝條,送下來一朵扶桑花。沒有風,也沒有鳥的蹬踏,但看那朵艷紅的扶桑,正在盛時,沒有理由凋零。我不知道,它為何而落。可是又何必探究一朵花垂落的緣由呢!我拾起那朵柔軟而濃艷的`扶桑,帶回寓所,放在枕畔,和它一起做星星夢。

  練習題

  小題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兩項都選對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給2分,有選錯的給0分)(4分)()()

  A.文章第①段兩次提到呼蘭河水的情澈,第⑩段又提到呼蘭河的干涸,這樣寫強調了歲月的變遷,也表達了蕭紅作品的永久價直和靈骨不能回歸故里的些許造憾。

  B.“而脫離了人體的青絲,不管經歷怎樣的風苦雨,依然會像嬰孩的眼睛一樣,烏黑閃亮。”這句祜飽含了作者對蕭紅英年早逝的惋惜和童心未泯的形象的追憶。

  C.第⑩段花了較大篇幅寫蕭紅安息之地以及周圍的環境,是為了突出這塊地方鬧中取靜、環境清圭的特占,也符合蕭紅的臨終遺愿。

  D.第段寫作者在離開圣士提反女校的路上看見一朵扶柔花莫名凋落的細節,看似筆,卻體現了作的匠心:以花喻人,再次表達了懷念之情,并使結尾意蘊深長。

  E.這篇散文語言典雅清麗,對蕭紅的文學成就作了詩意的描述,對蕭紅的凄婉一生在回憶中作了細膩的描繪,流露出作者對已故東北作家獨特的敬重和欣賞。

  小題2:文章開頭兩段分別從蕭紅骨灰盒的選擇和骨灰的去處寫起,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結合原文作簡要分析。(4分)

  小題3:作者以“落紅蕭蕭為哪般”為文章標題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小題4:請結合蕭紅的創作成就和自己平時的閱讀經驗,談談你對“文學創作與生活的關系”的理解。(8分)

  答案

  小題1:AD

  小題2:(4分) 第①段寫蕭紅的骨灰盒是兩只素雅的花瓶,是為了說明她是“盛開了半世的玫瑰”,為后文贊美蕭紅的才華,肯定她在現代文學史上杰出成就作鋪墊;(2分)

  第②段寫蕭紅骨灰盒的去處是后文寫作者與“圣士提反女校”不期而遇以及清明節的灑酒祭奠等內容作鋪墊。(2分)

  小題3:(4分) ①表現作者對蕭紅執著于文學的精神的贊美以及對她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的肯定;(扣“紅”字)

  ②表現作者對蕭紅悲苦一生的同情,以及對她英年早逝的惋惜;(扣“落”字)

  ③表現作者對蕭紅的喜愛和深沉的懷念;(扣“為哪般”)

  ④標題以花喻人,一語雙關,暗示了蕭紅的生前死后和作者對她的認識、評價。(扣手法)(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

  小題4:(8分) 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分)

  ①生活的苦造就了文學的美:蕭紅一生顛沛流離,歷經風寒,但慘淡的現實沒有沖淡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她的筆下,呼蘭河水是那樣的清澈,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都是那樣的美好而富有詩意。

  ②文學是生活的沉淀:蕭紅顛沛流離時期作品并不多,才情的爆發,恰恰是她在香港的時候,那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歲月,她用晚霞回光般的激情完成了早年生活的絕唱《呼蘭河傳》。

  ③苦難是文學的催化劑:“文章憎命達”,杜甫一生飽經流離之苦卻有了不朽的詩篇,司馬遷受宮刑,卻創作了“無韻之離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結合蕭紅的創作成就3分,自己的閱讀經驗3分)

【遲子建《落紅蕭蕭為哪般》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遲子建《寒冷也是一種溫暖》練習及答案12-08

遲子建《阿來的如花世界》散文閱讀練習及答案03-24

遲子建《母親的文化》閱讀答案05-27

遲子建《與周瑜相遇》閱讀及答案05-25

《遲子建》語錄11-10

遲子建散文06-17

《遲子建 最蒼涼的海岸》閱讀答案03-27

遲子建名言03-24

遲子建經典散文03-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最新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美洲熟女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