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簡介

時間:2024-08-11 03:13:07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春江花月夜》簡介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吧!

  《春江花月夜》

  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 平聲庚韻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 仄聲霰韻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平聲真韻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 仄聲紙韻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 平聲尤韻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 平聲灰韻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 平聲文韻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 平聲麻韻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 仄聲遇韻

  不難發現,張若虛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手法很是工整,每句七個字,每四句一換韻,且首句入韻,因此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像是九首七絕連環相嵌而一氣呵成。更精彩的是,這首詩的換韻,是隨著意境的轉變而轉變的,做到了聲情與文情的和諧統一。

  我在這里劃分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景,中間有一個轉折。景色由江月至林甸,由遠及近,由“春江潮水連海平”的開闊磅礴,至“汀上白沙看不見”的朦朧,氣勢由開轉合,是收束的過程,因此這里的韻腳,由積極明亮的平聲轉至低沉的仄聲,與意象融為一體。至此,春江、花、月幾個意象已經鋪陳完畢,自然而然地轉入下一重意境。

  第二部分開篇繼續平聲入韻,并通過江月引出新的意象,那就是江畔的人。春江花月夜雖然是宮體詩,但并沒有像一般的宮體詩流于“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的尷尬境地,而是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思考,將人(生命)與月(時間)進行了對比。這樣的對比是帶有幾分蒼涼的,因此再度由平轉仄,收束情感。而更難得的是,很多詩人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會感于人生苦短,在字句中流露出非常悲涼的格調,但張若虛沒有,他這里反而以平靜的口吻道出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引用聞一多的評價來說,就是“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

  接下來的一部分是大篇幅的抒情,韻腳再度轉為平聲。這是根據“不知江月待何人”所進行的鋪展,有扁舟,有樓臺,有離人,有明月,通過幾組意象描寫了人生中的離愁別緒,而月這個意象穿梭其中,每四句中都會出現一次,呼應之前的對比。此處張若虛所用的技巧有如國畫中的散點透視,咫尺千里。

  到下一部分,則接近整首詩篇的結尾,這里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繼續寫游子在外落寞心情的同時,更交代至此已是“江潭落月復西斜”,與開篇的“海上明月共潮生”發生對比。而春、江、花、月、夜等意象在此全部出現,呼應開篇與主題,將全詩推向高潮。

  到了最后四句,更是三處用月,讓人想到了那首同樣重復運用黃鶴意象的《黃鶴樓》。“斜月沉沉藏海霧”,本已西垂的月色這里更加黯淡。在外漂泊的浪子,有誰能借著這樣的月色回家與相愛之人團圓?誰也不知道,不過至少刻骨的相思之情,在這樣的月色下會更加明了。以平韻開篇,以仄韻收尾,以景開篇,以情收尾,以對景色的贊美開篇,以對生命的思考收尾,一詠三嘆,百轉千回,至此結束。

  總結來說,那就是這首詩有文字美,有畫面美,有音樂美,有結構美(或者說建筑美),且皆有不俗。而且它不是在簡單地贊美風景或抒寫離愁,它有著寥廓深沉的境界。也難怪聞一多贊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了。

【《春江花月夜》簡介】相關文章:

春江花月夜歌曲簡介05-13

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簡介03-26

《春江花月夜》原文內容簡介及賞析08-01

杜甫的簡介08-07

《詩經》的簡介06-13

杜甫的簡介06-10

朱自清簡介06-07

冰心簡介06-28

離騷簡介08-18

邊城的簡介06-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中文字幕亚亚洲码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