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新唱之《登鸛雀樓》
引導(dǎo)語:“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中的這兩句詩在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yáng)向上。王古詩新唱可以讓小朋友們以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更加熟練的記住這首詩,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古詩新唱之《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唐)王之渙作詞:王之渙
作曲:閻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盡 ,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黃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窮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層 樓 。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濟(jì))西南的黃河邊上。
2.盡:落下。
3.欲:想。
4.窮:盡。
5.更:再。
【今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fēng)景,請?jiān)俚巧弦粚痈邩恰?/p>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那是一個日落的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漸漸西沉;而黃河自遠(yuǎn)方奔騰而來,又滾滾地向大海奔去。詩的前兩句一寫天空,一寫河流,有靜有動,從大處寫起,筆筆入神,真是景象壯闊,氣勢不凡。詩寫到這里,雖只兩句,似乎筆力已盡。誰想作者卻又翻空出奇,把讀者帶入更高的境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并不滿足于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yuǎn)的景色,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jìn)取的精神。
【知識延伸】
《登鸛雀樓》的作者是不是王之渙?
我們今天欣賞的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明確地說明它的作者是王之渙。然而其實(shí)這個作者王之渙,是很有問題的一個事情。
《國秀集》中收錄了這首詩,但是和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本子有兩點(diǎn)不同:第一,它的末句不是 “更上一層樓”,而是“更上一重樓”,“一層”和“一重”是一個區(qū)別。第二,它的作者不是王之渙,是朱斌。即是說唐玄宗天寶三年大學(xué)士芮挺章編《國秀集》的時候,明確地記載它的作者是朱斌,那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它的作者是朱斌還是王之渙。
而芮挺章編的《國秀集》是唐人編的唐詩集,也就是當(dāng)代人編的當(dāng)代詩歌集,所以按照一般的常理來說,可靠性比較強(qiáng)。之后宋人做了大量的唐詩整理工作,這里我們舉兩條文獻(xiàn)來談一下。一是宋代一個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司馬光,他寫有一部書叫《溫公續(xù)詩話》。其中記錄了“白日依山盡”這首詩,而且說明了它的作者是王之美,這出現(xiàn)了第三個作者。
第二個我們需要知道的文獻(xiàn),是宋代一個著名的文人科學(xué)家沈括所寫的《夢溪筆談》。他在《夢溪筆談》中,他提到了這首詩,還說這首詩的作者叫王文渙。王文渙跟王之渙就有點(diǎn)意思了,我估計(jì)大概用毛筆去寫“文”和“之”的時候,可能由于寫作和傳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點(diǎn)錯誤,王文渙和王之渙還比較接近。
另外,宋人又一個出問題的地方,是在宋太宗時期編的三大書中:第一部是《文苑英華》,第二部就是《太平廣記》,還有第三部書是《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和《太平御覽》和這篇作品無觀。和這篇作品有關(guān)的是《文苑英華》,在《文苑英華》記錄這首詩的時候,明確地記錄“白日依山盡”這首詩的作者是王之渙。可見,把這首詩的作者定為王之渙的始作俑者是宋人編的《文苑英華》。
《國秀集》的編纂是天寶三年,到《文苑英華》的編纂年限中間相差了四百多年。對于我們來說,是相信當(dāng)代的唐人,還是相信四百六十年后的宋人?毫無疑問,我們應(yīng)當(dāng)相信《國秀集》的唐人。
而造成我們今天認(rèn)為《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渙的影響最大的是清人。清人沈德潛編的《唐詩別裁集》定這個“白日依山盡”這首詩是王之渙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
另一個是流傳更廣的一個清人名為孫洙所編的一部《唐詩三百首》,它里面把《登鸛雀樓》的作者也定為王之渙。由于有《唐詩別裁集》,又有《唐詩三百首》都說是唐代的王之渙,所以這首詩就名正言順地歸入了王之渙的名下了。
現(xiàn)在我們可以比較負(fù)責(zé)任地說,《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這首名作不是王之渙的,它的作者應(yīng)當(dāng)是朱斌。可惜朱斌在那個時代去世太早,尚沒有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hù)法,朱斌沒有辦法保護(hù)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他的作品被王之渙冒名頂替了許多年,它成就了王之渙卻毀掉了朱斌。
到今天,我們應(yīng)當(dāng)為朱斌正名,這樣王之渙仍然不失為一個偉大的邊塞詩人,同時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給朱斌一席之地。
不過,估計(jì)王之渙也挺冤屈的,并不是人家想要盜竊別人的知識成果哎╮(╯▽╰)╭。
【古詩新唱之《登鸛雀樓》】相關(guān)文章:
古詩新唱之《俠客行》 溫庭筠07-08
溫庭筠 古詩新唱之《俠客行》11-30
古詩《登鸛雀樓》08-12
古詩登鸛雀樓11-16
登鸛雀樓古詩09-05
《登鸛雀樓》古詩10-30
古詩登鸛雀樓10-01
登鸛雀樓的古詩08-21
古詩:《登鸛雀樓》09-19
《登鸛雀樓》之鸛雀樓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