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的詞牌格律

時間:2024-05-17 18:14:49 藹媚 蝶戀花 我要投稿

蝶戀花的詞牌格律

  蝶戀花,詞牌名。 原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下面我們來看看蝶戀花的詞牌格律,歡迎閱讀。

  詞牌簡介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于宋。雙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柳永、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歷代經久不衰的絕唱。

  詞牌格律

  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其規范格律如下:

  正體,上下闋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 。蝶戀花是詞牌名,很多人填過,其中寫愛情較出名的有柳永和歐陽修的,蘇軾的那首也比較有名了。

  詞牌沿革

  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樂章集》注“小石調”,趙令畤詞注“商調”,《太平樂府》注“雙調”。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

  關于“蝶戀花”調的來源,學者說法不一。明代楊慎在《詞品》卷一“詞名多取詩句”條中指出:“‘蝶戀花’則取梁元帝‘翻階蛺蝶戀花情’。”此說有誤,此詩見于梁簡文帝蕭綱《東飛伯勞歌》其一:“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襲楊慎的觀點,在《填詞名解》卷二中認為:“梁簡文帝樂府有‘翻階蛺蝶戀花情’故名。”今人李璉生在《中國歷代詞分調評注<蝶戀花>》一書中,從詞調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觀點,認為:“‘蝶戀花’雖與梁簡文帝詩句有關,可能這是出于明人的附會,因它絕不可能是六朝時所創制的曲。此調本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時期,屬于新的燕樂曲。”“蝶戀花”之名采于前人詩句,原以“鵲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關于改“鵲踏枝”為“蝶戀花”的作家及作品,歷來爭議頗多。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南唐李煜的《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易名為“蝶戀花”。王易《詞曲史》認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變為仄韻,雙疊。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為四五句。”另一派認為北宋晏殊易名。張夢機《詞律探源》一書中說:“自北宋晏殊詞,始改調名為“蝶戀花”,詞家遂不復知有鵲踏枝之本意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是第一首易“鵲踏枝”為“蝶戀花”的詞作。

  關于“蝶戀花”的調體,各家自有說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欽定詞譜》將“蝶戀花”列三體;清人萬樹《詞律》列“蝶戀花”為平仄互葉體;龍榆生《唐宋詞格律》列“蝶戀花”為仄韻格,注明:“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李璉生在《中國歷代詞分調評注<蝶戀花>》一書中沿襲龍榆生在《唐宋詞格律》中的分法,將其細化為三種格律。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一作晏殊詞)。宋元人俱如此填。馮延巳詞別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園瑤草短”,“霜”字平聲,“小”字仄聲。第二、三句“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瘦”字仄聲,“惆”字平聲。第四句“舊恨新愁都不管”,“舊”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五句“卷簾雙鵲驚飛去”,“卷”字仄聲,“雙”字平聲。后段起句“心若垂楊千萬縷”,“心”字平聲。又一首“淚眼倚樓頻獨語”,“倚”字仄聲。第二句“水闊花飛”,“水”字仄聲。第三句又一首“齊奏云和曲”,“齊”字平聲。第四句“忽憶當年歌舞伴”,“忽”字仄聲,“當”字平聲。結句“晚來雙臉啼痕滿”,“晚”字仄聲,“雙”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詞前段起句“秋日樓臺在空際”,“在”字微拗。李石詞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濃如酒”,平仄全異。宋元人無如此填者,恐匯參作圖,其體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審之。

  變體一,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宋沈會宗《蝶戀花·漸近朱門香夾道》為代表。此詞與《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換頭句平仄異。《樂府雅詞》名“轉調蝶戀花”。轉調者,移宮換羽,轉入別調也,字句雖同,音律自異,故另分列。按沈詞別首“溪上清明”詞及杜安世“整頓云鬟”詞、“池上新秋”詞,賀鑄“桃葉園林”詞、“排辦張燈”詞,張元干“祥景飛光”詞及魏氏“記得來時”詞,俱與此同,可以參校。沈詞別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過雨”,“溪”字平聲。第二、三句“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春”字平聲,“葉”字仄聲。第四句“輕暖時聞燕雙語”,“輕”字平聲。第五句“等閑飛入誰家去”,“等”字仄聲,“飛”字平聲。杜詞后段起句“新翻歸翅云間燕”,“新”字、“歸”字俱平聲。第二句“金縷衣寬”,“金”字平聲。賀詞第四句“離索年多故人少”,“離”字平聲。魏詞“淚濕海棠花枝處”,“海”字仄聲,“花”字平聲。沈詞別首第五句“綠楊風里黃昏鼓”,“綠”字仄聲,“風”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杜安世“別浦遲留”詞與“任在蘆花”詞,兩結句亦拗體者,又與此微異,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錄。

  變體二,雙調,六十字,前段五句兩葉韻、兩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以宋石孝友《蝶戀花·別來相思無限期》為代表。此亦與《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同,惟前段平仄韻互葉異。按此詞“期”字、“伊”字在平聲四支部,余皆上聲四寘部、去聲四紙部中字也,即古韻所謂本部三聲葉者。宋詞間用古韻,與《中原音韻》純乎北音者不同。

  作品集

  《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

  蘇軾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蘇軾

  蝶懶鶯慵(yong)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云鬢鬅松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亸,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

  落日多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

  路盡河回千轉柁,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

  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蝶戀花·密州上元

  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的詞牌格律】相關文章: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牌格律01-30

《蝶戀花》詞牌知識故事以及賞析04-26

沁園春詞牌03-21

關于詩詞格律簡析02-27

沁園春的詞調簡介與詞調格律03-14

蘇軾《水調歌頭》詞牌名對照09-23

詞牌名《水調歌頭》10首10-17

柳永的《蝶戀花》11-23

《蝶戀花·春景》03-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亚洲国产视频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