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6-16 19:06:57 櫻櫻 蝶戀花 我要投稿

《蝶戀花》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所作,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奏,曲折深婉地表現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蝶戀花》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閱讀。

  《蝶戀花》作品介紹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所作,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奏,曲折深婉地表現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境界迷離惝恍,啟人遐想,曲終而味永,正是這首詞的妙處。

  《蝶戀花》原文

  蝶戀花

  越女①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②,暗露雙金釧③。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④。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⑤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蝶戀花》注釋

  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②輕羅:質地輕軟而薄的絲織品。

  ③釧(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④鸂鶒(xīchì):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

  ⑤棹:船槳。歸棹:歸船。

  《蝶戀花》原文翻譯

  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勾勒出她綽約的豐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嬌顏倒映在水上,與蓮花爭妍,她的纖手摘取了香藕,卻不防藕"絲"縷縷,撩起了她的綿綿情思……轉眼天晚,風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卻只見一派晚煙輕浮,不見了同來的伙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蓮女,寫的是她的相思離愁。或為作者觀有所感。時作者歐陽修景祐元年(1034)任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言事,得罪宰相被貶,被降知夷陵縣。

  《蝶戀花》賞析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奏,曲折深婉地表現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起首三句即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麗的荷塘里,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

  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樂考》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暗露雙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仙》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陳師道《菩薩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但它們都離開了荷塘的特定環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不高。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在感情。“芳心只共絲爭亂”一句,便是表現人物的內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絲”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煙輕”,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根據“隱隱歌聲歸棹遠 ”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沒有找到。

  名家點評

  譚獻云:“‘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句,言小人常態。‘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句,言君子道消。”(《徐珂歷代詞選集評》)

  沈際飛云:“美人是花真身。”又云:“如絲爭亂,吾恐為蕩、婦矣。”(《草堂詩余續集》)

  《蝶戀花》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附:《蝶戀花·畫閣歸來春又晚》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詞。這是首傷春詞。上片寫女主人公從畫閣歸來所見的晚春之景,清麗和淡,把傷春之人與殘春之景融為一體。下片寫女子的愁怨,殘春之景引起她對往昔的回憶,但“風月無情”,美好已逝,回憶只能使人腸斷難言。此詞由景入情,景情渾融,情感哀婉深切,把一位孤獨寂寞、多情善感的女子描繪得真切動人。全詞情調低沉,作者用語雖然清麗,勾勒出的卻仍是一個心情灰暗無緒的落拓形象。

  蝶戀花①

  畫閣歸來春又晚②。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③。細雨滿天風滿院④,愁眉斂盡無人見⑤。

  獨倚闌干心緒亂⑥。芳草芊綿⑦,尚憶江南岸。風月無情人暗換⑧,舊游如夢空腸斷⑨

  詞句注釋

  ①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

  ②畫閣:華美的樓閣。

  ③桃花淺:是說春晚桃花開殘,樹上的花朵顯得稀薄了。

  ④細雨:小雨。

  ⑤愁眉:發愁時皺著的眉頭。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貧賤日,隨分開愁眉。”斂盡:收拾、整理干凈。

  ⑥心緒: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綿:草木茂密繁盛。劉禹錫《省試風光草際浮》:“乍疑芊綿里,稍動豐茸際。”

  ⑧暗換:不知不覺地更換。

  ⑨舊游:昔日的游覽。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年代不詳。詞人早年參加“慶歷新政”,但不久革新失敗,革新派慘遭打擊,流落東西,詞人屢受貶謫,自謂“十年困風波,九死出檻阱”。晚年雖奉詔回京,恢復館閣之職,但新政失敗給他留下的精神創傷,是難以愈合的。這首詞從首句“畫閣歸來春又晚”推測,大約作于回京不久。

【《蝶戀花》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蝶戀花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柳永《蝶戀花》注釋翻譯及賞析04-17

蝶戀花原文、注釋及賞析11篇10-18

蝶戀花原文、注釋及賞析(11篇)10-19

蘇軾《蝶戀花》全文賞析注釋翻譯12-27

蝶戀花蘇軾全文賞析及注釋翻譯09-20

蝶戀花·京口得鄉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蘇軾《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4-14

《蝶戀花·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1-22

【熱】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2-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