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短歌行》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短歌行》讀后感1
《短歌行》是三國著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里面曹操是一代奸雄,而在那個年代里,有人在茍且偷生,有人在稱王稱霸。曹操不滿足做一位平庸的漢朝官員,他刺殺董卓,一時天下聞名,但是他的家人都被殺了,后來經歷了許多的磨難。后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最后三分天下,成為一代霸主。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內有宦官專權,董卓亂政,外有黃巾起義。大漢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百姓的苦難日益加重。天下諸侯紛紛自立為王。曹操心存大志,想代漢帝而自立,但是卻沒有達到對應的實力,曹操有招攬天下英才的意愿,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所用。于是寫下了這首《短歌行》,這首詩非常豪放,曹操希望與天下的英雄把酒言歡,共創大業。
這首詩里面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要想周公當年為了召見英雄,日夜辛勞,遇見有賢士來共商大計,把正要吃的飯都吐了出來。曹操也想要效仿周公那樣的人,讓天下有才之人都歸順自己。
曹操在歷史上的名聲雖然不太好,但是曹操的.詩句卻千古流傳。曹操是一個豪放的人,做事不喜歡拐彎抹角。讀了這首詩我深深佩服曹操的文學水平。在歷史上曹操也確實按照他說的做法,任用英才,成就了一番事業。以后我還要繼續閱讀曹操的詩。我們要做一個對朋友真誠的人,善待朋友。
《短歌行》讀后感2
《短歌行》突出地反映了曹操渾沉博大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地抒情達意的嫻熟技巧。
余哥又一次的讀了一遍孟德的《短歌行》;可能是“神經搭錯線”也可能是AM:7:00還沒休息的緣故。突然想到或悟到一些東西(反正不是很清醒TWO日未休息了)故此記下:
曹操究竟是忠還是奸?是老正還是老邪?何謂正見?何謂邪見?其實并無一個確實的答案,不過無論眾生所執著的是正見還是邪見,過分自信、自我中心、堅持己見、不肯退讓、都可以說是“我執”的表現。人世間所執著的事,實在有如恒河沙數,我執的出現是由于人和人之間產生了分別之心,就是有你和我的分別;你是你,我是我,我自然就會跟你比較,還有執著的就會跟別人比較,不甘認輸。
無論是怕輸還是怕贏過對方,都會讓人精神緊張。這樣自身的快樂就會操縱在人家手里,如果人到了一個連自己的感受都毫無自主可言的'地步,他的喜怒哀樂就只會任由不斷變遷的外在環境所主宰。因而感到無比的痛苦。當人不愿意接受一些既定的事實和結果,就很可能會被虛妄無體的客塵所染。以致被世俗的七情六欲所影響,最終只會令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人除了我執,還會執著于我所,就是自身所擁有的人事物,執著于我所,令人無法接受自己所厭惡的人事物。就會被憎恨之心蒙蔽理智,變得愚癡,因而落入魔障!
【《短歌行》讀后感】相關文章:
短歌行古詩06-28
曹操 《短歌行》10-11
《短歌行》 賞析05-29
李白的《短歌行》08-17
《短歌行》拼音08-18
白居易《短歌行》06-19
短歌行(曹操)07-31
《短歌行》曹操08-07
《短歌行》鑒賞06-22
短歌行 賞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