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其三》教材理解

時間:2024-10-29 06:20:05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絕句四首(其三)》教材理解

  杜甫的《絕句四首(其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以下簡稱《絕句》)是婦孺皆知的名篇,幾乎人人成誦,而如何解讀其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兩句,筆者認為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杜甫《絕句四首(其三)》教材理解

  這首小詩在各種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因此也在各種版本的教師教學用書中得到解釋。權威的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和《教案》的解釋是這樣的:透過窗子可以看到西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著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綜合起來,編者還進行了如下的延伸:“萬里船”從空間上講,“千秋雪”從時間上說,詩人身居草室,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前兩句,黃鸝近景,白鷺遠景;后兩句,雪遠景,船近景。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詩中的畫境是前后銜接的,即便是跳動的鏡頭也總有其內在的聯系,不可能近、遠、遠、近的跳來跳去。

  讓我們把第三、四句聯系起來分析一下吧。第三句說從窗里看到西山上的積雪,一個“含”字,顯示了透視的眼光,即,作者主要是看窗,連同四方形的窗口一起看到西嶺的雪峰。也就是說,作者是把西嶺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個平面上來欣賞,這“窗”如同油畫的框,而“西嶺千秋雪”則是框中的畫,“千秋雪”無非是說山很高,高得積雪終年不化。這么高的山可以像油畫一樣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見“西嶺”之遠。

  那么第四句就容易理解了。詩人欣賞過以窗為框的西嶺雪景之后,把眼光投向門外,又看到了奇觀:透過院門口,看到遼遠的水面上漂著東去的航船,那船因為太遠了,以致讓你感覺不出它在動,只像停泊在那里一樣。停泊在哪里呢?就停泊在院門的門框中間。這也是一種透視的眼光,即,作者把“萬里船”和院門口放在一個平面上來欣賞,以門口為畫框,則“萬里船”停泊其中,成為框中的畫。

  這樣看來,杜甫這首詩所寫的景并不是“近、遠、遠、近”,而是“近、遠、更遠、極遠”。那為什么說“東吳萬里船”比“西嶺千秋雪”更遠呢?因為山高、水平,大凡觀山覺得近,觀水覺得遠。我們站在景山上看西山,覺得很近,其實遠在幾十、上百里之外;而站在長江大橋上望江面,覺得遠無盡頭,其實并沒有那么遙遠。

  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只不過是在那里寫景,就像畫家隨便畫一張練筆的小幅水彩一樣,實在看不出什么微言大義。詩的精彩之處在于,詩人通過透視的原理來處理景物的遠近,從而顯出逼真的畫境。當然,給小學生講課,沒必要講什么透視,但也沒必要講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對和平的向往之類的微言大義,只要把整幅畫面的意境給學生講準確、講清楚就是了。

【杜甫《絕句其三》教材理解】相關文章:

《杜甫絕句其三》注釋、翻譯、賞析11-03

杜甫詩詞《絕句四首》(其三)的詩意賞析06-09

杜甫《絕句》06-21

絕句杜甫09-21

杜甫《絕句》04-02

絕句杜甫精選05-31

杜甫的絕句07-22

《絕句四首·其三》杜甫古詩原文翻譯及鑒賞05-04

《絕句四首·其三》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6-26

杜甫《絕句》的賞析11-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tⅴ | 亚洲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er99精品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