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作文集錦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聯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聯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除夕,也是貼春聯的時候,瞧,家家戶戶都忙著呢!
“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弄的各個地方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人們實在生活不下去了。這時有個身穿紅衣,手拿紅紙的人,他大搖大擺的走到夕身邊,可夕并不傷害他,并且十分害怕他。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放鞭炮,來驅獸夕,求一年的安寧。這樣一來慢慢的大年三十這天就被稱為了除夕。”我在客廳轉來轉去,繪聲繪色地講著故事給家人聽。“閨女,快來幫我貼春聯。”我剛剛講完故事,爸爸站了起來說。“好咧!”我爽快的'答應了。
我們先撕去舊春聯,然后分工,我遞透明膠,爸爸踏著凳子貼。我在底下忙的團團轉,一會兒遞上點膠,一會又遞上去剪刀一會又遞下來,一會又要下聯……忙的不亦樂乎,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和爸爸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會兒上聯下聯、橫批都貼上了,還有中間的福,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朗讀道:“雪伴梅香迎新春,風送鶯歌辭舊歲,辭舊迎春。”“哈哈哈哈……”爸爸的笑聲在我耳邊回蕩,我疑惑的看著爸爸,不知所措。爸爸回過神來,一本正經地講道:““春聯又名門對,它以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讀、貼春聯時應先讀、貼上聯,也就是右側,再讀、貼下聯,也就是左側,最后讀、貼橫批,橫批應貼在中間正上方。那這幅春聯應該這樣讀。”“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迎春”我搶答道。”“嗯,一點不錯。”爸爸贊揚道,我開心地笑了。
今年真是收獲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春聯,還有它的意義,還學會了春聯的讀法和貼法,又知道了春聯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我的知識又豐富了。
春聯作文 篇2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掃除、吃團圓飯、守歲、拜年……而今天我想跟大家說說貼春聯。每年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己餓新春聯貼在門上,既代表美好的寓意,又顯得喜慶。我們都會吟“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你們知道最早的春聯是什么嗎?我記得應該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真是對仗工整,愿望美好啊!
這次我也參加了我們全家的貼春聯活動。首先,我們來貼大門。辭舊迎新,我們先把去年貼的春聯撕掉,然后貼上新的。我是打下手的,給爸爸搬來了椅子,準備好剪刀和膠帶,然后指揮到“往左邊一點……不對,再高一點……好啦,這下都對齊”,看著爸爸新貼的“迎新春吉祥如意,賀佳節富貴平安”,我覺得滿意極了。然后,我們又去貼后門。后門的對聯是我從南京帶回老家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不是專門說給我們小學生聽的?
其實,我覺得貼“福”反而比貼春聯更有意思。在我們老家,貼正福和倒福也是有講究的。在大門口的時候,我準備貼一個倒福,被把爸爸打住,說:“大門口可不能把福貼倒了,必須貼正福。”于是,我按照爸爸的方法貼好了。到后門,我正準備再貼一個正福德時候,奶奶又說:“貼倒的好,福到了嗎?”這可把我弄暈了,一會兒正,一會兒倒,究竟是為什么啊?我現在還是沒有弄明白。
除夕,我們這兒還要祭拜祖先,就和《尋夢環游記》里的.一樣,但是我們燒的是紙錢和元寶;之后,我們會把做好的飯菜端到祭祀臺,到門口叫逝去的親人回家吃飯。我們還要一拜、二拜、三拜,心里還可以默默地對他們說說話,許許愿,請他們保佑我們。
這就是我們靖江部分春節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的呢?哦,對了,我還有一件事沒有說,就是“春節快樂”!
春聯作文 篇3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新年老人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家家戶戶伴隨著歡笑聲與朝陽,我們家也忙得不可開交。下午,媽媽和爸爸買回了春聯,很莊重地取來剪刀、雙面膠等物品。我馬上拿起春聯,興致勃勃地大顯身手去了。
我展開對聯并在其背面貼上一層雙面膠,再將雙面膠上的那層紙輕輕地掀起。我來了個除舊迎新,把舊的春聯用手撕下來,可那舊的.春聯就像個淘氣的孩子,跟我對著干,緊緊地貼住墻,就是撕不下來。要不就用水攻呢?這個主意不錯,我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于是,我提來了一桶水,用抹布把舊的春聯抹濕,再用刷子將它弄下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問題出現了,究竟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呢?該貼哪邊呢?我拿著春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知該如何下手為妙。直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一一完好地粘貼到門邊的墻上為止。我們就這么忙了一下午,這會兒總算大功告成。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鄰居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忍不住輕輕念了出來,下聯是:“龍啟吉祥云蒸霞蔚。”上聯是:“花開富貴人壽年豐。”橫批是:“龍騰瑞氣。”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寫的那首詩-——《元日》,這雖是常見的春聯,但表達不都正是“興旺”嗎?
家家各有各的韻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們家的春聯獨一無二。這一天不禁讓我知道貼春聯時要莊重,也讓我知道了春聯雖不代表什么意義,但它卻是一種人對愿望的美好寄托。
熱鬧的除夕夜,焰火映紅了人們的張張笑臉,它帶著幸福,帶著歡樂,帶著吉祥,向新的一年邁進,它展現著我們的祖國將會更繁榮富強!
春聯作文 篇4
過大年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全家與親戚們一同會老家,除了與奶奶嘮嘮家常,最主要是幫奶奶貼春聯。
奶奶家共有11個門,由于門太多,奶奶老了,經不住貼春聯上上下下爬高,所以我們都來幫奶奶貼春聯。我們決定采用效率高,又簡單的“分工合作法”來貼;我們分為:爸爸負責把需要貼春聯的墻壁打掃干凈;媽媽與二娘把寫好的春聯剪裁一下;我與璐璐負責把裁好的春聯送給貼春聯的大伯與二伯,再把地上被爸爸撕下來的舊春聯掃干凈;由大哥與二哥往墻上刷漿糊;二奶奶呢!她老人家也就樂呵呵的給我們大家煮羊肉湯了。
分工完畢,大家立刻忙碌起來,刷漿糊的刷漿糊,貼春聯的貼春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熱鬧非凡。只見刷漿糊的二哥個子高,是一位一米八的帥小伙,一抬手就可以刷了,輕松的很,而大哥就不一樣了,有的時候還得踩板凳,但也忙得不亦樂乎,高興著呢;我與璐璐更是連蹦帶跳的,送春聯比媽媽與二娘裁得還快,像兩頭活潑的`小鹿被放回森林,異常興奮,雖然兩手都被春聯染成了紅色,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情緒;老爸的活可是個苦差使,由于爺爺去世得早,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住,所以樓上樓下都落滿了灰塵,爸爸一掃,灰塵就紛揚起來,害得爸爸又是打噴嚏又是咳嗽,唉!是個好漢就得挑重活呀!
終于,經過我們得不懈努力,春聯全都貼好了,被貼上春聯得奶奶家如同穿上了新衣服,立刻多了一份過年的氣氛,再加上奶奶家院子里的菜地上還有一層薄薄的積雪,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全家人喝著暖暖的羊肉湯,看著自己貼的春聯,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是什么力量讓我們只用了不到20分鐘就貼完了這么多個門的春聯呢?答案就是團結的力量。如果其中兩三個人不干,也許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一半以上的人不配合,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大家團結協作,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
春聯作文 篇5
門外,響起了“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電視機里傳來了歡聲笑語;小鳥的歌聲讓我們心情愉悅。
“老爸,我們去貼春聯把!”
“好嘞!”
幾天前,我和爸爸來到超市買春聯:有的`描繪了美麗的春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爸爸,我們就買這副貼在店門上的“財源廣進,生意興隆”吧。
“孩子,別愣著,來幫忙貼春聯!”
“來嘍!”
“來,看看你春聯學得怎么樣,你來當指揮員。”
“呵呵,這正合我意。”
“說,上聯貼哪?下聯貼哪?”
呵!這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嗎?我“吱”的一聲把門關上,“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這……”爸爸面部表情有些僵硬,“哪哪個上聯?”
“這還不簡單,最后一個字是三四音調的是上聯,一二音調的是下聯。”
“呵呵,該我來考你了!”我賊賊地笑了一下,“中國第一副對聯是什么?”
“這……”
“哈哈!是孟昶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原來女兒知識還很廣嘛!以后我們有空就來切磋切磋吧!”
春聯作文 篇6
我讀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硬改春聯》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古時候有個花錢買孝廉做的鄉紳大字不識幾個卻偏愛附庸風雅假充斯文。他家里的中堂畫條幅之類的東西都是雇人寫的他卻用自己的名字落款。一年春節前他把村里的私塾先生找來要他代替寫春聯。私塾先生只好隨便應付了一幅: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他一聽不滿地說:"什么人增壽上聯要改成娘增壽。"
私塾先生又氣又笑說:"春聯講究對仗爹才能和娘對。"他忙說:"這我知道一起改。"大年初一他家門庭若市拜年的`客人絡繹不絕。有識字的見了門上的春聯都憋不住笑了。他不知道為什么還在假裝客氣說:"鄙人才疏學淺請不吝賜教。"大家聽了笑得更厲害了原來春聯改成了:天增日月娘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不懂就不要裝懂你可以向別人請教直到把它弄懂為止。相反如果你不懂裝懂就會鬧出笑話還會遭到別人的取笑。
春聯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每年春節,都有這樣一個傳統的習俗——貼春聯。
據說,春聯起源于桃符。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了。到了宋代,春聯仍然被稱為“桃符”。在大詩人王安石的《元日》中,就有這樣的一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其中的.“新桃”和“舊符”指的就是桃符。
說到貼春聯,其實也是十分講究的。記得今年正月初一的時候,媽媽揭下舊春聯正準備換上新的,可擺弄著鮮紅的春聯,卻遲遲不下手,好似犯了難。剛好被我瞧見了,走過來問:“老媽,這大過年的,你怎么愁眉苦臉的呀?”她沮喪地道出原委,分不清上聯和下聯了。這下,可把我逗樂了:“哈哈,就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一般呢,上聯的最后一個字應該是第三或第四聲,下聯則應該是第一或第二聲。所以呢,‘福氣盈門福星到’是上聯,‘財神到家財運高’就是下聯啦。”聽我說得這么溜,她瞬間豎起了大拇指。“我還有個問題,上聯應該貼在左邊還是右邊呢?”媽媽又追問。“這就要看橫批了,”我繼續胸有成竹地回答著,“我們的橫批‘萬事如意’是從左往右寫的,那么上聯就應該貼在左邊,反之就是貼在右邊。”
聽我這么一解釋,媽媽總算順利貼好春聯,還不忘嘀咕一句:“沒學問真挺尷尬啊。”而我一臉燦笑,心里美滋滋的。
貼春聯,不僅營造出了迎新年時喜慶歡樂的氣氛,還象征著我們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每到過年,就愛貼春聯!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孩子們宅家不忘學習,這是六上第一單元的習作:介紹家鄉的民風民俗。雖然疫情阻擋了我們外出的腳步,但卻擋不住過年時的那份喜慶。貼春聯,看春晚,吃餃子……回憶起來依然溫暖。溫情的一幕,樸實的文字,讀起來卻也倍感真切。
春聯作文 篇8
我們中國過春節的時候,家里都有貼春聯的習俗。
我們家的春聯都有:爆竹欣祝福;銀蛇樂報春。 金蛇含瑞草;紫燕報新春。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江山。春聯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年年都可以用的。一種是要按屬相年年都換。這些都是喜氣洋洋,春意盎然的.春聯,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有個好心情,好運氣。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我們開始貼春聯了,我們先熬出漿糊,然后把熬好的漿糊涂在春聯上,再把春聯貼到墻上。那時我不會貼春聯,弟弟童言無忌的說:“姐姐,你連春聯都不會貼,我在媽媽肚子里都會。”后來這句話被傳為笑談。
神仙的對聯:“灶王爺”的春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匯報時多說好話,下凡回來時多降吉祥,俗稱送灶神。“土地爺”的春聯是:土中生白玉,地內長黃金。意為只要辛勤勞動,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獲。“天地爺”的春聯是:天高覆萬物,地厚載群生,短短10個字,把天地間的一切全都包羅了進去。院子里的大樹需貼上“樹大根深”、院子里的墻面需貼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墻上需貼上“幸福健康”、廚房里需貼上“勤儉節約”等,到處是一片紅紅的春聯。
春聯作文 篇9
星期三,我懷著緊張的心情乘車來到“陽光書畫”。一路上,我腿不停地顫抖。走進教室,書法老師正在介紹今天的活動,他鄭重地說道:“今天的活動人流量很大,憑購物小票換春聯的.人一定很多,因此大家要快點寫。現在北山超市已經廣播了,就等著我們去了。”
到了北山超市門口,我們擺好“文房四寶”后,便大揮筆墨。剛開始過于緊張,差點寫錯字。旁邊圍觀的人流中不時傳出贊嘆聲。
“沒想到這些孩子們寫得還真不錯啊!”
“這副我要了!”
“是陽光書畫的學生啊!”
。……
在第一副春聯寫完送給顧客后,才安下心來,頓時我也不緊張了。
又寫了一副春聯后,我突然找到了感覺,可以寫得又快又好,我寫了一副又一副,很快都被搶光了。
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兒活動就結束了,這次活動我一口氣寫完五副不同的春聯,看到那些顧客笑盈盈的拿走我的作品,讓我感到非常自豪。
參加這次寫春聯的活動,我的收獲很大,我找到了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春聯作文】相關文章:
春聯作文10-21
春聯的作文11-04
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07-07
生肖春聯:龍年春聯02-03
經典春聯01-30
春聯的傳說作文05-18
春聯作文【通用】10-25
貼春聯作文12-25
小學春聯作文10-20
寫春聯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