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教材分析

時間:2024-10-09 17:11:02 觀滄海 我要投稿

《觀滄海》教材分析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石,以觀滄海。

  水何,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一、作者介紹: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今安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于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二、寫作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追殲袁紹殘部,這是曹操統一北方大業中的一次重要戰爭。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

  三、字詞音義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jié)石:山名。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么 (dàn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是聯綿字,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 星漢:銀河。 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愿志向。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志:理想

  四、描述大意 東行登上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五、整體感知 詩的正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 第二層(“水何”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詩人看到的景色和特點: 水山島竦峙蒼茫動蕩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欣欣向榮實景 觀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波瀾壯闊 統領 全篇 日月若出其中 虛景 星漢若出其里

  六、逐句賞

  東臨(jié)石,以觀滄海。——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觀”字統領全文。是詩的線索,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以:連詞,連接“東臨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望的意思。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

  水何(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 水:指海水。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么這樣”“多么“那么”等。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這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樹木:指山島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里是說林密。豐:茂密,茂盛。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運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 日月:太陽和月亮。之:結構助詞,可不譯。行:運行。若:像,好像。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其:代詞,代大海。 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里:義同“中”,里面。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但在這首詩里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接“歌”和“詠志”兩個動詞。詠:用詩歌來抒發。志:心愿,胸懷。

  七、總體賞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遠到近來描寫登海后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

【《觀滄海》教材分析】相關文章:

《觀滄海》教材分析及檢測題08-05

《鄉愁》教材分析09-03

《采薇》教材分析08-12

課文《燕子》教材分析08-06

采薇教材分析10-04

圓明園的毀滅教材分析09-04

化石吟教材分析08-31

《化石吟》教材分析10-23

課文《雪》教材分析11-30

課文《口技》教材分析11-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 综合色本一道在线 |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