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觀潮》注釋、賞析

時間:2024-09-17 05:42:40 觀潮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寫了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的健兒和觀潮的人群。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密《觀潮》注釋、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1

  原文: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譯文:

  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從(農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壯觀的。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時候,(遠看)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不久(潮水)越來越近,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射,吞沒天空,沖蕩太陽,氣勢極其雄偉豪壯。楊萬里的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年(農歷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幾百艘戰船分列兩岸;不久水軍的戰船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面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安穩。忽然黃色的煙霧從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只聽得水爆的轟鳴聲,聲音像山崩塌一樣。(等到)煙霧消散,水波平靜,就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只剩下被火燒毀的“敵船”,隨波而去。

  幾百個善于泅水的吳地健兒,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文彩,手里拿著十幅大彩旗,爭先恐后,鼓足勇氣,逆流迎著潮水而上,在萬仞高的巨浪中忽隱忽現,翻騰著身子變換各種姿態,但是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滿眼都是穿著華麗的服飾的觀眾,車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種物品(的價錢)比平時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注釋:

  (浙江〕也就是錢塘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歷(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歷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方其遠出海門〕當潮從入海口涌起的時候。方,當……時。其,代詞,指潮。出,發、起。海門,浙江入海口,那里兩邊的山對峙著。

  〔僅如銀線〕幾乎像一條(橫畫的)銀白色的線。僅,幾乎,將近。

  〔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玉城雪嶺,形容泛著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墻和大雪覆蓋的山嶺。際天,連接著天。

  〔吞天沃日〕猶如吞沒了藍天、沖洗了太陽,非常雄壯豪邁。沃,用水淋洗。日,指太陽。

  〔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楊萬里詩中說的“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就是指這樣的景象。這兩句詩是《浙江觀潮》一詩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系上一條白玉的腰帶。“……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這樣的景象”。

  〔每歲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歷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京尹,京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長官。浙江亭,館驛名,在城南錢塘江岸。

  〔艨艟(méngchōng)〕戰船。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意思是,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盡,窮盡。五陣,指兩、伍、專、參、偏五種陣法。

  〔乘騎(jì)弄旗標槍舞刀〕乘馬、舞旗、舉槍、揮刀。騎,馬。弄,舞動。標,樹立、舉。

  〔略不相睹〕彼此一點兒也看不見。

  〔水爆〕水軍用的一種爆炸武器。

  〔一舸無跡〕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舸:船。

  〔敵船〕指假設的敵方戰船。

  〔逝〕去,往。

  〔吳兒善泅(qiú)者數百〕幾百個善于泅水的.吳地健兒。

  〔披發文(wén)身〕披散著頭發,身上畫著花紋。文,動詞,刺刻花紋。

  〔溯(sù)迎而上〕逆流迎著潮水而上。

  〔鯨波萬仞(rèn)〕萬仞高的巨浪。鯨波,巨浪。鯨所到之處,波濤洶涌,所以稱巨浪為鯨波。萬仞,形容浪頭極高,不是實指。

  〔騰身百變〕翻騰著身子變換盡各種姿態。

  〔江干(gàn〕江岸。

  〔珠翠羅綺溢目〕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珠翠羅綺,泛指婦女的首飾和游人的華麗衣服。溢目,滿眼。

  〔倍穹〕(價錢)加倍的高。穹,動詞,高過,比…高;倍,形容詞,指很多倍。

  〔僦(jiù)賃(lìn)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賃,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為觀潮而特意搭的帳棚。席地,一席之地,僅容一個座位的地方。容,許,使。雖,即使。

  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判斷句)

  2.方其遠出海門(省略句)

  3.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省略句)

  4.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倒裝句)

  5.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被動句)

  6.出沒于鯨波萬仞中(倒裝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賞析:

  主題分析

  本文只有兩百余字,卻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寫風景,又寫民俗,使讀者嘆為觀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練,簡潔的語言,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吳中健兒高超的游泳技術和觀潮的盛況,本文作者寫此文時已是南宋滅亡,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

  分段賞析

  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先聲奪人。接著交代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后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描繪又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后用楊萬里的詩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后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參加演習的船只眾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嫻熟,演習中戰斗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復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為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眾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群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為了從側面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

  首先,本文結構得當,語言精練。錢塘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眾多,觀潮者人數眾多,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為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精練的結果。其次,本文描寫十分生動。不僅用了比喻、夸張等描寫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動。

  寫作特點

  1.結構得當,語言精練。

  寫景與記事相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使本文的描寫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且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

  2.描寫生動。

  本文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白描部分,語言也十分簡潔生動。

  3.渲染和烘托手法的運用。

  如:“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相襯”,江干上下“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

  補充注釋

  潘閬宋人,生年不詳,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省)人。曾在洛陽賣藥,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詩受薦舉。自制《憶余杭》多首,一時盛傳,曾得蘇東坡的欣賞,把它寫在玉屏風上,石曼卿還使人照詞意作過畫。

  萬面鼓聲中江潮來時,潮聲像萬面金鼓,一時齊發,聲勢震人。

  弄潮兒指錢塘江畔觀潮時踏潮獻技的人,他們都年輕力壯,善于泅水或指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進取精神的人。

  問題解答

  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⑴潮來之狀。作者由遠到近寫“潮來之狀”,當它遠遠的從海口那兒漲起來時,僅僅像一條銀白色的橫線。后來,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墻,雪堆的山嶺,潮頭之高能吞天沃日。

  ⑵演兵之威。

  ⑶弄潮之技。

  ⑷觀潮之盛。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贊美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8.吳兒善泅(倒裝句,也可為“善泅吳兒”)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2

  作品原文

  七絕·觀潮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作品注釋

  ⑴雪花:浪花釣。

  ⑵魚臺:即釣臺,在錢塘江中段的富春江邊,相傳為東漢嚴光(子陵)隱居垂釣處。

  ⑶人山紛贊:聚集觀潮的人很多,大家一邊觀潮一邊贊嘆陣。容闊:指江潮像千軍萬馬排列成的陣容,非常壯闊。

  ⑷鐵馬:配有鐵甲的戰馬,借喻雄師勁旅。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錢塘江涌潮襲來時,波濤洶涌,如聞(十萬軍聲)。

  作品譯文

  千里錢塘的波濤滾滾而來,雪浪飛花的潮水涌向釣魚臺。

  人山人海大贊江潮陣容壯闊,猶如鐵甲戰馬從容殺敵后回返。

  創作背景

  1957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繼續健康發展的形勢下,于整風過程中出現所謂“大鳴大放”的局面,但總的看來形勢還是好的,國民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以第一個五年計劃為標志,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已全面展開,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社會安定。

  1957年9月11日,毛澤東在杭州視察工作時適逢是錢塘江傳統的觀潮節,毛澤東及其隨從人員輕裝便服,到最佳的觀潮地鹽官鎮。這里人山人海,他們只得改到鎮郊七里廟附近觀潮。這天,天氣晴熱,毛澤東在警衛人員臨時搭起的小帳篷內小憩。錢塘江涌潮時,毛澤東就步出帳篷眺望。

  只見涌潮洶涌,海塘相撞,層層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澤東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漸漸地平靜,他又才回到椅子上,問警衛員潮水是怎樣形成的,又將月球潮汐的理論向他們講了一遍,并且說:“南宋的時候,錢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時我們可以站在吳山上觀看了。現在錢塘喇叭口因為泥沙堆積變小了,所以就要跑到海寧,再過幾百年,海寧也要看不到潮了。”后來,他又面對錢塘江凝視、思考,吟成了這首《七絕·觀潮》。

  作品鑒賞

  詩人寫的這首《七絕·觀潮》中,從頭至尾,氣勢如虹,這不僅寫出了錢塘潮的氣勢,也寫出了詩人自己內心的一貫的氣勢。內氣與外景同時耦合,可謂真正的天成。江山的大氣碰上了一個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當然這個知音(即是詩人)胸中的風云也只有萬里江山才能容納。

  詩人眼中的錢塘潮陣容壯闊,來回奔騰,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勢。如此氣壯山河的氣魄的確也只有毛主席這樣的大詩人才能勝任愉悅,一氣呵成。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詩人緊扣題目“觀潮”中之“觀”字,具體描繪錢塘江潮涌的氣勢:“千里”指水域之寬;“滾滾來”指波浪之急,唐代詩人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其中有“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千里”,寫波濤水域的面積;“滾滾來”,寫波濤的'速度和氣勢。實現了多角度、多側面地壯寫涌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錢塘江的人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江身小,漲潮時,海水從寬達百余里的江口涌入,卻受到江身小的狹窄的江岸擠壓,形成涌潮。而后面的涌潮又與前面的涌潮互相撞擊,后浪推,前浪阻,浪峰壁立,江面奇觀。浪潮高達三五米,落差可達八九米,驚心動魄,勢極雄豪。“千里波濤滾滾來”恰好寫出了錢塘江特殊地形的潮涌。“雪花”這里指浪濤,北宋豪放派詞人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詞云:“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釣魚臺”即釣臺,在錢塘江中段的富春江邊,相傳為東漢嚴光(子陵)隱居垂釣處。“雪花飛向釣魚臺”,指后推前阻形成的浪濤飛向釣魚臺,寫盡涌潮的磅礴氣勢,沿江而上,不可阻擋。清代詩人曹溶的《滿江紅·錢塘觀潮》,曾有“亂濤穿到嚴灘歇”的詩句,意同“雪花飛向釣魚臺”一樣。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人山人海的觀潮者紛紛贊揚涌潮的陣勢闊大,就好像那雄師勁旅凱旋歸來,受到人們前呼后擁的歡迎。“人山”寫出了觀潮者眾多,不僅站得密集,而且站得層層疊疊高低不平,形成了一座人山;“紛贊陣容闊”,是說觀潮者都在贊揚潮涌的陣勢闊大、氣勢恢宏。“人山紛贊陣容闊”,突出其他觀潮者的反應。“鐵馬”是古代配有鐵甲的戰馬,借指雄師勁旅。毛澤東戎馬一生,由觀潮而自然想到“十萬軍聲”。“從容”二字,寫出了潮涌鎮定、無所畏懼。“鐵馬從容殺敵回”的詩句,是由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化出的,是毛澤東觀潮的總體感受和想象。

  作品點評

  《七絕·觀潮》卻汪洋恣肆,詩人大膽地運用夸張手法,用“千里”修飾“波濤”,言涌潮波及百里之遙。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氣勢與詩人包舉天下之胸懷,交相匯合,外景與內在的互會,主觀與客觀的交融,便產生了《觀潮》的雄渾豪壯、磅礴沖天之氣勢。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主要著作《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毛澤東詩詞》(共43首)。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3

  十七日觀潮

  [宋]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注釋:

  1.十七日:農歷八月十七、十八是錢塘江潮最為壯觀的日子。

  2.漫漫平沙:廣闊無邊的江邊平坦的沙灘。

  3.走白虹:走,奔跑和滾動;白虹:指錢塘江潮。

  4.瑤臺:傳說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5.失手:因沒拿住(玉環)而倒翻。

  6.晴天句:因滾動的錢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藍天也搖動不止。

  7.晚日句:因奔騰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賞析:

  錢江秋潮是聞名世界的景觀。詩歌第一句寫的是潮頭,像一道奔騰的白虹,剎時蓋滿了江兩岸的沙灘;第二句寫的是掀起的水波浪花,讓人想象是天上的.仙杯傾倒而下,濺起的碎銀玉屑;三、四兩句是寫滿江涌動的潮水的力量,撼動了倒映其中的天地日月。詩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寫出了錢塘江潮的勢和力。

【周密《觀潮》注釋、賞析】相關文章:

《觀潮》周密賞析10-05

周密《觀潮》導學案及賞析10-04

周密《觀潮》學案07-25

《觀潮》周密賞讀06-13

周密觀潮原文及翻譯09-07

《觀潮》注釋01-26

周密《觀潮》教學反思范例精選09-14

觀潮原文及注釋09-07

《觀潮》譯文及注釋07-02

觀潮的句子注釋09-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