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教案

時間:2024-09-05 20:17:14 歸園田居 我要投稿

《歸園田居》五首教案

  一、素質教育目標

《歸園田居》五首教案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文學常識。

  2.把握文言詞語的讀音及含義。

  3.把握詩歌意境,理解詩歌抒發的情感。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美育滲透點

  理解每首詩的內容、意境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美好的審美情趣。

  二、學法引導

  1.要充分利用課本上的“閱讀提示”和注釋,讀準字音,理解詞義、句意了解作者、出處和詩體。

  2.要從整體上把握,弄懂每首詩究竟寫了什么內容(景、物、事),要表達什么感情,逐步進入到詩歌的意境,還要看一看作者怎樣運用精練,含蓄、形象的語言來敘事寫景、表情達意的。

  3.可以將五首古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看看所寫之景有何異同,所敘之事有何異同,所抒之情有何異同,.寫作方法有何異同。

  4.熟背、默寫、理解這些詩。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理解詩歌的意境和作者所抒發的感情可以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特別是詩人此時的心情來讀詩,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詩歌,掌握賞析詩歌的基本辦法。

  2.難點

  《歸園田居》和《游山西村》兩首詩所蘊涵的情感。可為學生介紹背景和作者的情況,幫助學生理解。

  3.疑點

  田間地頭的辛苦勞作與市井生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況,而在作家筆下為何這樣恬淡安逸?《歸園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薄霸浮敝甘裁?《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是什么意思?

  解決辦法

  介紹背景和詩人性格。教師向學生介紹陶潛高潔的人格,從而幫助學生理解。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詩歌的朗讀磁帶及錄音機。

  2.圖片或掛圖。

  3.投影儀及文學常識介紹、隨堂練習的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有節奏有感情地反復誦讀。

  2.介紹.寫作背景,引導學生參照注釋,自己疏通文意。

  3.在誦讀中引導學生感知詩歌意境。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代經濟、政治、文化均造極于唐,成就了詩仙李白的灑脫、豪爽,詩圣杜甫的底蘊凝重及白居易的語淺情深。唐代詩歌以其獨具的魅力成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枝奇葩。詩歌發展到宋,風格發生了少許變化,少了幾許飄逸與灑脫,多了幾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王安石,陸游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宋代詩人。

  (一)明確目標

  1.文學常識及字詞讀音。

  2.理解前三首詩抒發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欣賞詩歌的方法。

  4.學會有節奏地朗讀詩歌。

  (二)整體感知

  1.朗讀前三首詩,讀準下列字音

  穢(huì)    長(zhǎng)    黍(shǔ)    軒(xuān)    圃(pǔ)

  2.掌握作家作品情況

  ①作者姓名、字、號、朝代

 、谧髌、出處、體裁及意境。完成表格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歸園田居》

  (1)教師介紹作家思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東晉末年,官場黑暗腐敗,充滿了虛偽和好詐,陶淵明與這種現實格格不入,詩人的高潔人格使他寧可歸隱田園,辛苦勞作,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的詩人將自己的政治抱負化為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2)請同學們對照課后的注釋疏通詩句意思。(找一個學生串講,其他學生補充。注意幾個詞——荒穢、荷、但)

  (3)這是一首五言古詩,詩人融情于景,景中的情便構成了本詩的意境,請學生分析本詩的意境。首先,本詩都描寫了哪些景?

  (前三句均為寫景①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沒在雜草之中;②詩人早晨便到田地里鋤草,待到晚上才扛著鋤頭回來了;③詩人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回來的路上,草葉上的露水打濕了他的衣裳。)

  (4)從這三個畫面來看,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一種什么情況?

  陶淵明不是個好農人,盡管整日勞作十分辛苦,但秧苗長得卻很不好。

  (5)詩人為什么拋棄仕途的生活而來農村吃苦?

  由第四句可以看出:詩人為了“使愿無違”,寧可過貧苦勞累的生活,由此求得心靈的超脫。

  (6)結合課后練習,進一步理解詩中所抒發的感情,“愿”指什么?

  心愿、志愿,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保持高潔人格的愿望。

  (7)朗讀指導。

  2..總結歸納欣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借助課下注釋及字典,掃清文字障礙,弄懂詩詞的字面意思。

  (2)詩詞借助于形象來抒情,搞清楚詩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通過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更有助于理解詩歌的意境。

  (3)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像和聯想,深入體會詩的意境。

  (4)體味詩中生動傳神的句子。

  3.學習《過故人莊》(引導學生自學)

  (1)看課后練習一的提示,朗讀本詩。

  (2)理清詩句意思之后思考并回答問題

  ①請用自己的話描述老朋友相聚時的情景。

 、诰吧鑼懙淖饔(山村清新遼遠的景色襯托了詩人悠閑、愉快的心情。)

  ③“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對田園的喜愛之情)

  4.學生自學《錢塘湖春行》

  教師提示

  體會詩人捕捉到的早春景物,通過想像,描繪一幅“西湖春色圖”,體會詩人愉悅的心情及對自然、人生的熱愛。

  (四)總結、擴展

  古典詩詞獨具魅力,不僅可以使同學們了解古代的社會風貌和古人的思想狀況,還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身修養、和審美能力。

  (五)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三首詩。

  2.將《錢塘湖春行》改寫成一篇寫景散文。

  第二課時

  導人新課

  1.檢查背誦。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東晉和唐代的三首詩,對閱讀和欣賞古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宋代兩位大詩人的作品。

  (一)明確目標

  1.掌握下列字詞。

  苔、畦、闥、豚

  2.理解詩歌意境。

  3.培養學生朗讀、欣賞詩歌的能力。

  (二)整體感知

  1.范讀、正音。

  苔(tái)    畦(qí)    闥(tà)    豚(tún)

  2.文學常識。

  3.指導學生依據注釋,疏通文意。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書湖陰先生壁》

  (1)介紹.寫作背景。

  王安石一生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思想而奮斗,在他晚年罷相隱居后,生活和心情的變化,引起了詩風的變化,創作了較多描寫湖光山色的小詩,表現了詩人心靈與自然的融合,詩歌藝術成就更高一籌。

  (2)景物(茅檐、花木、一水、兩山)

  景物描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

  景物的特點。(隨意、簡潔、自然)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在仕途中屢受挫折,詩中表達了詩人極力超脫,努力發現自然中的美,表達那份似有似無的閑適之情。)

  2.學習《游山西村》

  (1)寫作背景

  陸游是我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本詩寫于宋孝宗乾道二年,是罷官家居后所作,詩人所描繪的閑逸、恬靜的農村生活,并不能掩飾他那報國無門的苦惱。

  (2)根據課后注釋疏通詩句意思。

  (3)陸游筆下的村舍風光具有什么特點?

  (質樸、閑逸、恬靜。)

  通過哪些描寫可以看出?

  “半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衣冠簡樸古風存!

  (4)你怎樣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句話表面看來是說明田間復雜多變的地理狀況,實際卻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反映!吧街厮畯鸵蔁o路”。恰恰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探索,報國無門之時表現出的樂觀并不輕松,此時的心情與游歷的實況恰恰相符,抗擊外敵的戰爭是曲折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對人生的頓悟,沖破了閑逸的氛圍,表現了一種愉悅的心情。

  3.朗讀、背誦這兩首詩

  (四)總結、擴展

  通過對這兩首小詩的學習,對同學們的欣賞能力再次進行了訓練,通過詩歌的表面,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對社會、人生的凝重思考,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入體會。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古詩。

  2.獨立完成課后練習。

  《歸園田居》等詩五首由教案頻道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歸園田居》教案】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教案08-04

《歸園田居》教案09-17

歸園田居06-22

歸園田居飲酒教案09-20

歸園田居優秀教案10-21

歸園田居優秀教案08-01

歸園田居一教案07-12

《歸園田居》教案大綱08-09

《歸園田居》優秀教案09-15

《歸園田居》反思07-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久r在线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