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還陜述懷(作者:李世民)古詩賞析
《還陜述懷》的作者是李世民,被選入《全唐詩》的第一卷第九首。這首詩是李世民詩歌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全詩充滿浩然正氣。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還陜述懷(作者:李世民)古詩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還陜述懷》
作者:唐·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注釋】
①陜:陜州,治所在今河南陜縣。
②星旂(qi):繪有星文的施旗。
③日羽:,太陽的光芒。
④麾:通“揮”。
⑤背水:漢將韓信統軍擊趙,令萬人背水布陣,杜絕退路,以勵士氣,接戰后大獲全勝。見《史記·淮陰侯傳》。
【賞析】
這首五言短排是唐王朝創建初期,李世民率師平定關東割據勢力,回師關中時創作的。
唐武德(618-626)初年,李淵集團在關中(陜西),劉武周在山西,王世充集團在洛陽控制中原,竇建德盤踞在山東、河北一帶。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先平了劉武周,解決了后顧之憂,然后出函谷關,攻打洛陽,洛陽還沒打下來,竇建德就率兵來救,李世民分兵,一部分圍洛陽,自己親率幾千騎兵奔虎牢關,當時的情況是李竇雙方實力懸殊,但結果是竇建德輕敵冒進,在虎牢關一戰大敗,竇建德被俘,唐軍回軍洛陽,王世充投降。這年李世民二十三歲,以劣勢兵力擊敗王竇,體現了卓越的統帥才能,奠定了唐統一天下的基礎。
全詩分三層。首聯一層:“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詩人剛剛經歷了南征北戰,結束了群雄割據、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凱旋班師,面對著剛剛得到統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戰爭的艱辛,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由于前線將士的流血犧牲,贏得統一局面,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這一切都是為了“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中間三聯為第二層,分別描述行軍、駐營、出擊三個場面,是全詩核心部分。“星旌紛電舉,日羽肅天行”一聯寫行軍場面,“星旌”、“日羽”,渲染隊伍浩蕩、旌旗簇擁,軍情火急、戰報不絕;“紛電舉”、“肅天行”,表現行動迅猛,紀律嚴明。短短兩句十字,把一支軍風嚴明、行動迅速、聲勢威嚴的正義之師的雄姿展現在讀者眼前。“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一聯寫駐扎場面,千軍萬馬,漫山遍野。“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一聯則寫戰斗場面,“登山”、“背水”寫地形復雜;“麾武節”、“縱神兵”謂指揮靈活。短短三聯六句,再現一次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從列隊行軍到扎營駐兵、再到臨陣戰斗,都寫得凝煉而又具體形象。
末聯為第三層,以抒發豪情壯志作結:“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與首聯遙相呼應,語義剛毅果絕。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必然會有流血犧牲,但從前的犧牲是為了換來今天的統一。詩人心中不無感慨。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李世民的詩全集欄目。
這首詩是李世民詩歌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全詩充滿浩然正氣。此詩在藝術表現上,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熔為一爐;全詩五聯十句,一氣呵成,構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是一首優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風格與浮靡的六朝遺風大異其趣。
【還陜述懷(作者:李世民)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還陜述懷》李世民唐詩全詩賞析09-24
《還陜述懷》李世民唐詩鑒賞10-19
《還陜述懷》唐詩鑒賞09-30
古詩《重陽述懷》11-27
古詩作者介紹與詩歌賞析09-05
詩歌作者李白古詩介紹賞析09-03
古詩詞鑒賞述懷09-23
李世民冬狩古詩鑒賞08-11
古詩作者陶淵明介紹與詩歌賞析11-14
《游子吟》的作者簡介與古詩賞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