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江雪譯文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古詩江雪譯文。歡迎閱讀及參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賞析
此詩大約作于詩人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采用托景言志的寫法,歷來為人們所稱誦。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shù)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的險惡,表現(xiàn)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zhì)。
此詩的藝術(shù)構(gòu)思很講究。首先,詩人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千山萬徑之廣遠襯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鳥絕人滅之闃寂對比老翁垂釣之生趣;畫面之安謐冷寂襯托人物心緒之涌動。孤處獨立的老翁實際是詩人心情意緒的寫照。其次,詩人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jù)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jīng)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已很明顯,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shù)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只數(shù)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最后,這首詩的結(jié)構(gòu)精巧。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并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后筆鋒一轉(zhuǎn),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綸而釣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結(jié)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讀至結(jié)處,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生出。
創(chuàng)作背景
《江雪》這首詩作于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fā)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推行內(nèi)抑宦官、外制藩鎮(zhèn)、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反對,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險惡的環(huán)境壓迫,并沒有把他壓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價值和理想志趣,通過詩歌來加以展現(xiàn)。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名家點評
宋代
蘇軾《東坡題跋》:柳子厚云:“千山鳥飛絕……”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
范晞文《對床夜語》: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
王直方《歸叟詩話》:鄭谷雪詩云:“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此村學(xué)堂中語也,如柳子厚“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鈞寒江雪”此信有格也哉,作詩者當以此為標準。
明代
高棅《唐詩品匯》引劉辰翁:得天趣,獨由落句五字道盡矣。
顧璘《批點唐詩正聲》:絕唱,雪景如在目前。
郭濬《增訂評注唐詩正聲》:好雪景,句句妙(末句下)。
胡應(yīng)麟《詩藪》:“千山鳥飛絕”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輞川》諸作,便覺太鬧。青蓮“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渾雄之中,多少閑雅。
清代
徐增《而庵說唐詩》:余謂此詩乃子厚在貶時所作以自寓也。當此途窮日短,可以歸矣,而猶依泊于此,豈為一官所系耶?一官無味如釣寒江之魚,終亦無所得而已,余豈效此翁者哉!
吳瑞榮《唐詩箋要》:柳州氣骨遲重,故摹陶、韋不落浮佻。
李瑛《詩法易簡錄》:前二句不沾著“雪”字,而確是雪景,可稱空靈,末句一點便足。阮亭論前人雪詩,于此詩尚有遺憾,甚矣詩之難也。
孫洙《唐詩三百首》: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
朱庭珍《筱園詩話》:祖詠“終南陰嶺秀”一絕,阮亭最所心賞,然不免氣味凡近。柳子厚“千山鳥飛絕”一絕,筆意生峭,遠勝祖詠之平,而阮翁反有微詞,謂未免近俗。殆以人口熟誦而生厭心,非公論也。
王堯衡《古唐詩合解》:江寒而魚伏,豈釣之可得?彼老翁獨何為穩(wěn)坐孤舟風雪中乎?世態(tài)寒冷,宦情孤冷,如釣寒江之魚,終無所得。子厚以自寓也。
近代
古典文學(xué)家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詩讀之便有寒意,故古今傳誦不絕。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xùn)|解(今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xùn)|”。貞元九年(793)進士,授集賢殿正字,調(diào)藍田尉,拜監(jiān)察御史。因參加王叔文集團,“永貞革新”失敗后,被貶永州司馬。十年后遷為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與韓愈共倡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其詩與韋應(yīng)物并稱“韋柳”。有《柳河?xùn)|集》。
【古詩江雪譯文】相關(guān)文章:
江雪古詩11-09
古詩賞析《江雪》09-01
古詩江雪全文08-05
江雪古詩詳解11-16
《江雪》古詩的意思11-04
古詩《江雪》原文及賞析03-22
柳宗元《江雪》古詩賞析11-30
古詩《江雪》的詩意分析07-19
《江雪》古詩意思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