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敕勒歌》古詩詞賞析

時間:2024-08-10 06:31:27 羨儀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詩《敕勒歌》古詩詞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敕勒歌》古詩詞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敕勒歌》古詩詞賞析

  原文

  版本一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版本二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釋

  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2.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4.蒼蒼:青色。

  譯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過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蟲在竊竊私語,

  山村的周圍行人絕跡。

  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田野,

  只見皎潔的月光

  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

  滿地的蕎麥花

  簡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簡析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后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里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

  整體賞析

  這首民歌出色地描繪了當時祖國北方草原的遼闊壯美,前四句歌唱敕勒族的生活環境,后三句寫敕勒族人民的勞動生活。全詩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有很強的藝術概括力。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敕勒人歌唱他們所生活的土地時,是以一座氣勢磅礴、雄偉無比的大山作為背景的。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呈現出強大的氣勢和力量。“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近取諸身,以人們所熟悉的“穹廬”作比,形象地描繪了一幅一望無礙的遼闊畫卷。字面上雖無遼闊字樣,但遼闊之景卻收入眼前。“天蒼蒼,野茫茫”,寫天、寫野,但從另一角度進一步摹寫草原的寬闊壯美。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顯現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這兩句仍然以渾渾浩浩的筆調寫景,但這已經為下一句作背景了。“風吹草低見牛羊”,更是寫景如畫。這最后一句是全文畫龍點睛的一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這里不僅呈現出的是自然風物,而且隱約可見的還有牧民們的活動,真是似靜而有動,似動而有靜。這些牛羊的主人,即勇敢豪爽的敕勒人,給蒼茫大地帶來蓬勃生機,帶來美的意蘊。

  這首歌音調抑揚頓挫,歌辭語意渾然,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古詩《敕勒歌》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敕勒歌》古詩原文賞析06-28

敕勒歌詩詞譯文及賞析10-31

小升初語文《敕勒歌》古詩詞考點解析09-06

小學生必背古詩:敕勒歌06-04

白居易《長恨歌》古詩詞賞析及翻譯10-15

文天祥古詩詞《正氣歌》譯文、賞析09-30

長恨歌古詩詞06-15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古詩詞賞析05-22

古詩詞賞析《墨梅》05-13

浣溪沙的古詩詞賞析01-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