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鑒賞語言能力詳解
古詩鑒賞語言能力詳解
從內容的角度可以分為:意象語言、情感語言、象征語言、特定稱謂語言。
1、意象語言:諸如松、竹、梅、菊一類事物被人們賦予特定象征意義,象征人高潔的品格,詩人常借助它們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以梅自喻,表現自己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其他常見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鳥象征自由等。
2、情感語言:“悲”“孤”等詞語能直接表露感情,如“萬里悲秋常做客”(杜甫《登高》),還有間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強向杯中覓舊春。”(李益《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不堪”、“強”寫出了詩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時之佳境,只能從酒杯中去回想舊日的事了,傳達出內心的凄涼、意緒的消沉。
3、象征語言:有些是某些詩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義,有些是全詩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即說理詩。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虞世南),作者是在強調立身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江山如有詩,花柳自無私”(《后游》陸游),寫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們去欣賞,用來說明大自然了無私心的道理。
4、特定稱謂語言:如“秋水”指眼睛,“盜泉”舊時常喻不義之財(見《尸子》卷下:“(孔子)過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鴻雁”指書信(見《漢書》載蘇武歸漢之事)等。它們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詩文,這方面需要平時加強課外閱讀,提高文化修養。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的故事,《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中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的詩句。
【 古詩鑒賞語言能力詳解】相關文章:
古詩詞鑒賞能力培養之我見11-17
從意境語言的角度鑒賞古詩詞09-20
古詩鑒賞05-26
論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10-15
元日古詩詳解06-16
古詩《登樓》的詳解08-03
李白古詩鑒賞06-12
古詩《風》鑒賞10-04
經典古詩鑒賞秘籍09-19
《飲酒》古詩鑒賞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