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度大庾嶺》的古詩鑒賞
度大庾嶺 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
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
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
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
不敢恨長沙。
宋之問詩鑒賞
宋之問因媚附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而獲罪,中宗復位后,于神龍元年(705)春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這首《度大庾嶺》詩是他前往貶所途經大庾嶺時所作,真實生動地敘述了過嶺的情景,凄楚悲涼,真摯感人。
起句度嶺方辭國,扣題直敘,說明詩人已經來到華夷分界的梅嶺之巔,將要走出中原,辭別故國了,一個方字把度嶺辭國聯系在一起,頓然使人產生一種搖曳心旌的感覺,使文勢陡率而高遠。對句停軺一望家,詩人停下長途跋涉的驛車,在中原與夷國的邊界駐足遠望家鄉的方向,至此,一個失魂落魄的遭貶謫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了。這一望的一字,也甚為傳神,傳達出詩人去國懷鄉的深沉感情。
頷聯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緊承首聯中的望字而來,詩人遙望鄉關,只見鳥兒飛翔,花兒開放。詩人眼中的鳥兒是南翥,花兒是北枝,因此觸動了北人南遷的情思,他的魂魄和思緒都隨著那向南飛翔的故鄉之鳥而去了,那嶺北綻放的梅花卻多情地向他頻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傷。這聯詩寫得情景交融,將詩人魂斷庾嶺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頸聯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上句寫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許晴光。下句是描繪江中云影即將變作彩霞的霎那間。詩人描寫景色的漸變,襯托自己心情的變化的美麗景色。初含、欲變等字眼,賦予云雨以靈性。寫云,不直接表現天空的云,而是描繪江中的倒影。可見山雨是濛濛細雨。這樣寫可以一箭雙雕,將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時生動地表現出來了。詩人在《早發大庾嶺》詩里寫道:晨躋大庾險,驛鞍馳復息。霧露晝未開,浩途不可測。..
兄弟遠淪居,妻子成異域。羽翮傷已毀,童幼憐未識。躊躇戀北顧,亭午晞霽色。春暖陰梅花,瘴回陽鳥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嶺》是《早發大庾嶺》的續篇。這首詩中寫的山雨初含霽,大約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變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這樣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詩人的心潮逐漸趨于平靜,開始振作起來面地現實考慮自己的出路。在《早發大庾嶺》里有這樣的詩句:適蠻悲疾首,懷恐淚沾臆。感謝鹓鷺朝,勤修魑魅職。生還倘非遠,誓以報恩德。可見他希望勤奮修職,爭取早日赦歸。
由于天氣的好轉,詩人心情也逐漸開朗,由天氣的變化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也充滿了希望。于是不禁發出了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滿意足了,對自己受貶遷不敢有所怨恨。這是用了西漢賈誼遭權臣們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典故,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賈誼到長沙后不適應濕熱的氣候自以為壽不得長而心生恨意。尾聯以直抒胸臆而作結,但上句的歸有日又與首聯的辭國、望家遙相呼應。
這首詩感情真摯,情景交融;章法嚴謹,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詩,堪稱示后進以準的佳作。
【《度大庾嶺》的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題大庾嶺北驛》古詩原文及鑒賞10-16
唐詩詩詞鑒賞-《題大庾嶺北驛》09-02
《度石門山》古詩原文及鑒賞07-11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詩詞鑒賞09-08
古詩鑒賞十大規律06-28
庾信《枯樹賦》詩文鑒賞09-23
古詩鑒賞05-26
《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古詩賞析11-14
李白古詩鑒賞06-12
古詩《風》鑒賞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