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古詩詞鑒賞

時間:2024-08-07 16:20:26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柳古詩詞鑒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柳古詩詞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古詩詞鑒賞

柳古詩詞鑒賞1

  【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翻譯:

  譯文曾經(jīng)追逐東風,猶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游原中游玩。怎么會到深秋的季節(jié),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注釋①斷腸天:令人銷魂的春天

  鑒賞: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于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蕩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紅裙飄轉(zhuǎn),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zhuǎn),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肅殺、凄涼的環(huán)境。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柳古詩詞鑒賞2

  作品原文

  周亞夫軍細柳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邊(2)。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3),軍霸上(4);祝茲侯徐厲為將軍(5),軍棘門(6);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7),軍細柳(8),以備胡。

  上自勞軍(9)。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10),銳兵刃,彀弓弩(11),持滿(12)。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13):“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14):“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15):“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16)。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19)。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馀,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

  孝文帝且崩時,戒太子曰:“極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崩,拜亞夫為車騎將軍。

  作品注釋

  (1)文帝:漢高祖劉邦之子劉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呂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諸呂,他以代王入為皇帝。在位期間,執(zhí)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地稅、賦役和刑獄,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所恢復發(fā)展,又削弱諸侯勢力,以鞏固中央政權。舊史家把他與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并舉,稱“文景之治”。后六年,即漢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

  (2)匈奴:我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宗正:官名,負責皇族內(nèi)部事務的長官。

  (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頭、霸陵,因地處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陜西西安市東。

  (5)祝茲侯:封號。

  (6)棘門:原為秦宮門,在今陜西咸陽東北。

  (7)河內(nèi):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區(qū)。守,郡的行政長官。

  (8)細柳:古地名,在今陜西省咸陽西南,渭河北岸。

  (9)上:指漢文帝。

  (10)被:通“披”。

  (11)彀(gòu):張滿弓弩。弩(nǔ):用機括發(fā)箭的弓。

  (12)持滿:把弓弦拉足。

  (13)軍門都尉:守衛(wèi)軍營的將官,職位略低于將軍。

  (14)節(jié):符節(jié),皇帝給的憑證。

  (15)壁門:營門。車騎:漢代將軍的名號。

  (16)按:控制。轡:馬韁繩。

  (17)揖:拱手行禮。

  (18)介胄之士:穿鐵甲、戴頭盔的士兵。介,鐵甲。胄,頭盔。《禮記·曲禮》:“介者不拜。”

  (19)式車:式通“軾”,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軾)上,表示敬意。

  (20)中尉:負責京城治安的武官。

  (21)罷:結(jié)束。這里指撤防。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馀,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

  孝文帝且崩時,戒太子曰:“極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崩,拜亞夫為車騎將軍。

  作品譯文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nèi)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qū)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旋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銳利,開弓搭箭,弓拉滿月。皇上的先行衛(wèi)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wèi)隊說:“皇上即將駕到。”鎮(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不多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縱馬奔馳。”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并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為之動容,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后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了。剛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里的將軍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shù)模劣谥軄喎颍M是能夠侵犯他的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亞夫做中尉。

  文帝將要去世的時候,告誡太子說:"如果發(fā)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能真正擔當領兵重任的人。"文帝去世后,景帝授予周亞夫車騎將軍的官職。

  通假字

  軍士吏被甲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車式通軾:車前的橫木

  可得而犯邪邪通耶:語氣助詞

  背景介紹

  絳侯周勃是漢朝開國功臣。呂后家族威脅到劉氏王朝時,他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先為河內(nèi)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他被封為條侯,延續(xù)絳侯的后代封號。歷經(jīng)文帝、景帝兩朝,曾任河內(nèi)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以善于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后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nèi)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作品賞析

  漢文帝親自勞軍,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可以長驅(qū)直入,將軍及官兵騎馬迎送。而到了細柳軍營,軍容威嚴,號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駕到,也不準入營。作者以對比、反襯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治軍嚴謹、剛正不阿的將軍形象。“細柳”也成了后人詩文中形容軍中常備不懈、軍紀森嚴的常用典故。

  這篇文章分三段。第一段,交代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禮、徐厲、周亞夫的三軍駐地。第二段,寫漢文帝勞軍的經(jīng)過,重點寫了漢文帝在細柳營被擋的一段史實,表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之嚴。第三段,寫勞軍后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對周亞夫的`贊嘆。全文贊揚了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和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同時也體現(xiàn)出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知人善任。

  文章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用在描寫細柳軍的嚴明軍紀上。這些側(cè)面描寫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如: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曰”、“將軍約”,人物雖未出場,卻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將軍”的威嚴和風范。兩處對周亞夫的正面描寫雖著墨不多,卻如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作者并沒有過多地正面描寫周亞夫的言行,而是通過描寫漢文帝慰勞軍隊將士這一場面,把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借助對比襯托的手法,鮮明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中周亞夫“真將軍”的風范是通過多次對比體現(xiàn)的。通過漢文帝慰勞守軍的故事,表現(xiàn)了周亞夫的忠于職守和治軍嚴明。先寫漢文帝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的情況,與后面寫漢文帝在細柳軍營遇到的情況作對比,突現(xiàn)細柳軍營軍紀嚴明。再一處對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門軍中策馬驅(qū)車“直馳入”;而在細柳軍營,“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從。第三處對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漢文帝;而周亞夫卻“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

  人物品質(zhì)

  周亞夫

  治軍嚴肅,軍令威嚴,軍紀嚴明,恪盡職守,治軍有方,剛正不阿,盡職盡責,不畏強權。因此漢文帝稱贊他是“真將軍”。

  漢文帝

  漢文帝是一位深明大義的明君。不但不反對周亞夫的做法,還贊譽他是“真將軍”。

  漢文帝劉恒(前203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zhèn)壓了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diào)。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wǎng)打盡,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后,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jié)h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劉恒為代王時有位王后,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恒稱皇帝后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余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劉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后。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在位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態(tài)度。道德方面,漢文帝亦曾經(jīng)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藥,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漢文帝崩于長安未央宮,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所以,其廟號太宗,謚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前85左右),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先世為周代史官,父親司馬談任漢武帝太史令。司馬遷少時跟從大儒董仲舒、孔安國學習,二十歲后漫游全國。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得繼父職,他博覽漢室藏書,參以游歷見聞,在其父累積編次的大量史料基礎上,于前104年(太初元年)開始從事《史記》的編寫。前99年(天漢二年),因替孤軍奮戰(zhàn)、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處腐刑。在獄中,他仍寫作不輟,出獄后,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書令。這使他更加發(fā)憤著述,終于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成了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約六十余。

柳古詩詞鑒賞3

  

  宋代寇準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譯文

  杏花在細細的如青煙的柳絲中若隱若現(xiàn),

  夜晚的露珠輕柔的拂去深綠色柳葉的.塵沙。

  柳枝也有他風流的一面呀,

  悄悄的倒映著錢塘美女在夜色中點燈梳妝。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清雅別致,題為“柳”,全篇不帶一個“柳”字,卻處處有著“柳”的影子。開頭“曉帶輕煙”四個字為整篇詩作定下了輕淡飄渺的色彩基調(diào)。“晚凝深翠”,顏色濃了一些,晨光過后,帶了一些暮色。

  “長條別有風流處”,這句顯得極有動感,同時又飽含著詩人的情感。柳條長飄的動作化在“風流”二字中。

  最后一句是柳絲的畫面,“密映錢塘蘇小家”,好一幅江南春色圖。

  身為政治家的寇準竟也能夠?qū)懗鋈绱饲逍聞e致的詩作,而且毫不做作,感情自然地流露。想來該是政治生涯的疲倦吧!

柳古詩詞鑒賞4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原文:

  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因甚為他成僝僽?畢竟是春迤逗。

  紅藥闌邊攜素手,暖語濃于酒。盼到園花鋪似繡,卻更比春前瘦。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注釋

  ①風飐(zhan)柳:風吹動柳條。飐,風吹物使其顫動搖曳。

  ②僝僽:憂愁、煩惱。

  ③迤逗:挑逗、引誘、惹起等意。

  ④紅藥闌:紅芍藥花之圍欄。

  ⑤詞牌名汪刻本作〈四犯令〉。上片「迤逗」袁刻、汪刻本作「拖逗」。下片「盼到園花鋪似繡」底本奪一「園」字,依律此句當七字,據(jù)袁、汪二刻本補。

  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賞析

  春去夏來,傷春的季節(jié)已經(jīng)過了,而納蘭性德還是煩惱異常,故上片結(jié)句點出傷春意緒仍在。而這“春”字又不止于自然之春,個中亦含“春懷”、“春情”的'內(nèi)蘊。因而下片前二句之回憶語便承“春巡逗”而來,點明煩惱之由,即是她那美好的意態(tài)令人動情又使人傷感。結(jié)二句再轉(zhuǎn)回寫此時之情景與感受,翻轉(zhuǎn)之中更透過一層地表達出斯人獨憔悴的情態(tài),苦戀的悲哀。

柳古詩詞鑒賞5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譯文翻譯

  挾來陣陣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陽光,投下慘淡的影子,漸漸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別的地方,你走了,一陣陣蕭索的風,帶來易水上的蒼涼。那風呵,又吹起來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盡霜凍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黃葉,影子是這樣的孤單。還記得嗎,還得那飛絮如雪的時候?我久久瞭望你遠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臨,浪花飄起來了,是茫茫的煙霧,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陽。只有那孤苦柳樹,迎來匆忙的過客,扭動著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輕輕地舞動。

  春天里,我們彼此相愛,卻在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無數(shù)相思的落淚。回憶起攜手并肩時的親密,那份感傷,就象無數(shù)的細繩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勁舞的畫舫,依然繞著河岸緩緩地移動,可是我的心里卻是這樣的冷落,水在流,云還是那樣地飄,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兒,你在何處。想著那些相戀的日子,如同一陣吹來的東風,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風呵,吹不進重疊的窗簾,只是讓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間。我只能等待那個梅花的精靈,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在月淡星稀的時候,我對她說出自己心中的苦悶,讓她傳達我對你深深的思念。

  注釋解釋

  金明池:詞牌名,秦觀創(chuàng)調(diào),詞詠汴京金明池,故取以為名。

  悵:失意,懊惱。

  蕭蕭:風聲,草木經(jīng)風搖落之聲。

  霜條:經(jīng)霜的樹枝條。

  舊時飛絮:化用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九:“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晚來:夜晚來臨之際。

  行客:來往的行旅客人。

  燕臺佳句:燕臺,又指燕昭王延攬?zhí)煜沦t士的黃金臺。柳氏此處喻指幾社文人雅集賦詩的地方。

  春日釀成秋日雨:指當年幾社名流與柳氏交游,曾為她作春閨風雨的艷詞,競成為今日飄零秋雨的預兆。

  疇昔:過去,以前。

  如許:如此,此為概指之辭。

  繞堤畫舸:化用湯顯祖《紫釵記》中“河橋路,見了些無情畫舸,有恨香車”句意。

  憶從前:“憶”,回憶。此為回憶從前那些相戀的時光。

  眉兒愁苦:陸游《釵頭鳳》:“一杯愁緒,幾年離索”,表現(xiàn)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

  梅魂:化用蘇軾《復出東門詩》:“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伊:彼,他或她。

  創(chuàng)作背景

  柳如是十五歲即落入風塵,成為歌妓。崇禎年間,和名士陳子龍相戀并同居,但陳子龍的祖母和嫡妻高氏均不相容,被逼迫離異。后來柳嫁錢謙益為妾。這首詞其為哀嘆自己身世之飄零和愛情的波折之作。

  詩文賞析

  這首《金明池·詠寒柳》是柳如是的長調(diào)代表作,詞中化用古人詞意錯綜用典,足見其學問博洽。所謂的詠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發(fā)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這寒柳飛絮似乎就是詞人的化身。

  上闋明寫柳而暗寫人生的遭際。

  “有恨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開篇兩句便讓人感覺到陰冷蕭條的氣息, “有悵”、 “無情”用在了“寒潮”、 “殘照”上,實則是為這南浦的“寒柳”渲染處境,感慨自己的滿懷凄涼。此詞開頭便把地點定在這樣一個令人的情緒易較為之傷感的環(huán)境中,在這樣一個送別的地點,又是一個這樣的秋日的黃昏,殘陽西掛,滿目凄涼,伴隨著泠泠的寒風。

  “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一個“孤”字,更為這凄涼的環(huán)境平添一絲的無助、孤獨——在這寒潮、殘照中,秋風乍起,那本已蕭條冷落的柳樹枝條搖曳,在這搖曳中似乎還能看到當年柳絮紛飛、在春光中舞蹈的樣子。詞人的這一手法連悲秋帶傷春一股腦兒地全寫了出來,刻畫了一個凄涼暗淡之境,寫盡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獨、無奈的心境。詞人用了“柳絮”這一意象,“柳絮”無根無蒂任風吹落,隨意飄蕩,多令人產(chǎn)生憐憫之情,因詠《燕臺詩》而癡戀其人。此處的用典,言約而意豐,它既暗含了詞人與陳子龍通過詩詞唱和結(jié)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詩酒集會度過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

  “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借柳自嘲,感慨流年,其心中自有百無聊賴,欲訴未訴。因為這段生活曾給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憶起這段生活,仍不禁淚流涔涔。

  “春日釀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闋的結(jié)句,又為下面的憶舊展開了鋪墊。與陳子龍的短暫的相識、相戀給詩人暗淡的生活帶來些許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但這短暫的歡娛卻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寫盡了人生的'變故。

  下闋主要是借回憶過去來寫對愛情的固貞執(zhí)守。

  “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云猶故。”詞人想過去,痛惜今日,寫盡相思之苦,畫舸本是歡情之物,但即使擁有了它,自己依舊是先前的那個自己,或許更多了一點孤獨、寂寞,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情人的陪伴。此處詞人化用湯顯祖《紫釵記·折柳》中的唱詞,表明了詞人雖然身處煙花之地,卻志向高潔,不愿折腰的心氣。

  “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這里的“東風”二字暗指昔目的戀人陳子龍,而“眉兒愁苦”則表現(xiàn)了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雖知己而必別”,互為知己的愛人卻注定無法終生廝守在一起,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悵惘之事。

  “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詩人借用了湯顯祖的《紫釵記》的故事來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跡,心中的無盡煩悶該如何得解,恐怕還要向知心人訴說個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別是把自己和情人設想為劇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夠團圓,到那時“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的詞“濃纖婉麗,極哀艷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凄楚動人。她以一個女子的細膩的感觸來寫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表達對離人的思念與無法與愛人廝守的悵惘。她讓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際,以及在困境中她對愛情的固貞、執(zhí)守和對命運的不屈從。

柳古詩詞鑒賞6

  原文: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注釋:

  博:一本作“薄”。

  念奴:唐天寶間有名的歌女。

  采:選擇、接納。

  徧(biàn):同“遍”。

  賞析:

  從詞中“家住西秦”、“來往咸京道”等句,可知此詞是作者晚年知永興(治所今陜西西安)時所作。這首詞在《珠玉詞》中是別具一格的。

  起首一句,是歌女聲口,語氣自信而又自負。“家住西秦”是寫實,因為下面有“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當是住陜西附近。“賭”是比賽競爭之意。這兩句是歌女述說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種浪漫的藝術技能,敢和人比賽競爭。“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負的口氣。“花柳上,斗尖新”之“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藝術才能技巧。“斗”,仍是競賽之意。“尖”,是高處,是過人之處。“新”,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合起來,這是歌女說自己多種藝術才能上敢和大家競賽,并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chuàng),絕不流俗。“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是具體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偶”,有隨便之意。“念奴”是唐天寶年間有名的歌女。詞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訴說:我偶爾隨便一唱當年念奴曾經(jīng)唱過的歌,能讓天上的行云停住,聽我歌唱,足見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動聽。“高遏行云”,語出《列子·湯問》,說古有歌者秦青“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這幾句,當是失意時回憶當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負的話后面,都有一種反襯中的失意悲慨。自負的口氣,實是自負的不平。“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辛勤”,寫當年得意之時,歌聲一發(fā),令眾人傾倒,博得賞賜無數(shù),不辜負自己多年的辛勞。“蜀錦”,是四川的絲織品,當時很名貴,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因借“纏頭”之名指稱贈與她們的財帛。

  下片首句“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涼冷落境遇的寫照。從詞里的“西秦”、“咸京道”地點上看,當是晏殊被貶知永興時,慨嘆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見作者這首詞確有“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之寓意。這首詞的整個口吻都寄托著感慨。“殘杯冷炙”語本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首詩是寫杜甫當年身困長安時遭受的冷落。

  此處寫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衷腸事,托何人?”歌者因為封建社會女子沒有獨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個足以托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終生為之奉獻而不改變。

  “衷腸事”,是指內(nèi)心的事,這里是指終生相托的大事。接著下句說:“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徧唱陽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氣自述:假如有一個知我心的人“見采”(“采”,選擇、接納),那么我將唱盡高雅美好的《陽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奉獻給他。這雖然是一個歌女的口吻,但又體現(xiàn)了一個中國舊知識分子、封建士大夫的報國之情。這里的“若有知音見采”之“若有”是實無,也就是悲嘆找不到知音。所以結(jié)果只能是“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了。可以想象得出,這個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當年得意之時的滿堂彩聲,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當即流下了眼淚。而當時這個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貶受逐,客居外鄉(xiāng)的悲傷。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而歌女內(nèi)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淚水,也要“重掩羅巾”,不能讓人看到。“重掩”,是屢次流淚,屢次擦干。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強作笑顏,其悲哀就更為深重了。

  綜上,這首詞是晏殊諸多詩詞中的少見之作,無論是內(nèi)容方面還是形式方面,都有新穎之處。詞寫一個紅極一時的歌女因年長色衰而遭棄絕的悲劇,較有現(xiàn)實意義;形式是全篇以敘事為主,直陳其事,一反其風流蘊藉的風格。全詞看似純?yōu)榭陀^敘述,但字里行間無處不包含著作者的身世感慨。

柳古詩詞鑒賞7

  宋代:周邦彥

  高柳春才軟,凍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塵散林塘。那堪飄風遞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妝。呵手弄絲簧。

  冷落詞賦客,蕭索水云鄉(xiāng)。援毫授簡,風流猶憶東梁。望虛檐徐轉(zhuǎn),回廊未掃,夜長莫惜空酒觴。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譯文

  春天的柳樹枝條開始變?nèi)幔斓拿坊ㄓ臃枷恪R鼓恢械难┳屆坊ǜ忧謇淝蛥枺裼癜愕难┥⒙湓跇淞种泻统靥林小D腔匦娘L也逐漸的變得寒冷,寒冷的風越過窗簾,穿透窗縫透著寒氣。想要整理新的妝容,呵暖雙手撥弄樂器。

  漂泊的賦詞之人,蕭條、冷落的漂泊住所。揮動毛筆,書寫書簡,猶記得當年在粱園獻《汴京賦》被神宗擢為太學正的風流往事。看見雪花緩慢地回旋飄于屋前檐下,回廊積滿了積雪,在漫漫長夜不要錯過這美好的飲酒賞雪的機會。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注釋

  紅林檎近:此調(diào)由周邦彥始創(chuàng)。陳本注“雙調(diào)”,無題。《花草粹編》作“冬雪”。

  “高柳”句:謂春天柳樹枝條始變?nèi)帷?/p>

  清峭(qiào):清冷峭厲。

  玉塵:喻雪。林塘:樹林和池塘。

  飄風:回旋的風。遞冷:傳送寒氣。

  度幕穿窗:越過簾帷,穿透窗縫。

  “似欲”二句:化用歐陽修《訴衷情》詞:“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料理:安排、整理。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詩酒尚堪驅(qū)使在,未須料理自頭人。”

  絲簧:即弦管,泛指樂器。

  詞賦客:指司馬相如,亦作者自指,作者曾獻《汴京賦》。故云。

  蕭索:蕭條,冷落、雪花飄落狀。謝惠連《雪賦》:“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水云鄉(xiāng):水云彌漫處,多指隱者所居之處。此指作者所在的江南水鄉(xiāng)漂泊。

  “援毫授簡”二句:謝惠連《雪賦》:“梁王游于兔園,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徽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于衛(wèi)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聘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毫:指毛筆。簡:古人書寫用的狹長竹片。

  “風流”句:此喻作者于元豐年間獻《汴京賦》,神宗擢為太學正,聲名一震耀海內(nèi)。東梁:指粱園,一稱兔園。漢粱孝王劉武建,亦名“粱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東。

  虛檐徐轉(zhuǎn):形容雪花緩慢地回旋飄于屋前檐下。

  “回廊”二句:謂積雪尚在,別錯過夜間飲酒賞雪的機會。酒觴(shāng):酒杯。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陳思《年譜》所考,該詞創(chuàng)作于元祐八年至紹圣二年(1093—1095)間。周邦彥被貶到溧水縣任縣令,初到貶地,周邦彥凝愁滿胸,怨懷難伸。在漫長寒冬里,周邦彥只能與寒梅為友患難與共,創(chuàng)作了該詞。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賞析

  上片起首四句,勾繪一幅梅柳林塘春雪圖,清峭而疏淡。高柳春才軟,凍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塵散林塘——先點明是春雪,雪中梅放,艷麗無比。梅香雪色,韻勝格雅,純潔堅韌,歷代詞客騷人,常常借以托言喻志。周邦彥從“玉塵”之典取意,重在寫景。那堪飄風遞冷,故遣度幕穿窗。似欲料理新妝,呵手弄絲簧。詞人似轉(zhuǎn)入寫人。以下“那堪”四句,寫出內(nèi)庭寒冷之狀。飛舞的雪花,穿窗度幕,隨風飄進室內(nèi),猶如料理新妝,手弄絲簧。擬人新穎,聯(lián)想生動。

  下片對景抒懷,由人及己,寫出了詞人宦游他鄉(xiāng)、對酒銷愁的情感。面對雪景,不禁思念故園,援筆授簡,卻又想起梁園舊事。昔日的司馬相如對雪作賦,人雖已沒而余韻流風宛在;詞人自己雖也曾汴京獻賦,而今卻是如此的.凄清落寞,失意沉淪。借典運事,曲書胸臆,顯得蘊藉深厚。結(jié)尾三句由虛而實,從沉思中回歸雪景,顧影自憐,謂聊且長夜痛飲,自我慰藉,不致辜負了這場風雪。“虛檐”的空虛與“凹廊”的曲折,恰似詞人此時此刻的思想感情。詞人在冷落、蕭索中,執(zhí)筆揮寫,多少往事縈繞心頭,多少愁思難以平靜,在凌空的房檐下徘徊,也無心打掃回廊,只有“莫惜空酒觴”了。端起盛滿酒的杯子,一杯一杯,自斟自飲,一醉方休。

  全篇索物寄意,融心境與外物為一體,深得離合之妙。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作者介紹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鑒賞及譯文注釋相關文章:

  1.贊美雪的相關經(jīng)典詩句

【柳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寫柳古詩鑒賞07-31

《柳》唐詩原文鑒賞09-25

古詩詞鑒賞05-15

古詩詞鑒賞10-30

古詩詞鑒賞06-17

《聽箏》柳中庸唐詩鑒賞05-31

《柳長句》杜牧鑒賞試題及答案05-17

《清明》的古詩詞鑒賞07-26

古詩詞鑒賞常用10-29

登高的古詩詞鑒賞10-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先锋影音少妇资源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