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趣味小故事

時間:2024-08-21 04:06:57 故事 我要投稿

數學趣味小故事

  阿拉伯數字的來源

數學趣味小故事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饑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并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于羅馬數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采用。

  一元錢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板三十元,后來老板優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分蘋果

  小咪家里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個蘋果。怎么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樣做的呢?

  小馬虎數雞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的雞是多少只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數學趣味小故事】相關文章:

趣味語文小故事09-12

童話趣味小故事06-23

數學小故事10-26

趣味數學小故事之阿拉伯數字的由來06-28

數學小幽默故事07-16

小學生自編趣味童話小故事09-22

趣味對聯故事03-20

寓言趣味故事08-26

自編趣味故事童話故事06-20

趣味童話故事精選10-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 一区二区久久综合网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四色在线影院 | 在线看不卡日韩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