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韓愈的師說中心論點
學習這東西永遠是沒有終點的,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吸收和索取才能使自身變得完美。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韓愈的師說中心論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師說》的中心論點新的教學用書和其他一般的參考書大多認為是文章首句:古之學者必有師。
我是認為這樣歸結有失偏頗。
本文的中心論點恰恰應該是這段最末一句: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尤其不能把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去掉。)
其理由有三:
第一、古之學者必有師沒體現作者切中時弊解決社會問題的寫作目的;韓愈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介紹得很清楚: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當時社會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現象呢?《師說》給了最好的注腳: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原來他們心中的師是有年齡、地位、道的多少等方面限制的。什么人可以為師,標準不清不,正是其根源之所在。而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一論點則正好切中肯朞,樹立了正確的擇師標準,澄清了人們糊涂的認識。有效地解決了社會問題。
第二、沒有很好的體現文章的論證結構:
把論點歸結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是論定教師的職責,人非生而知之,是指出從師的必要。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是明確擇師的標準。從這段的結構來說雖然也統一得較好,但對全文其他段落卻顧之不周。
而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一句作為論點則可高屋建瓴,統攬全文。
首段從師和道之間的關系引出中心論點;
第二段從正反兩方面闡述明白這一道理的重要意義;至于傳道與習其句讀的大小問題,則可看作是作者的一點插入性補充,類似于我們今天的順便說一句。
第三段舉圣人求師之例進一步論證、補充中心論點。
第四段交待寫作動機,并從李蟠學業上的成就再作正面論證。
第三、沒有很好的點化出文章的價值精髓;也沒有新意。縱觀全文,真正具有開創性價值的觀點、對后世影響重大的,不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而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何況用前者作論點既缺少新意,也無多大的啟發作用。
因此,我認為把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作為全文的中心論點是可取的。
【韓愈的師說中心論點】相關文章:
韓愈《師說》全文中心句06-07
韓愈師說01-09
韓愈《師說》10-30
勸學經典:韓愈《師說》06-22
韓愈師說全文11-01
韓愈·師說鑒賞08-07
韓愈師說課件05-31
韓愈師說翻譯11-01
韓愈《師說》翻譯09-15
韓愈師說的啟示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