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詳細簡介

時間:2024-07-19 14:32:50 河中石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河中石獸詳細簡介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作者紀(jǐ yún)(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曉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題目是編者編加的)。清代學者、文學家,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晚年自號白云,乾隆年間進士。他的著作有《閱微草堂筆記》,他和其他人編的《四庫全書》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里長城”,對保存中國文化有很大的貢獻。《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

  《閱微草堂筆記》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1]

  這篇說理短文敘述了三種尋找河中石獸的看法和方法,告訴人們:再深的理論,不能得到實踐的證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理論才是正確的。同時還揭示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觀斷,而是要“知其所以然”。

  作者:紀(jǐyún)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zhào)數小舟,曳(yè)鐵(pá),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xié)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zhì)坎穴中。如是再嚙(niè),石又再轉(zhuan)。轉(zhuan)轉 (zhua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diān);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yì)斷(yú)?

  白話譯文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里,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經歷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到底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尋找了十多里,沒有任何石獸的蹤跡。

  一位教書先生在寺廟里設館授徒,聽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兩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疏松漂浮,石獸埋沒在沙上,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顯得)荒唐了嗎?”大家都很佩服,認為是精當確切的言論。

  一個鎮守河防的老兵聽說了這個觀點,又笑著說:“凡是丟失在河里的石頭,都應當到河的上游尋找。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疏松漂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走沙子形成坑洞。越沖越深,沖到石頭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里。像這樣又沖擊,石頭又會再次轉動,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著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荒唐;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荒唐了嗎?”按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人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事物的道理主觀判斷嗎?

【河中石獸詳細簡介】相關文章:

河中石獸的作者簡介09-04

河中石獸 的作者簡介10-03

《河中石獸》的文章簡介,注釋及翻譯08-25

河中石獸10-07

《河中石獸》10-05

《河中石獸》改寫05-31

《河中石獸》說課稿12-21

河中石獸教案10-27

《河中石獸》的寓意09-17

河中石獸寓意11-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一级理伦性理伦a在线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五月天婷婷在线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