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鷓鴣天黃庭堅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是黃庭堅處于貶謫中整整四年所作,是黃庭堅在宴席間對史應之和作的再和。小編整理了鷓鴣天黃庭堅,歡迎閱讀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譯文
深秋的清晨,黃菊枝頭顯露出了陣陣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著斜風細雨吹笛取樂,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頭上。
要趁著身體健康努力加飯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盡情歡樂。頭上黃花映襯著斑斑白發,兀傲的作者就要以這副疏狂模樣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們冷眼相看。
注釋
①史應之:據黃庭堅《山谷內集》卷十三《戲答史應之三首》任淵注:史應之,名鑄,眉山人,落魄無檢,喜作鄙語,人以屠僧目之。客瀘、戎間,因得識山谷。
②莫放:勿使,莫讓。
③簪(zān)花:以花插頭。倒著冠:倒戴著冠兒。此句暗用山簡典故,表現不拘世俗、風流自賞的生活態度。《世說新語·任誕》“山季倫為荊州,時出酣暢。人為之歌日:‘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暮倒載歸,茗芋無所知。復能乘駿馬,倒著白接籬。”’白接籬,頭巾。
④且加餐:《古詩十九首》:“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李白《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直是為君餐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餐。”
⑤黃花:同黃華,指未成年人。白發:指老年人。牽挽:牽拉,牽纏。
⑥付與:給與,讓。
⑦冷眼:輕蔑的眼光。
鑒賞
此詞是黃山谷與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隱客”史應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詞通過一個“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現了山谷從坎坷的仕途得來的人生體驗,抒發了自己胸中的苦悶和激憤。詞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時也是那一時代中不諧于俗而懷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勸酒之辭,勸別人,也勸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歡樂。首句“黃菊枝頭生曉寒”是紀實,點明為重陽后一日所作。因史應之有和詞,故自己再和一首,當亦是此數日間事。賞菊飲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緣,借“黃菊”自然過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歡樂,自有天地,應讓杯中常有酒,應該長入酒中天。“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著意寫出酒后的浪漫舉動和醉中狂態,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橫起笛子對著風雨吹,頭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時的狂放行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這樣放肆。
下片則是對世俗的侮慢與挑戰。“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仍是一種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紛擾,是非顛倒,世風益衰,無可挽回,只愿身體長健,眼前快樂,別的一無所求。這是從反面立言。“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則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開,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彌堅,故有黃花晚節之稱。這里說的白發人牽換著黃花,明顯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決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現給世俗之人看。這自然是對世俗的侮慢,不可能為時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詞以簡潔的筆墨,勾勒出一個類似狂人的形象,抒寫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憤懣,表現出對黑暗、污濁的社會現實無言的反抗。詞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樂自娛、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來發泄心中郁結的憤懣與不平,對現實中的政治迫害進行調侃和抗爭,體現了詞人掙脫世俗約束的高曠理想。主人公曠達的外表后,隱藏著無盡的辛酸與傷痛。
創作背景:
此詞大約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重陽節之后數日。當時黃庭堅在戎州(今四川宜賓)貶所,此時處于貶謫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郁。此詞同調同韻共有三首,此為第二首。第一首有副題曰:“明日獨酌自嘲呈史應之。”之后史應之酬和,這首詞是黃庭堅在宴席間對史應之和作的再和。一說此詞作于元符三年(1100),當時黃庭堅在青神(今四川青神)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進士,授葉縣尉。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郎,曾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多次被貶,最后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卒于貶所,私謚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于詩,與蘇軾并稱“蘇黃”。與張耒、秦觀、晁補之并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又能詞。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編》。
【鷓鴣天黃庭堅】相關文章:
黃庭堅悟03-26
黃庭堅清明04-06
黃庭堅的詩集06-11
牧童黃庭堅02-06
黃庭堅生平02-17
黃庭堅詩04-09
黃庭堅的簡介08-17
蘇軾黃庭堅04-10
黃庭堅趣事11-03
黃庭堅名詩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