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課文分析
《化石吟》中詩人專門用了一節詩照應第二節,巧妙作答,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之美。結尾句"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不只是對第二節詩詩意的重申與反復,而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總結全詩,有力收束。讀罷上文,化石講述的故事難道不"令人神往,驚訝"詩人在這樣的抒情議論中收束全詩,不但獨具匠心,而且強化了主旨。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化石吟課文分析,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m.miyingbi.com/wenxue)。
這是一首科學詩。詩人以優美的語言,神奇的意境,熱情洋溢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化石,為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神話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觀,寫出了作者非常的熱愛化石。讓我們了解了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風采。詩詞構思巧妙,語言優美,意境奇麗,很有特色。
詩歌開篇,詩人用一組設問句組成的排比句,從個體到整體,由魚兒、鳥兒、樹兒推及到整個世界,發出一連串有趣的詰向,激發讀者的情思,激活讀者的思維,引導我們去思索探究億萬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礎上,作者十分機智地再用一設問擬人句:“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講述那奇幻的神話。”激情滿懷,巧妙扣題,總領全詩。一個“沉睡”、一個“長眠”、一個“蘇醒”,使詩歌上下呼應,環環相扣; 一個“"請”字,極富人情味,使詩歌情趣盎然。
接著,詩人用了四節詩,吟詠化石,盛贊化石的功勞,為我們展現了億萬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為我們指點迷津。是化石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遠古”,為我們描繪“生物進化的圖畫”、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進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著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的過程中;是化石,“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保存了“生命的檔案”;是化石,使我們得以復原恐龍、猛犸,讓我們仿佛看見了它們的“引頸長吼”;是化石,使我們得以重現遠古的林木,一睹它們“蔥蘢、幽雅”的風姿。然后,詩人以一“啊”字領起,用第二人稱親昵地直抒胸臆,議論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贊大自然這位“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詩歌寫得美麗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歌精美而靈動。“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詩眼,詩人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又弘揚了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的真理,詩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后,詩人專門用了一節詩照應第二節,巧妙作答,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之美。結尾句"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不只是對第二節詩詩意的重申與反復,而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總結全詩,有力收束。讀罷上文,化石講述的故事難道不"令人神往,驚訝"詩人在這樣的抒情議論中收束全詩,不但獨具匠心,而且強化了主旨。
詩歌向我們講述了化石保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盛贊了化石,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真是難能可貴啊!
拓展閱讀:《化石吟》閱讀練習答案
《化石吟》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重現的遠古林木多么蔥蘢、幽雅,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術師,卓越的雕刻家!
1.所選這幾節緊承詩的第二節中一句展開。
2.第一節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樣的理論?“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3.所選部分第二節是什么意思?
4.“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你”能否換成“它”嗎?為什么?
5.從選文看,詩句發展到第節時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是詩人由衷的贊嘆。
6.詩中稱化石為“你”有什么好處?
7.為什么“肉體雖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用課文原句回答。
8.“海枯石爛”“日轉星移”本是兩個成語,為什么作者在這里要寫成“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9.“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嗎?為什么?
10.“重現的遠古林木多么蔥蘢、幽雅”,既包括繪畫、電影、電視等場景,也包括________。
【答案】
一、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二、①上帝創造萬物。②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
三、說明了化石能夠體現生物進化的道理。
四、1;比喻,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紋。
2;不能,因為用“你”是第二人稱,作用:①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②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五、第四節;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六、運用了第二人稱,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七、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八、加強語言的停頓,可以突出時間的漫長
九、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測。因為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現的景象。
十、電腦、文學作品
【化石吟課文分析】相關文章:
《化石吟》課文分析09-19
化石吟課文10-10
《化石吟》分析09-09
課文《化石吟》的賞析10-02
《化石吟》課文賞析10-24
《化石吟》課文經典教案09-09
化石吟課文習題10-17
化石吟的課文簡介07-31
賞析課文《化石吟》08-20
課文化石吟教學分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