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賈平凹《白夜》寫作背景
引導(dǎo)語《白夜》是賈平凹繼《廢都》之后,又一部以“西京”為背景的長篇巨著。故事以夜郎和顏銘,虞白之間的感情糾紛為整個故事的線索而展開的。那么,這篇小說的寫作背景是什么呢?
寫作背景
在城市生活了20年的賈平凹“看不起了我以前的作品,也失卻了對世界上許多作品的敬畏”,“搔禿了頭發(fā),淘虛了身子,仍沒美文出來”。他對自己“深感悲哀”,于是想要寫一部關(guān)于“城的小說”。在頗引人“性”趣的但并不十分成功的《廢都》之后,賈平凹將筆從城市知識分子投向了普通市民,于是我們看到了更為成熟的現(xiàn)實性與神秘性現(xiàn)代性與民俗性結(jié)合得更為圓融的長篇小說《白夜》。
《白夜》所顯示的民俗與神秘性是作者在以往多部(篇)作品的試驗基礎(chǔ)上的水到渠成的結(jié)果,更是商州獨特的人文濡染、作者的個性氣質(zhì)和創(chuàng)作心理的必然。最初的商州系列小說,雖元氣初發(fā),生氣濃郁,然而畢竟有時代 的流行寫作模式的印跡。賈平凹不滿于此,他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他要在筆下造出一個輝煌的商州,要為商州在世人面前樹立巍峨的石碑。
于是賈平凹常無數(shù)次地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商州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窮極人文物理,搜集風(fēng)情掌故,翻嘲商州縣志,辨識花鳥蟲魚。由此,商州風(fēng)物了然于胸,商州民俗浸淫于心。雖久居 城市,然而城市在賈平凹看來不過是一個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罷了,只是鄉(xiāng)村的延伸。
《白夜》的故事雖發(fā)生在西京城,但這只是作者寄情托意的創(chuàng)作載體,作者立于西京城地界。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復(fù)活歷史與民間的生命律音,調(diào)動起自 己多年的民情儲備,在小說中為讀者營造出一種朦朧氤氳而又清雅通脫的閱讀感覺。
白夜讀后感
文/李方
《白夜》是賈平凹繼《廢都》之后,又一部以“西京”為背景的長篇巨著。小說寫盡了人世間的官商九流、悲歡離合,全文以夜郎和兩個女人的(顏銘和虞白)感情糾葛為線索,深刻地反映了社會轉(zhuǎn)型期,市民生活的矛盾心態(tài)。
主人公夜郎是賈平凹筆下血肉豐實但卻令人同情的形象之一。他沒有高貴的出身,只憑著不斷追求的干勁,獨自來到西京城里闖蕩。小說一開始,就寫了夜郎通過南丁山,結(jié)識并追隨著祝一鶴,但這段經(jīng)歷很快便隨著祝一鶴的癱倒而灰飛煙滅。事業(yè)上失意的夜郎只得寂心思于愛情。他喜歡心性高雅的虞白,而他卻是一介凡夫俗子,地位的差別、宿命論的困擾使得夜郎痛苦不堪,他只有從同與他一般地位而且相貌美麗的顏銘身上得到愛情的慰藉。
一個不甘于命運擺布的靈魂最終在世俗的摧殘下回歸“本位”,這是夜郎的悲劇,也是人生的悲劇。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利的,在闖蕩的過程中總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選擇。向左還是向右?人總是處在這樣的一種矛盾之中,因為無論是選擇了什么,對于另一種事物,卻意味背叛或者是放棄。選擇好的,放棄壞的,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根本無從辨別真?zhèn)魏秃脡模估稍趷矍樯系倪x擇正是如此。
人總是將自己置身于“兩難”的境地,之所以感覺到“難”,是因為都有太強的占有欲。要占有,自然就害怕失去。夜郎是幸福的,他在事業(yè)上失意后,有兩個愛他的女人同時出現(xiàn)在他的生命里,但他又是痛苦的,他必須又要從中作出殘酷的選擇。最終顏銘勝了,因為她有了夜郎的孩子。整個故事看似就要這樣結(jié)束了,但事實上,夜郎和顏銘并沒有走到最后。他們生了一個丑孩,這讓生性自卑的夜郎更是懷疑,他們最終因此走向了離婚。從顏銘留下的筆錄中,夜郎得知原來顏銘美麗的相貌,竟也是假的!他們的婚姻以顏銘的出走而全部破滅。整個過程,使人對夜郎這個形象又憐憫又憎恨,憐憫其命運多舛,憎恨其其青紅不分。
夜郎愛情的悲劇只是《白夜》故事的一個方面,它僅僅反映了現(xiàn)實社會中,人對命運的抗?fàn)幣c無奈。面對選擇,人會在失去一些東西時痛苦不堪,因為他們是感情動物,而一個社會在對人的選擇與放棄上卻不會這樣。
《白夜》中的人處在一個變革的社會環(huán)境下,適者生存,他們也要面對社會的選擇和淘汰。寬哥是貫穿小說始末的一個重要角色,他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真的可謂是盡職盡責(zé),并且還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但從故事發(fā)展來看,他很明顯已經(jīng)不再適應(yīng)這個社會,而處處受人的排擠。房子分不到、妻子要和他分居,最終竟然連警察也無法當(dāng)下去了,可以說,寬哥的存在,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諷刺。還有虞白,她出身高貴、心性清高,近乎于不食人間煙火,這是她最讓人心動的地方,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淤泥一般的現(xiàn)實社會中,她也只能是孤芳自賞了。顏銘是作者刻意制造的一個悲劇人物,她經(jīng)歷了由丑小鴨變天鵝的傳奇,但那美麗的外表并沒有給他帶來實質(zhì)性的東西,反而加劇了丈夫夜郎對她的懷疑,她最終的出走,可謂是一種必然,因為這個社會她已經(jīng)無人可信了,但一個弱女子會去哪里,她該怎樣生存?這不得不引起讀者的進一步思考。還有好多人物,他們選擇著命運,而命運也同時在考驗著他們,在一個浮躁不堪的社會中,他們只能是甘心的等待著命運的擺弄。作者在小說中有意穿插了祝一鶴,而他最早被社會所淘汰的,但這種出局并不是與世訣別,他或許也因此成了最早看透世事的一個,終日笑著,最終化為一只透明的蠶。
或許整個社會真像作者起的書名一樣,“白夜”——黑與白,人在黑白交織的世界中生存,也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中面臨選擇與被選擇,選擇意味放棄,在黑與白所構(gòu)筑的世界中,放棄,或許也是一種美。
【賈平凹《白夜》寫作背景】相關(guān)文章:
賈平凹07-06
賈平凹簡介10-05
賈平凹的散文10-19
賈平凹經(jīng)典名言07-07
賈平凹的經(jīng)典名言07-31
賈平凹 高興10-03
賈平凹《云雀》09-29
賈平凹:朋友04-13
賈平凹:禿頂09-29
賈平凹:《落葉》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