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時間:2020-08-05 12:49:43 記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學目標]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1、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2、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時數]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2、導語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經歷。那么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二、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為樂者水中/藻荇交橫

  三、翻譯理解

  通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

  補充解釋:欣然:高興地遂:于是蓋:原來是

  相與:一起但:只是無與為樂者:沒有人與我同享快樂

  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有閑人

  參考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脫衣準備安睡,看見月色射進門來,很高興地想出去走走。考慮到周圍沒有什么人能夠一起領略月夜樂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在院子里溜達。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積滿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種水草交錯縱橫,那是竹子和柏樹影子啊!

  哪天晚上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沒能清閑的人像我們倆而已。

  四、賞析

  思考問題:

  1、作者為什么會想著夜里去寺廟游玩?

  因為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2、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3、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月色皎潔,空靈。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文章的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作者最后這一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小結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二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11-20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08-25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的教案11-20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的優秀教案11-28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解讀02-05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12-21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12-18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09-04

課文《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11-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直播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