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通用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詩所表達的意思是:王維是個大詩人,所以總是有人請他去作詩,在重陽節那個夜晚王維仿佛看見在他的'兄弟里少一個插茱萸的人,原來這個人就是他自己。這就啟發他寫下了詩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全詩中我最喜歡的句子。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詩人離別家鄉的難過,還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關心、思念。一個“獨”字讓我體會到了一個人遠在他鄉是多么悲涼,難過啊!
讀了這首詩我想到了:這位詩人獨自在外是多么的思念家人,重陽節那么多兄弟團聚只少了他一個人,這又讓他很傷心。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2
讀完了這首詩,我掩卷沉思;愿天下所有的游子能和家人早日相聚,共享團圓。此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李白獨自在異鄉闖蕩,每到過節時就會思念自己的家人,知道家人登上高處插上茱萸作重陽節紀念時,少了一人來參加。(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茱萸: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現在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良辰,就越發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家人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我十分思念家人。
重陽節,我們一般到爺爺奶奶家過。但今年我沒有回老家,重陽節雖然不是特別大的.節日,但是我此時身在他鄉,現在我也逐漸明白了就是思念遠方的親人的感覺。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在京城長安,看到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思念家人提筆寫下的佳作。其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這首詩的絕唱。該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漂泊他鄉,日夜思念故土和親人的感受,特別是佳節來臨時,思鄉懷親之情會更加強烈。
這種感覺何止作者有,其實,我也有過同樣的感受。
記得有一次,媽媽有事出差去了,便把我送到外婆家。雖然,外婆特別疼愛我,可時間一長,我還是想念媽媽。就在春節臨近時,我更加想念媽媽了。外婆發覺后,讓我撥通電話和媽媽通說話。每次聽到媽媽那熟悉的'聲音,我就特別高興。這正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寫照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4
又到了重陽節,每到這一天,我就不由想起詩人王維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獨自離開家鄉,到他鄉做客,每到佳節到來之日就加倍思念親人。遙想親人們登高的情景,都插著茱萸卻唯獨少了他一人。是啊,一個人獨自出遠門,到外面去打拼實在不容易,而且每逢到了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就更想家了!
我的故鄉在徐州,爸爸媽媽年輕時就在常州拼搏了。他們經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終于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礎,并在這兒買了房子,長期住下來。我可謂是身在常州心在徐州,做夢都見到自己的親人,特別是在中秋重陽佳節來臨的時候,我們一家便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這時,想必遠方的親人也在思念著我們吧!
如果一封信能代表我的心聲,寄給家鄉的人們,我想說:爺爺,您的眼睛好了嗎?可以看見了嗎?要多休息。奶奶,您的風濕病有所好轉了嗎?有空的時候,到醫院去看看。外公外婆,你們雖有“良田萬畝”,可你們都已年過七旬了,家里的'糧食也夠了,在家里好好過晚年,我有空會去看你們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鳥,帶著興奮激動的心情,飛回故鄉親人的身邊……愿天下所有人的游子能和家人早日相聚,共享團圓!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5
很小的時候,記得背過一首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背的時候,不甚了了,前面就好理解,茱萸就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了。
今日隨爸爸登白云山茱萸峰,一邊吃著茱萸果,一邊聽導游講這首詩的意境,才知道什么叫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你知道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寫的嗎,厲害吧!當時王維在長安考取功名,遠離故鄉,又逢當年重陽節,京城內外家家戶戶,呼朋喚友,成群結隊登山祈福。作者卻一個人呆在客棧里,想想故鄉的朋友都去郊游爬山,興高采烈的神情,此時自己想念朋友,相信故鄉的父母朋友也會想念自己,真是無限傷感!
從未遠離家鄉和父母的我,似乎很難理解鄉愁,恰好又讀到一首臺灣的小詩,成了最好的解析。“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后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6
詩寫游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碰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長游子離人之心。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
本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系人而作。詩人此時正在長安考取功名,對他來說,長安雖極具吸引力,但究竟是舉月無親的“異鄉”茫茫人海中的游子怎么能不孤獨寂寞?后兩句,詩人沒有寫自己困未能與兄弟們團聚而心存遺憾,而是說“遍插茱萸少一人”,既遠在家鄉的兄弟們在登高那天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正在他鄉求取功名的詩人。
現在我才知道,游子的心情,正如這首詩一樣,布滿了鄉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7
兔年新春的第三天,我和爸爸媽媽讀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是唐朝王維十七歲時寫的,這首詩的.意思是王維獨自遠游在他鄉,作為他鄉的客人,每逢佳節來臨,總揪起我對你們的無限思念,遙想你們今日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卻少了遠方的我,少了你們無限思念的兄弟。
我們現在正在歡度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在外找工的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他們不嫌車票貴和路上的辛苦,也要回家鄉過年,和親人團圓是他們最開心的。
我們小學生大多數都在親人的身邊,沒有遠離親人的感覺,但是我也能時時感覺到親人們對我的愛。我現在要努力學習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孝順他們,盡我的孝心!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 8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象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讀后感】相關文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2-1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11-28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文05-2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06-1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古詩10-1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10-1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解讀09-2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06-1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08-2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意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