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 查找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
2 展開豐富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句意思。
3 品重點字詞,美讀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 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
(一)交流課前查找資料、板題解題
1、學生交流。(學生有的介紹上網(wǎng)查找的資料;有的介紹從課外書知道的內(nèi)容。)
2、誰會背王維的詩。
師:同學們懂得真多,今天我們再王維的一首詩。板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解題:從詩歌的題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農(nóng)歷重陽節(jié),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習慣。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的家鄉(xiāng)蒲州。題目的意思是,在重陽佳節(jié)里懷念家鄉(xiāng)的兄弟。)
師小結:王維少年時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他善于描寫自然景色。有人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放錄音配樂朗讀。
2.學生自讀。
通過讀準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讀全詩。思考。詩中寫了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詩中寫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詩人獨自在異地他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兄弟的事。)
(三)品讀詩句、了解詩意
1 這首詩中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認為獨字用得好,獨字表現(xiàn)詩人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親人的`孤獨心情。
生2:我認為異字用得好,說出詩人在外地想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感情。
2、你認為這首詩寫得最好是哪一句?你體會到什么?
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為什么每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親?(自己孤身在外,每逢過節(jié)時,看到別人全家歡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單寂寞,因此,比平時更加思念親人。)
3、展開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意。(獨自一人身在他鄉(xiāng),成為他鄉(xiāng)之客。每遇到美好的節(jié)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四)再讀悟情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說一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中表達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陽節(jié),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讀時速度稍慢,聲音稍低緩。)
2、配樂朗讀。
(五)想象訓練口語
1、這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詩,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樣說?用什么方法向親人述說思鄉(xiāng)的感情?(學生說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學們想到用電話,就請你們當詩人,老師當詩人的親人,述說思念之情。(口語訓練,產(chǎn)生情感共鳴)
附: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倍思親
獨 兄弟
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第二首古詩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4、想象畫面,體會詩歌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反復吟誦,想象畫面,感受詩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后兩句是從“兄弟”的角度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重陽節(jié)與王維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緊扣詩眼,從“心”出發(fā)
1、師:讀一讀詩題,你能得知什么?
2、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重陽節(jié)和王維的資料。(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jù)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
3、師:怎樣記住“憶”?豎心旁表示什么?
回憶源于內(nèi)心,回憶往事,免不了融入個人的情感。詩人在重陽節(jié)回憶起親人,會有著怎樣的情感呢?我們到詩中去發(fā)現(xiàn)。
【讀詩題,了解創(chuàng)作的來由。交流資料,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打下基礎。抓住詩眼“憶”,從偏旁入手,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寫這首詩時會有著怎樣的情感,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理解詩意,以“意”鋪陳
1、師:圈出生字,多讀幾遍。放聲讀古詩,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同桌互讀,給出評價,尤其注意生字的讀音。
3、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4、師:小聲讀,將自己未讀懂的字詞做上記號。
5、組內(nèi)交流,講講自己已經(jīng)讀懂的,以及還沒讀懂的。
6、結合生字教學,由字及詞,解決“不懂”。
重點引導:
(1)“異”——“異鄉(xiāng)”“異客”
推薦識字方法:與形近字“導”區(qū)別
學生口頭組詞:異國、異地……
師:什么叫“異國”?(其他的國家)那“異鄉(xiāng)”“異客”是什么意思?
(2)“逢”
推薦識字方法:換偏旁(峰、蜂、鋒)
學生口頭組詞:逢年過節(jié)、相逢……
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逢年過節(jié)”是指什么時候?
師(范寫):應先寫里面,再寫外面,把走之兒寫得長一些才美觀。
(3)“遙”——“遙知”
師:詩人身處長安,而家鄉(xiāng)在華山以東,近兩百公里。這么遠,他怎會知道兄弟登高處,還遍插茱萸呢?
(4)“插”——“遍插”
師范寫,引導學生注意右半邊的筆順。
師:“遍插”到底插哪兒呢?(提供資料: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
形成注釋:異:別的,其他的;逢:遇到;遙知:遠遠地推想;遍插:身上到處插滿。
7、師:再讀古詩,借助書上的注釋和大家討論后形成的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
【以“多讀”為基礎,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目的,從讀通,至讀準,到讀出“懂”與“不懂”。教學側(cè)重“不懂”, 結合生字教學,由字及詞,理解詞意。生字教學,側(cè)重難點字,回顧多種識字方法,注意字的筆順,指導把字寫美觀。理解詞意采取多種方法,或由熟詞入手,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根據(jù)相關資料,或聯(lián)系上下文。基于本課注釋較少,將難點形成注釋,為學生自主理解降低坡度。學生剛剛接觸注釋,給予充分時間,鼓勵學生自己讀懂詩意。】
三、想象畫面,由“意”入心
(一)領:想象“獨”,體會“思親”
1、師:讀一讀,想一想:17歲,王維身處“異鄉(xiāng)”作為“異客”是什么滋味呢?(“獨”)
2、師:“獨”的背后隱藏著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中他那孤獨的身影。
來到大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而他
路過大院,親朋相聚,舉杯痛飲,而他
出門遠游,游人結伴,互幫互助,而他
3、師:詩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思親”)
4、指導朗讀:再怎么想念親人,你仍在“異鄉(xiāng)”;再怎么孤獨,你仍為“異客”。
5、揭示學法:古詩的語言精煉,學習時可以結合詩句,想象文字后的一幅幅畫面。身臨其境,自然能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
(二)扶:想象“佳節(jié)”,體會“倍思親”
1、師:反復地讀一讀,第二句詩讓你看到怎樣的畫面?
2、全班交流,統(tǒng)一意見:佳節(jié),往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目睹周圍人家的其樂融融,詩人勢必會想起與家人團聚的情景。
3、師:你知道有那些佳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
4、師:把你們想到的畫面與大家分享,一同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提供句式:每逢 節(jié),我便想起 )
5、指導朗讀:平時也就罷了,而佳節(jié)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只能孤獨地回憶這一幅幅畫面,你能說說他此時的心情嗎?(“倍思親”)
(三)放:想象“少一人”,體會“兄弟情深”
1、師:讀一讀后兩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組內(nèi)交流。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略作點撥:兄弟們會說些什么?(“少一人”)會祝愿些什么?(聯(lián)系茱萸的資料: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3、靜靜地默讀,這幅畫面最令人遺憾的是什么?(“少一人”)
4、余音式朗讀:“少一人”是詩人此時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詩人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詩人心中無奈的吶喊。一組讀后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5、師:表面上寫兄弟們想念詩人,但這一切都是作者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詩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詩人,可見“兄弟情深”啊!)
【教學呈現(xiàn)一“領”二“扶”三“放”的思路。學法的設計,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設計為從形象可感的畫面來體會詩人的情感。古詩詞猶如浩瀚的海洋,是巨大的'寶庫,教學的重點應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才能自如地在詩詞的海洋中汲取營養(yǎng)。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樣有“路”可循,由“思親”到“倍思親”,再到“兄弟情深”。】
四、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師:學完整首詩,再來看看“憶”,單單只是回憶嗎? “憶”怎樣解釋才更為貼切?(思念)
2、師:王維既然如此思念親人,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當時只有17歲,正在長安想取得功名,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
3、師:好男兒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思念如美酒越釀越深,才會寫出思鄉(xiāng)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才會誕生思鄉(xiāng)的名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4、練讀全詩,力圖表達詩人思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回到詩題中的“憶”,與課堂初始的質(zhì)疑遙相呼應,使教學完整。通過對“憶”的再認識,引領學生整體把握詩人的情感。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對詩人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體會詩人的無奈,才能體會那濃得化不開的思念。在此基礎上,學生練讀全詩才有深厚的感情基礎。】
五、指導背誦,學法遷移
1、再現(xiàn)三組畫面,依托畫面,練習背誦。
2、師:通過反復吟誦來想象詩中蘊藏的畫面,體會詩人情感,這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好方法。希望你們在學習其他古詩的時候,也能學到用到。
3、推薦學習:王維另一首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借助形象可感的畫面,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背誦,提高學生背誦的效率。教學結尾,回顧學法,引導學以致用。推薦學習《雜詩》,給學生提供現(xiàn)炒現(xiàn)賣的機會,再次走近王維的心靈深處,以此來檢驗學生對學法的掌握情況。學生能學到用到,才是我們教學最終的目的。】
六、布置作業(yè)
1、找一找王維寫的其他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2、嘗試用想象畫面的方法自學一首古詩。
【引導學生走出文本,拓寬學習的廣度,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鼓勵學生運用學法自主學習古詩,在實踐中檢驗學法的實效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詩意;
2、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所表達的親情;
3、指導朗讀,要求會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理解古詩的意思和感情
【教學思路】
課前,指導學生上網(wǎng),搜索有關信息,讓學生通過預習理解生字詞。課上先組織學生交流,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翻譯古詩,通過朗讀、品味,深入理解古詩所包含的思念親人的真摯情感,體會“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精妙之處。再通過訓練,強化理解,達到檢查的目的。課后組織學生進行我國古代節(jié)日風俗調(diào)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具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有關茱萸的畫片兩張、大字課文、練習紙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2、板書課題,指導學生理解課題,介紹唐代重陽風俗。相機教“茱萸”一詞。
3、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預習的,進行指導。
二、指導朗讀,理解古詩意思
1、組織學生自由的讀古詩,組內(nèi)交流如何停頓。
2、組織學生交流朗讀。相機教“佳節(jié)”一詞。
3、指導朗讀,要讀出“××/××/×××”的節(jié)奏,讀出孤獨和無奈的感情。
4、指導學生逐步翻譯古詩的`意思。(直譯)在古詩的右邊完成以下板書:
九月九日想念家鄉(xiāng)的兄弟
獨自一人在外地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每逢佳節(jié)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登高的地方,
插遍茱萸只少我一個人。
5、組織學生理解讀,比較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6、組織討論:古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7、小結,并過渡:詩人是怎樣表達的呢?
三、品讀古詩,深入理解古詩
1、組織學生讀古詩,思考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
3、逐步提問:
①第一句中的一個“獨”和兩個“異”字,表達了怎樣的心情?談談孤獨和思念的關系。
②怎樣理解“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的“每”字?
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王維怎樣的感情?它與“思念”有關嗎?為什么?
④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最好的是哪句?為什么?
4、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再組間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5、小結古詩的寫法。
6、組織背誦,組內(nèi)檢查。
四、組織練習反饋
1、解釋帶點的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⑴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獨_______倍______
⑵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指的是_______“一人”指的是______
2、填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王維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課堂小結
讀一則關于茱萸現(xiàn)狀的新聞,讓學生懂得,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的感情都無法表達。
六、興趣作業(yè)
調(diào)查我國古代節(jié)日風俗,互相交流交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體會詩中的情感;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利用資源庫展開課內(nèi)與課外的多方延伸,讓學生深刻感受“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感,從而熏陶學生的情懷,陶冶情操,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能背誦。
2、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詩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感。
教學難點:利用各種信息資源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學校資源庫,有關古詩網(wǎng)站,課件等。
課前活動:
1、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孩子們在學校多媒體教室,通過網(wǎng)絡了解李白的《靜夜思》。
2、從學校的資源庫中初步認識了解王維及探尋他的家鄉(xiāng)。
3、從資源庫中搜集了一些有關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了一些節(jié)日習俗。
4、老師引導查找有關重陽節(jié)的知識和人們過重陽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并了解了這些風俗的來歷。
教學過程:
一、激情揭題。
1、(出示望月圖,音樂)
故鄉(xiāng)是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人是每個人心是最親的人。每見月圓,遠在異鄉(xiāng)的人們總會對故鄉(xiāng)對親人思念不已。同學們還記得李白的《靜夜思》嗎?齊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李白的鄉(xiāng)愁。“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又是誰的鄉(xiāng)愁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簡介王維。(結合課前的資源了解)
王維九歲即才學出眾。
李白被稱詩仙,杜甫被稱詩圣,王維被稱詩佛。
3、釋題,畫簡圖助理解。
a.回顧課前在資源庫中搜尋的對王維故鄉(xiāng)的了解。
b.畫簡筆畫:區(qū)別課題中的“山東”和現(xiàn)在的“山東省”。
(“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王維家居今天的山西永濟縣蒲州,華山以東,因此為“山東兄弟”。)
二、初讀悟意。
(一)認音
1、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2、檢查認字情況(生字卡)
3、再讀詩句。
(二)知意
1、生自己讀詩句,借注釋理解詩意。
2、讀讀自己讀懂了些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
3、共同初釋詩意。(借機板書:思)
(三)悟情
(1)自由讀“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a.簡介詩作背景。
詩人十五歲那年就離開了故鄉(xiāng)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二十歲考中進士,在這期間,他一直漂泊在外。這首詩是他在十七歲時創(chuàng)作的。他不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所以說是“異鄉(xiāng)”。
b.同學們?nèi)e人家做過客,在別人家做客就是別人家的客人。王維在長安就是長安的客人,所以說是“異客”。
c.王維獨在異鄉(xiāng)做異客是一天嗎?十天?一個月?還是多長時間?(整整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啊)
(2)在這種情況下詩人有什么感覺呢?感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a.師:詩人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呀,他會在哪些時候最想家?
生病了,想家;晚上害怕睡不著了,想家;在外吃的飯菜不可口,想家……
b.口頭練習:
詩人離開了親人,平日里常常想家,在節(jié)日里他會更想家;
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兩年了,平日里常常想家,要過節(jié)了他就會更想家。
所以說:(生齊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c.同學們,課前讓你們了很多節(jié)日,你們知道哪些節(jié)日?有哪些習俗?(生:……)一年有那么多節(jié)日你們喜歡嗎,為什么?(生……)是啊,節(jié)日里能跟家人團聚,能吃到好東西,很熱鬧,這樣的節(jié)日就是(佳節(jié))。
d.王維過節(jié)了能跟家人團聚嗎?(生:——)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嗎?(生:——)能跟朋友一起快樂地玩嗎?(生:——)那么他過節(jié)了會像你們一樣也高興嗎?他又是什么感覺?(難過、悲傷、傷心……怕過節(jié))
e.雖然王維害怕過節(jié)但是每個節(jié)日還是會如期而至的。
口頭練習:
春節(jié)之時,外面鞭炮聲聲,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春節(jié))倍思親;
端午節(jié)了,到處粽子飄香,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端午)倍思親;
中秋來臨,對著空中的圓月,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中秋)倍思親;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除夕)倍思親;
f.今天是重陽節(jié)了,有誰知道重陽節(jié)的習俗?(師生共同介紹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喝菊花酒可長壽;插茱萸可求平安避邪。并且認識茱萸)
長安的人們是怎么過節(jié)的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穿過時空隧道一起走進王維的世界,去看看當時的長安人是怎么過節(jié)的。
(師配樂啟發(fā),生閉目想象):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到了,一大早街上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老的少的,都興高采烈地忙著過節(jié)了。有的約了一行人一邊比賽著登山,一邊采著菊花;有的約了幾個要好的朋友一邊喝著菊花酒,一邊高聲談笑著什么;到了夜晚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吃著豐盛的晚餐……在家鄉(xiāng),你將會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畫面和場景。
g.展開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鄉(xiāng),看到的畫面說出來。
是啊,在家鄉(xiāng),親人團圓是多么幸福啊,朋友相聚是多么快樂,可此時的王維呢?
h.展開對比圖:當別人相約著出游,可他卻只能一個人獨自遙望著家鄉(xiāng);當別人朋友相聚高興暢快地痛飲時,他只能一個人拿著酒杯獨自喝悶酒;別人節(jié)日里可以跟最要好的朋友一邊下棋一邊喝茶談心事,王維卻只能獨自一個人默默地對著紙筆說話。
i.想想王維此時此刻的心情。生反復讀詩句體會王維的情感。
王維雖然人在哪里(長安),但他的心卻在哪里(家鄉(xiāng)),讓我們跟著王維的心看到家鄉(xiāng)的兄弟在干什么呢?你從哪里看出來?
(3)導學“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a.指名朗讀詩句。
b.邊讀邊想象一下:王維的兄弟分茱萸的情景。是多了一枝茱萸嗎?(不是。是少一個人啊)
c.師:我的親人朋友們,思念可以穿越很遠的距離。把你們的思念說出來吧,我一定會感受得到的.。
d.(音樂《遠方的書信》)師生體驗親人朋友跟王維說話。
e.師:王維思念著家人,家人也在思念著王維。這就是親人,這就叫做互相牽掛互相關心。
f.分組、分男女讀詩句。
三、誦讀積累。
我的親人們朋友們,我王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你們,但我的功名還沒成就,現(xiàn)在只能寄回我的一首詩,你們從詩中就能讀懂我的心啊。
(同學們,我們都是王維的親人朋友,來讀讀他的心聲吧。)
1、感情誦讀
a.師指導朗誦:(重,拖,輕,揚)
b.自由練習讀。
c.指名讀,共同評議。
d.老師也被王維濃濃的思念感染了,我也想讀一讀,好嗎?范讀指導。(配樂誦讀)
2、積累背誦
a.配樂讀:同學們,你們有過思念的感覺嗎?在什么時候思念誰?
(生談體驗,說后讀全詩。)
b.背誦:讓我們把這份思念之情長留心中,跟著悠揚的琴聲一起來背一背。
四.延伸拓展。
“美不美,家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遠在異地,遇到故鄉(xiāng)來的人時,那種激動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見面時一定有許多情況要打聽:家人是否平安?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生活怎樣?王維好不容易見到故人了,他想問的是什么呢?
1、出示:《雜詩》君從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2、生借注釋自學
雜詩(唐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釋:
①雜詩:寫隨時產(chǎn)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②來日:來的那一天。
③綺窗:雕刻花紋的窗子。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④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⑤著花:著,開放;著花,開花。
3、交流自學情況。
4、詩人熱愛家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的每一人每一事,連家鄉(xiāng)的每一草每一木都在他的牽掛之中。從中可見詩人對家鄉(xiāng)時時懷念的赤子之心。
5、再齊讀《雜詩》。
6、同學們,我們知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李白的鄉(xiāng)思,“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王維的鄉(xiāng)思。今后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故鄉(xiāng)。因為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人親啊!
7、最后再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讀今天的這兩首詩吧。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上網(wǎng)學習對這節(jié)課中自己還不夠清楚的地方;
2、自覺在網(wǎng)絡中搜尋了解另外一些思鄉(xiāng)的詩文,感受身居異鄉(xiāng)人的濃濃思鄉(xiāng)思親之情。
教學反思
羅田縣實驗小學
周浪芹
語文是一個多源性的學科,其知識的掌握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層次的。其學科的廣源性和多源性,也決定了語文學習應該注重調(diào)動多方資源。因此,作為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勢在必行的。而古詩教學,因作者寫作年代與現(xiàn)代相隔久遠,當時的狀況也跟現(xiàn)在有非常大的出入,讓現(xiàn)在的孩子理解古詩更是較難。所以通過了解多方信息技術,就可以彌補時空的差距,也可以縮短認知的距離。我這一節(jié)古詩課又是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呢?
一、多方資源貫穿始終。
在這堂課的始終我一直注重將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課前,老師帶領孩子們在學校多媒體教室,通過學校資源庫了解李白寫作《靜夜思》的背景與情感;并從資源庫中初步了解認識了王維并探尋了他的家鄉(xiāng);以及資源庫中搜集了一些有關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了一些節(jié)日習俗。這些都為學習古詩,為理解王維為什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作了很好的鋪墊。
通過這些查詢了解,有助于孩子們對古詩的理解。如知道了“山東兄弟”中“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因為王維家居今天的山西永濟縣蒲州,華山以東,因此為“山東兄弟”。通過資源庫知識,孩子們知道了王維在十五歲那年就離開了故鄉(xiāng)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二十歲考中進士,在這期間,他一直漂泊在外。這首詩是他在十七歲時創(chuàng)作的。他不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所以說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通過查找有關重陽節(jié)的知識,和人們過重陽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才明白為什么“兄弟登高”“遍插茱萸”。
在課后我又安排孩子們繼續(xù)上網(wǎng)學習對這節(jié)課中自己還不夠清楚的地方,如可以再借網(wǎng)絡自學《雜詩》等,讓孩子們達到對古詩的深層次理解;同時讓孩子們自覺在網(wǎng)絡中搜尋了解另外一些思鄉(xiāng)的詩文,感受身居異鄉(xiāng)人的濃濃思鄉(xiāng)思親之情。真正走進異鄉(xiāng)人心里去加深感受“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感。
二、緊扣資源突破重點。
古詩教學中對詩句的理解并不很難,關鍵是要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這首詩中王維為什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重點。孩子們知道了什么是“佳節(jié)”,
通過平時的生活積累也了解了有哪些佳節(jié)。因為從資源庫中搜集了一些有關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節(jié)日習俗。所以在教學這一重點時我將“佳節(jié)”具體化了,將常人的節(jié)日與異鄉(xiāng)王維的節(jié)日情景作了個對比。“春節(jié)之時,外面鞭炮聲聲,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春節(jié))倍思親;端午節(jié)了,到處粽子飄香,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端午)倍思親;中秋來臨,對著空中的圓月,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只能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中秋)倍思親;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遠在異鄉(xiāng)的詩人,用詩句對家人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除夕)倍思親。這樣孩子們理解起來也容易得多,并能真正感受“佳節(jié)思親”的痛苦。
王維佳節(jié)里倍思親,怎樣倍思親呢?他“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他與其他文人所不同的獨到描寫之處,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老師引導孩子們查找了有關重陽節(jié)的知識,和人們過重陽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還了解了這些風俗的來歷。讓孩子們明白古時人們在重陽節(jié)登高寓意步步高升;喝菊花酒寓意長壽;插茱萸可求平安避邪等。這樣就對詩人遙知兄弟登高,插茱萸就能容易理解了。通過“配樂啟發(fā),閉目想象,穿過時空隧道一起走進王維的世界,去看看當時的長安人是怎么過節(jié)的。”然后借助三組別人歡度節(jié)日與王維害怕過節(jié)的對比圖展示,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這樣詩歌的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拋磚引玉教給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教的目的最終是為了不教。本次課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查詢各種資料,了解多個知識,理解詩的意思,突破重難點,感受作者的情感。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今后自已去嘗試。所以這節(jié)課也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這次課讓每個孩子都參與搜集、查詢、了解,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思考,團結合作,而且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關鍵是孩子們從這節(jié)課中學習到了學習古詩的方法,今后自己隨時可以借助網(wǎng)絡資源,自覺去學習了解各種古詩。也真正讓“要他學”而變?yōu)椤八獙W”了。到那時,才真正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教師的“教”也才真正達到了效果。
因為師生的共同努力,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完成得很好,重難點的突破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能用心去感受王維為什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怎樣“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當然在整次課的教與學而言,也還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特別是在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詩歌結合體驗朗讀的時候,也許是所在年級的孩子還較小,生活體驗不夠;也許與老師的引導不到位有關,在體驗讀的方面總感覺不太令人滿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努力,更加積極去探索,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能得心應手,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學得更加輕松自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生齊讀課題兩遍。師范讀。(老師讀得時候請同學們思考這首詩說了些什么?)
生齊讀全詩。
小組討論這首古詩說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二、解題。
解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課題的意思?(放幻燈片1、2)(學生思考討論)
1.九月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師:重陽節(jié)又是什么節(jié)?(生:老人節(jié))
2.憶:想念,思念。
3.山東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qū),并非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里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xiāng)蒲州。)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王維:(幻燈片3)
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他多才多藝,擅長繪畫、書法,精通音樂,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與另一位唐代詩人孟浩然并稱“王孟”。
三、初讀課文,了解詩的大意。(自由讀)
四、讀懂全詩。(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
1、獨在異鄉(xiāng)為客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就是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詩意: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xiāng)的客人。
2、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節(jié)指的是什么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這天)為什么這一天王維倍思親?(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
詩意: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為什么要登高?(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災。)
茱萸(zhū
yú):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候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都喜歡插戴茱萸,據(jù)說這樣可以避邪、消災。
詩意: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jié)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4、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加深理解全詩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了什么?
第一層(前兩句):寫身處他鄉(xiāng)異地的詩人,每逢佳節(jié)就更加思念親人。
第二層(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兄弟們重陽節(jié)登高的情景。
五、朗讀、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思考:1、誰能來說說詩的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
(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意思。為什么他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生:1、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2、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以敘述的口氣,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他鄉(xiāng)。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xiāng)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到了,王維想:家鄉(xiāng)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鄉(xiāng)一帆風順吧!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師: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jié),更加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師: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古詩?請你來背一背(生:李白的“靜夜思”)
課后題解:P118
注意帶點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單獨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練習:
1.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說說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你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會對身處外地的王維哥哥說些什么話,來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總結。
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意思。
3.體會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古詩。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出示古詩。
2.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王維。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家住在華山以東的地方,所以詩中稱之為山東。并不是指今天的山東省。這一點請大家注意。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只有十七歲,當時他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在長安讀書,求取功名。
二、解題:
1.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詩。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首詩的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什么意思?
01.、學生讀題,思考問題,然后指明回答問題。
02、教師指導:
九月九日指的就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憶:思念,想念。
山東:華山以東,指詩人的家鄉(xiāng)。
兄弟:哥哥和弟弟,在詩中指家鄉(xiāng)的親人。
03、那么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問題。
04、教師強調(diào):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獨自一人在長安讀書,求取功名,恰逢重陽節(jié),詩人無比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就寫下了這首詩。
2、請大家自讀這首詩,注意詩中的生字,在查字表中找到生字的讀音,并寫到課文里來。
3、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導學生認讀生字。
4、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齊讀古詩。
三、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情感。
1、齊讀詩的第一行。
01.解釋詞語:
獨:獨自一人。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故鄉(xiāng)以外的地方。在詩中指的就是長安。
為異客:做他鄉(xiāng)的客人。
02、思考這一行詩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師指導:
我獨自一人在外地,舉目無親,做外鄉(xiāng)的客人。
2、齊讀詩的.第二行。
01、解釋詞語意思:
每:每逢。
每逢:每次遇到。
佳節(jié):
節(jié)日。詩中指重陽節(jié)。
倍:加倍,更加。
思:思念,想念。
親:家鄉(xiāng)的親人。
02、思考這一行詩的意思。并指名回答。
03、教師指導:
每當遇到節(jié)日我就加倍的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
04、詩人為什么每逢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的思念親人?請用詩中的一句詩來回答。然后再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05、教師小結詩的前兩行:
06、齊讀詩的前兩行。
3、齊讀詩的第三、四行。
01、解釋詞語;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登高:登上高處。古時候有一種習俗,就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都要登高。
遍插:都插上了。
茱萸:一種有香味的草。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大家在頭上插上茱萸,登上高處,據(jù)說可以避邪,肖災。
02、詩中說遍插茱萸少一人,請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個人呢?并指名回答。
03、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結合詞語的解釋,想想這兩行詩的意思。同坐間討論。
04、指名回答。
05、教師指導:
我在遙遠的地方猜想,家里的親人們一定都頭插茱萸登上了高處,可是單單少了我一個人。
06、教師小結詩的后兩行:
07、齊讀詩的后兩行。
4、教師總結全詩意思:
這首詩可以分兩層意思來理解,詩的前兩行寫詩人身在外地,每逢遇到節(jié)日就更加思念親人。詩的后兩行寫詩人在遙遠的外地想像家鄉(xiāng)的親人重陽節(jié)登高的情景。
5、齊讀全詩。
6、請大家結合詩句意思想一想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或者說詩人寫這首詩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7、教師小結: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朗讀、背誦古詩,加強理解。
1.男生齊讀古詩。
2.女生齊讀古詩。
3.全班齊讀古詩。
4.思考問題
01.說說這首詩中的哪兩行最能表達是人的思念之情?
02.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用故事的形式講給同學們聽。
5.背誦這首詩。指名背誦。
6、學生自讀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3、重點學習生字“插、遍、遙、異”等。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2、體會詩中的思鄉(xiāng)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嗎?(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是農(nóng)歷的什么時候?(農(nóng)歷九月九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解題。
1、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王維:
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2、九月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師:重陽節(jié)又是什么節(jié)?(生:老人節(jié))
3、憶:想念,思念。
4、山東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qū),并非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里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xiāng)蒲州。)
過渡語:在了解了詩的題目后,我相信大家現(xiàn)在一定很想讀讀這首古詩吧?!現(xiàn)在就請大家自由朗讀古詩。
三、初讀課文,了解詩的大意。(自由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
3、正音。
4、討論:讀了這首古詩,你讀懂了什么?(不做匯報)
過渡語: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品讀古詩,看看你的理解都正確嗎?
四、讀懂全詩。(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
1、第一句:獨在異鄉(xiāng)為客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就是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詩意: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xiāng)的客人。
2、第二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倍:加倍,更加。
思:同“憶”,思念,想念。
“佳節(jié)”指的是什么節(jié)日?中國傳統(tǒng)的重要的團圓節(jié)日。
詩意: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為什么要登高?(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疾。)
茱萸(zhū yú):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候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都喜歡插戴茱萸,據(jù)說這樣可以避邪、消災。
詩意: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jié)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4、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加深理解全詩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小組討論)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前面2句和后面2句各寫了什么?
前兩句:寫身處他鄉(xiāng)異地的詩人,每逢佳節(jié)就更加思念親人。
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兄弟們重陽節(jié)登高的情景。
思考:
1、誰能來說說詩的'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
(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說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意思。為什么他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生:1、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2、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練習: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他的思念嗎?
五、朗讀指導
1、劃分節(jié)奏
2、部分重點詞語重讀
六、朗讀、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七、指導書寫
幾個容易錯的字:“插、遙、異、遍”等
八、小組討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以敘述的口氣,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他鄉(xiāng)。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xiāng)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到了,王維想:家鄉(xiāng)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鄉(xiāng)一帆風順吧!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師: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jié),更加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師: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古詩?請你來背一背(生:李白的“靜夜思”)
練習:
如果你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會對身處外地的王維哥哥說些什么話,來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相關文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10-0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04-1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教案05-3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06-0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04-1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08-20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yōu)秀教案09-30
【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10-1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10-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