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的課文內容

時間:2024-10-20 01:24:50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生命的課文內容

  《談生命》是現代作家冰心創作的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此文中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為具體的物象,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讓人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去認識生命的真諦。,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談生命的課文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談生命主要內容:

  《談生命》為冰心的作品,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例,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談生命》課文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生命最高處發源 ,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巉(chán)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地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的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啊!他已經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莊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呵!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地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莊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后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風吹草動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世界、國家和個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寫作背景

  《談生命》發表于1947年的《京滬周刊》第1卷第27期上,《京滬周刊》是份小而冷僻的綜合性刊物。其時作者正值中年。發表后便遺落50多年,任何選本都未曾選入,直至1999年才重新被有識者找出來,如同發現了一顆隔世重見天日的瑰麗明珠。大家知道,冰心散文創作有兩個高峰期,一是早年,一是晚年,中年散文業績平平。可不知何故,本文獨放異彩。它用語不似早年那樣清麗淡雅,富有書卷氣,但平和的文字中間蘊藏著一種浩遞宏大的思想感情,可以說風格變得更加厚重深沉了,倒更像是老年人的文筆和風格。冰心老人最后在世紀末平靜地幸福地"消融了,歸化了",她的魂魄歸于地獄和天堂,歸于書籍和讀者,"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她早有所料,晚年時就已悟出這一玄妙之道。

  難點解說

  “散文是美文”,散文自有其對特定意境的追求;何謂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必須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鑒賞散文的意境美就要深入閱讀作品,捕捉作者所構筑的“意”與“境”,從而把握作品的主旨。鑒賞散文的情感美,可以通過深入閱讀、發揮想象、換位思考的方式來實現。

  《談生命》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抽象,容易僅從語言的角度欣賞文章,在談到人生意義上也就是從小在政治課上收獲的內容,課堂也易流于表面."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學生欣賞文章不難,關鍵是能否在課堂上與作品產生共鳴或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這堂課通過各種方法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展現了富有活力的生命,激發了積極真實的對生命的思考.教師不是憑空讓學生暢所欲言,而是建立在對文章的字斟句酌上,體會出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悟人生的真諦,進而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多媒體出現的自然景物,感人畫面以及教師推薦的生活方式,無不提示引導著學生,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是可愛的,生命是可敬的,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的過程,生命的意義在你的生活里,在你的心里。

  為捕捉生命的蹤跡,屈原發出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悲壯誓言;為實現生命的價值,李清照唱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凜然浩歌;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爾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曠世佳境。

  作品賞析

  《談生命》是一篇帶有比喻、象征,有著哲理寓意的“生命體驗”散文。它不僅哲思深邃、宏闊,形象鮮明、生動,而且文字精練、老到,像一篇美輪美奐的“散文詩”。

  全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細讀全文,似可斷為三部分:“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是一段;“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是又一段;“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則是最后(第三)一段。前兩部分寓“意”于“像”,平靜對待苦、樂,是以相同的意思、不同的比喻,做了“復沓”的強化表達,寫得生動、具象,神采飛揚;最后一部分直抒胸臆,升華哲理,說出了作者歷經滄桑、備嘗酸甜苦辣后的生命“體驗”,十分警醒、動人。

  生命中有快樂,也有苦痛:“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因此,人們應該“感謝生命”。她自己一生的“體驗”使她極自然地欣賞這樣的警句:“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在這里,她幾乎是在企盼、贊美“苦痛”(云翳)了。

  品讀這篇散文,如同飲一杯作家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酒。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為具體的物象,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讓人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生命的真諦。本文說理的深刻與作者的人生感悟是分不開的,正是憑著對生活的激情,對生命的思考,作者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用兩個新穎的比喻,揭示出生命的真諦。這真可謂“喻巧而理至”,這兩個恰到好處的比喻,能于極小中獨見其大,把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闡釋得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一江春水”東流入海本是自然現象,“一棵小樹”的生長從植物學的角度看也很普通,但由于烙上作者的感情的印記,不斷流動的“春水”,不斷生長的“小樹”就獲得了生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活力。文章用優美的語句描繪出的不僅僅是一幅幅立體感很強的畫面,更像是一首首生命的贊歌。

  此文文字清新,感情真摯,描寫細膩,富有哲理,尤其是動詞運用的準確而傳神,于含蓄凝練之中透出酣暢和流利,耐人尋味,意趣無窮。

  生命誕生于自然,最終又回歸自然,是戰勝困難,享受快樂,不停地前進或生長,去爭取成功的過程。因為缺少了奮斗與成長,現實中確實有的生命變成了“死湖”,變成了“空殼”,所以作者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強調今生今世要奮斗,要前進,要成長。《談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例,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與豁達樂觀的精神。

【談生命的課文內容】相關文章:

談禮貌課文內容10-29

《談生命》原文及賞析08-19

《談生命》閱讀題及答案09-29

冰心《談生命》原文閱讀07-15

守株待兔課文內容07-25

刻舟求劍的課文內容01-11

船長課文內容02-27

《頤和園》課文內容09-10

《西湖》課文內容10-14

掌聲的課文內容10-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