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用心靈去傾聽》的難點解析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
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
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
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
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課文《用心靈去傾聽》的難點解析】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用心靈去傾聽的課文解析及答案11-08
課文《用心靈去傾聽》主要內容簡介08-31
用目光傾聽課文原文07-27
有關六年級上冊《用心靈去傾聽》課文內容05-20
概況《用心靈去傾聽》主要內容的教學08-08
《橋》課文重難點分析06-17
《草原》課文解析07-15
關于用心靈去傾聽主要內容200字07-05
課文《晏子使楚》重難點分析09-13
《師說》課文重點難點講解10-07